Return to Video

科學服務公益

  • 0:01 - 0:03
    我一從大學畢業,
  • 0:03 - 0:05
    就到一間顧問公司做事。
  • 0:05 - 0:09
    新人訓練期間,
    培訓員給了很多建議。
  • 0:09 - 0:13
    其中一項很精簡,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 0:13 - 0:17
    他說:「當個好管的人。」
  • 0:17 - 0:20
    想一想我當時有多天真,
  • 0:21 - 0:22
    我把他的話深印心中。
  • 0:22 - 0:24
    我對自己說:
  • 0:24 - 0:27
    「是的,我要當一個終極合作者,
  • 0:27 - 0:29
    他們說的我都做,
  • 0:29 - 0:31
    我要當個好管的人。」
  • 0:32 - 0:34
    直到我進入研究所,一切都變了,
  • 0:34 - 0:39
    我親眼見證科學家與工程師聯手,
  • 0:39 - 0:42
    犯下密西根州弗林特市的
    自來水汙染危機,
  • 0:42 - 0:46
    使我明白這樣的思路
  • 0:46 - 0:48
    有多危險卻又意外的常見。
  • 0:49 - 0:50
    一點都沒錯,
  • 0:50 - 0:52
    弗林特市自來水汙染事件
  • 0:52 - 0:56
    是我們這個時代
    極嚴重的環境不正義。
  • 0:56 - 0:57
    超過 18 個月,
  • 0:57 - 1:01
    十萬居民,包括數千孩童,
  • 1:01 - 1:05
    接觸到受高鉛量汙染的飲用水。
  • 1:06 - 1:08
    鉛是一種強度高的神經毒,
  • 1:08 - 1:12
    會造成智能及發展障礙,
  • 1:12 - 1:16
    對生長中的胎兒及幼兒特別有害。
  • 1:16 - 1:20
    自羅馬帝國時代
    我們就知道其危險性。
  • 1:21 - 1:23
    在一大串的健康問題中,
  • 1:23 - 1:27
    十二人死於退伍軍人症。
  • 1:28 - 1:29
    弗林特市的水基礎建設,
  • 1:29 - 1:32
    即在地面下錯綜複雜的水管線,
  • 1:32 - 1:35
    早就受到嚴重破壞。
  • 1:35 - 1:38
    即使水質已慢慢變好,
  • 1:38 - 1:40
    現在也換了管線,
  • 1:40 - 1:42
    事件發生兩年以後,
  • 1:42 - 1:44
    水依然不能安全飲用。
  • 1:46 - 1:49
    所以,大家還是很驚訝。
  • 1:49 - 1:50
    他們問自己:
  • 1:51 - 1:52
    「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 1:53 - 1:58
    長話短說就是:
    危機始於一位緊急應變管理師,
  • 1:58 - 2:00
    任命於密西根州州長,
  • 2:00 - 2:05
    決定把水源換到
    一條當地河川以省錢。
  • 2:05 - 2:07
    但這情況持續太久,
  • 2:07 - 2:11
    因為受雇於政府機構的
    科學家及工程師,
  • 2:11 - 2:14
    無論是密西根或是聯邦政府,
  • 2:14 - 2:17
    都沒有遵守聯邦法規來處理水。
  • 2:19 - 2:20
    更慘的是,
  • 2:20 - 2:24
    他們還主動違法並集體包庇。
  • 2:24 - 2:27
    他們嘲諷上門求助的居民,
  • 2:27 - 2:31
    公開堅稱從水龍頭流出的褐色臭水
  • 2:31 - 2:33
    是安全的飲用水。
  • 2:34 - 2:38
    地方、州政府與聯邦系統,
  • 2:38 - 2:41
    完全沒有保護最脆弱的人,
  • 2:41 - 2:45
    使得整群人必須自立救濟。
  • 2:46 - 2:51
    在這樣的不公正下,
