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單細胞生物如何差點消滅了全球所有的生物—安納蘇亞·威利斯

  • 0:08 - 0:10
    曾有個有機體改變了世界。
  • 0:10 - 0:14
    它引起地球史上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
  • 0:14 - 0:17
    也為複雜的生命體鋪了路。
  • 0:17 - 0:18
    如何辦到的?
  • 0:18 - 0:22
    把最初的游離