    弗林特市居民團結起來。
  • 2:51 - 2:54
    其中有超棒的弗林特市婦女──
  • 2:54 - 2:56
    擔憂孩子的母親──
  • 2:56 - 3:00
    合作組成各式基層聯盟,
  • 3:00 - 3:04
    開始抗議並要求改變。
  • 3:04 - 3:08
    他們還向外面的科學家求助,
  • 3:08 - 3:10
    並得到幾個回應。
  • 3:10 - 3:14
    其中一位是叫米格的人,
  • 3:14 - 3:19
    美國環保署的水專家,
  • 3:19 - 3:21
    他實際寫下這段科學備忘錄,
  • 3:21 - 3:24
    送給密西根州政府及聯邦政府,
  • 3:24 - 3:27
    讓他們注意這個問題。
  • 3:27 - 3:30
    他被歸類為「不聽話的員工」,
  • 3:30 - 3:31
    並被要求閉上嘴巴。
  • 3:33 - 3:36
    與弗特林市居民合作,
  • 3:36 - 3:38
    我們在維吉尼亞理工的研究團隊,
  • 3:38 - 3:41
    包含學生及科學家,
    在愛德華教授的領導下,
  • 3:41 - 3:43
    進行全市檢驗,
  • 3:43 - 3:46
    證明弗特林市的水確實受到汙染,
  • 3:46 - 3:49
    在某些住家甚至有毒。
  • 3:50 - 3:53
    我們證實了弗特林市數月的呼喊,
  • 3:53 - 3:56
    並放到網路上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
  • 3:56 - 3:59
    我參與的時候,
  • 3:59 - 4:00
    我答應做這件事的時候,
  • 4:00 - 4:03
    根本不知道自己會陷入什麼情況。
  • 4:03 - 4:07
    但是一路走來每一秒都很值得。
  • 4:07 - 4:10
    這就是科學為人民服務。
  • 4:10 - 4:12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 4:13 - 4:15
    也是我寧可過的生活。
  • 4:16 - 4:18
    所以這樣的聯盟──
  • 4:18 - 4:23
    這不尋常的聯盟,結合了公民、
    牧師、記者及科學家──
  • 4:23 - 4:27
    一同以科學、宣傳及行動揭發真相。
  • 4:28 - 4:30
    一名當地小兒科醫師發現,
  • 4:30 - 4:32
    孩童鉛中毒的案例
  • 4:32 - 4:36
    在弗林特水危機期間整整多了一倍。
  • 4:37 - 4:41
    密西根州政府被迫承認這個問題,
  • 4:41 - 4:43
    並為了改正採取幾個步驟。
  • 4:43 - 4:47
    這個團體和其他許多團體
    保護了弗林特市的小孩。
  • 4:48 - 4:49
    幾個月之後,
  • 4:49 - 4:53
    歐巴馬總統介入並宣布此為
    聯邦緊急救援案件,
  • 4:53 - 4:56
    現在弗林特市得到六億多美金,
  • 4:56 - 5:00
    用來補助健保、營養、教育
  • 5:00 - 5:02
    及徹底檢修水基礎設施。
  • 5:03 - 5:09
    然而,這些政府單位的
    科學家及工程師
  • 5:09 - 5:13
    對公共衛生表現出的傲慢與冷漠,
  • 5:13 - 5:15
    令人無法置信。
  • 5:16 - 5:19
    這種不健康的文化
    正嚴重腐化這些單位,
  • 5:19 - 5:23
    他們只顧著符合法規,
    勾了該做的事項,
  • 5:23 - 5:25
    而不是保護公共衛生,
  • 5:25 - 5:27
    實在很可惡。
  • 5:28 - 5:32
    就想一下這封環保署員工發的電郵,
  • 5:32 - 5:34
    她這麼寫:
  • 5:34 - 5:38
    「我不太確定弗林特
    這個社區值得我們冒險。」
  • 5:40 - 5:44
    太明顯把整群人妖魔化!
  • 5:45 - 5:50
    相較於工程倫理第一條,
  • 5:50 - 5:53
    在我看應該也是人性倫理的第一條:
  • 5:53 - 5:57
    「視大眾健康、安全及福祉
    為至高無上。」
  • 5:57 - 5:59
    超越一切。
  • 5:59 - 6:02
    我們連這樣的「醫師誓詞」
    都很少提了,
  • 6:02 - 6:04
    更別說信奉了。
  • 6:05 - 6:09
    所以科學家及工程師就像醫師一樣,
  • 6:09 - 6:10
    如果把事情搞砸了,
  • 6:10 - 6:12
    大眾會受到危害,
  • 6:12 - 6:13
    甚至死亡。
  • 6:13 - 6:18
    如果我們的專家
    甚至學生沒有了解這點,
  • 6:18 - 6:20
    社會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 6:22 - 6:26
    我深深仰慕一位鮮為人知的古人──
  • 6:26 - 6:29
    他是工程師,
    名叫彼得·帕爾欽思基。
  • 6:29 - 6:32
    他活在蘇聯時代。
  • 6:32 - 6:37
    帕爾欽思基常常惹禍上身,
    因為他的剛正不阿、
  • 6:37 - 6:39
    並願意指出蘇聯
  • 6:39 - 6:45
    一昧追求快速工業化的重大錯誤。
  • 6:46 - 6:50
    大家都被期望
    要遵守從上面來的命令。
  • 6:50 - 6:54
    問問題或提意見的人都不受歡迎。
  • 6:54 - 7:00
    蘇聯組織了一支世界
    前所未見的工程師大軍,
  • 7:00 - 7:04
    然而其中大部分的人都只是
    巨大機器中的小齒輪,
  • 7:04 - 7:05
    朝著敗亡邁進。
  • 7:05 - 7:09
    然而帕爾欽思基卻懇求工程師
  • 7:09 - 7:14
    去看他們的行為會對經濟、
    政治及社會產生什麼後果;
  • 7:14 - 7:17
    換句話說,要更關注大眾。
  • 7:17 - 7:21
    他大無畏的理性聲音被視為
  • 7:21 - 7:23
    政治機構的威脅,
  • 7:23 - 7:26
    史達林於 1929 年處決了他。
  • 7:28 - 7:32
    帕爾欽思基對技術官僚的觀點
  • 7:32 - 7:37
    跟現在仍然很盛行、
    仍然很常見的非常不一像──
  • 7:37 - 7:43
    就是沒有熱情的研究人員,
    在自己的象牙塔實驗室裡工作,
  • 7:43 - 7:46
    或是一個宅工程師
    窩在自己的辦公隔間裡。
  • 7:47 - 7:49
    當然,他們都很聰明,
  • 7:49 - 7:51
    但是似乎與世界隔絕,
  • 7:51 - 7:53
    沒有什麼感情,
  • 7:53 - 7:56
    有點像《星際爭霸戰》
    裡的史巴克,對吧?
  • 7:57 - 7:58
    這傢伙。
  • 7:58 - 8:00
    (笑聲)
  • 8:00 - 8:02
    來試試史巴克式敬禮。
  • 8:02 - 8:04
    我大概做不來......
  • 8:05 - 8:07
    看吧?我不能當史巴克。
  • 8:07 - 8:09
    謝天謝地我當不了史巴克。
  • 8:09 - 8:10
    (笑聲)
  • 8:11 - 8:16
    近期有篇文章
    提醒我這兩者的差異,
  • 8:16 - 8:19
    這篇文章發表在
    一本很著名的科學期刊上,
  • 8:19 - 8:25
    有一點把我們的弗林特工作
    歸類為受「青年人的理想主義」
  • 8:25 - 8:27
    及「好萊塢的戲劇性感受」所驅使。
  • 8:27 - 8:34
    它要求科學家要不惜一切
    保護他們的研究經費及機構,
  • 8:34 - 8:36
    無論理由有多充分。
  • 8:36 - 8:40
    就想一下如果你要參與某件事,
  • 8:40 - 8:42
    即使是緊急事件,
  • 8:42 - 8:46
    你要努力找行動組織或民間團體,
  • 8:46 - 8:49
    還要獲得學界的全力支持,
  • 8:49 - 8:50
    不管這是什麼意思──
  • 8:50 - 8:52
    才能參與。
  • 8:53 - 8:57
    沒有人提到我們的職業道德及倫理
  • 8:57 - 8:59
    要避免對大眾造成傷害,
  • 8:59 - 9:02
    或事實是我們的確有專門知識、
  • 9:02 - 9:05
    資源,甚至還有終生職教授
  • 9:05 - 9:08
    來完成這件任務,你知道的。
  • 9:09 - 9:12
    我不是說每個科學家
    都應該當行動分子。
  • 9:12 - 9:16
    大膽說真話有時候的確要
    付上相當痛苦的代價。
  • 9:16 - 9:21
    然而全面譴責
    這個想法、這個可能性,
  • 9:21 - 9:24
    只為了保護研究經費,
  • 9:24 - 9:26
    只不過突顯出自私自利的懦弱,
  • 9:26 - 9:31
    這也不是我們想傳承給學生的理想。
  • 9:33 - 9:36
    你可能會想:
    「是,這些聽起來都很棒,
  • 9:36 - 9:40
    但是你永遠不能完全改變組織文化,
  • 9:40 - 9:44
    或改變學生和教授的心態,
  • 9:44 - 9:46
    讓他們視自己的工作為公益──
  • 9:46 - 9:48
    科學服務大眾。」
  • 9:49 - 9:51
    大概吧!
  • 9:51 - 9:53
    但是會不會有很大的原因是
  • 9:53 - 9:55
    我們沒有教好學生?
  • 9:56 - 9:58
    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
  • 9:58 - 10:03
    今天的教育體系專注在生產
  • 10:03 - 10:08
    前耶魯教授威廉·德雷西維茲
    所謂的「優秀的綿羊」──
  • 10:08 - 10:11
    聰明有抱負的年輕人,
  • 10:11 - 10:16
    卻不知怎的膽小怕事,沒有方向,
  • 10:16 - 10:19
    有時候還很自以為是。
  • 10:19 - 10:21
    孩子……你知道
  • 10:21 - 10:24
    我們在還是個孩子時
    愛上科學,
  • 10:24 - 10:28
    卻不知為何在高中和大學,
    把大部分時間花在
  • 10:28 - 10:29
    忙裡忙外百依百順,
  • 10:29 - 10:33
    做很多事情讓履歷好看,
  • 10:33 - 10:35
    而不是坐下來
  • 10:35 - 10:39
    思考我們想做什麼,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10:41 - 10:42
    所以,
  • 10:44 - 10:47
    我們大學畢業生的同理心
  • 10:47 - 10:50
    在過去二十年急遽下降,
  • 10:50 - 10:53
    而自戀的情況卻節節高升。
  • 10:53 - 10:56
    還有一種文化也在高升,
  • 10:56 - 10:59
    就是工學院學生與公眾脫離。
  • 11:00 - 11:05
    我們受訓練要造橋鋪路,
    並解決複雜的問題,
  • 11:05 - 11:10
    卻沒有受訓要如何思考、
    生活,或當個世界公民。
  • 11:10 - 11:14
    我的大學生涯完全就是職前教育,
  • 11:14 - 11:19
    我真的無法形容有時候這有多苦悶。
  • 11:20 - 11:22
    所以,
  • 11:22 - 11:25
    有人認為要成就
    偉大的工程師、科學家,
  • 11:25 - 11:27
    就是要給予更多的技術訓練。
  • 11:27 - 11:28
    或許吧!
  • 11:28 - 11:32
    但是決策倫理在哪裡?
  • 11:32 - 11:34
    高風亮節的情操在哪裡?
  • 11:34 - 11:36
    分辨善惡又在哪裡?
  • 11:38 - 11:42
    想一下我很喜愛
    也很欣賞的這個計畫,
  • 11:42 - 11:45
    叫做「英雄的想像力」。
  • 11:45 - 11:47
    它是菲利普·津巴多博士的創見,
  • 11:47 - 11:50
    他以斯坦福監獄實驗著稱,
  • 11:50 - 11:56
    這個計畫試圖訓練全世界學童
  • 11:56 - 11:59
    視自己為英雄候選人,
  • 11:59 - 12:01
    或是英雄受訓人。
  • 12:01 - 12:06
    所以這些年輕人隨著時間
    發展技能和美德,
  • 12:06 - 12:08
    所以在機會來臨時,
  • 12:08 - 12:11
    無論是什麼機會,
  • 12:11 - 12:14
    都能挺身做對的事。
  • 12:14 - 12:16
    換句話說,
  • 12:16 - 12:18
    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 12:18 - 12:21
    稍微思考一下這個想法。
  • 12:21 - 12:24
    為什麼我們不能
    用那種方式教理工科?
  • 12:24 - 12:29
    把英雄主義及公眾服務
    視為關鍵價值,
  • 12:29 - 12:31
    因為的確如此,英雄主義常常
  • 12:31 - 12:35
    不僅是對公眾漠不關心的唯一解藥,
  • 12:35 - 12:39
    也能對抗系統性的邪惡,
    就像我們在弗林特看到的一樣。
  • 12:40 - 12:42
    所以,跟我一起夢想,
  • 12:42 - 12:46
    21 世紀科學家及工程師
    應該是這樣的:
  • 12:46 - 12:49
    身為受驅策精通科學
  • 12:49 - 12:51
    以服務社會的個體,
  • 12:51 - 12:53
    並意識到
  • 12:53 - 12:56
    他們的知識及決策握有極大的力量;
  • 12:57 - 13:00
    他們隨時都在培養自己的道德勇氣,
  • 13:00 - 13:04
    並了解衝突與爭論
  • 13:04 - 13:06
    並不盡然都是壞事,
  • 13:06 - 13:10
    只要我們最終是忠於大眾及地球。
  • 13:11 - 13:16
    這些人會挺身而出,
    就像我們在弗林特一樣,
  • 13:16 - 13:20
    不是為了在媒體上當救世主或英雄,
  • 13:20 - 13:27
    而是利他主義,
    是你我都能信任的好角色。
  • 13:28 - 13:29
    想像一下
  • 13:29 - 13:36
    在大學甚至高中課堂上、
    在社區服務、
  • 13:36 - 13:38
    在活動裡培養這種大眾至上的心態,
  • 13:38 - 13:42
    如此一來這些年輕的心
    會牢牢抓住這些理想,
  • 13:42 - 13:45
    伴隨他們進入真實的世界,
  • 13:45 - 13:49
    無論是顧問業、學界還是政界,
  • 13:49 - 13:52
    甚至是成為一國的總統。
  • 13:54 - 13:57
    橫在我們面前的
    是人類極困難的挑戰;
  • 13:57 - 14:00
    汙染的飲用水只是其中之一。
  • 14:01 - 14:03
    我們一定可以使用更多──
  • 14:03 - 14:08
    不對,我們亟需更多──
    充滿同情心而見義勇為的人,
  • 14:08 - 14:11
    以及服務大眾的科學家及工程師,
  • 14:11 - 14:13
    他們會努力做正確的事,
  • 14:13 - 14:15
    而且不會很好管!
  • 14:15 - 14:16
    謝謝!
  • 14:16 - 14:21
    (掌聲)
Title:
科學服務公益
Speaker:
西達沙·羅伊
Description:

我們給科學家與工程師非常好的技術訓練,卻沒有好好教他們決策倫理、培養情操。就拿近期發生的密西根弗林特市環境危機為例,專家不曾力圖改善。西達沙·羅伊協力證明弗林特市的水的確受到汙染,並道出科學服務公益的故事。他呼籲下一代的科學家及工程師要致力保護大眾及地球。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4:20
  • I had translated this here:http://amara.org/en/videos/MDjXOn0R7w9l/zh-tw/1864510/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lready, though it had not been published. It does not feel comfortable when I see this speech shown up here again. Like I was wasting my time. Same case happens with another speech with same speaker, different title just like this case here. Wonder why?

    Would like to hear about it. Should I stop translating with TEDx's talks? Or maybe those translator should consider my situation to avoid doing something stupid like me? Or did I miss some thing I didn't learn?
    Any opinion or comment that teaches me how to avoid this kind of wasting of my time would be appreciated? Thanks.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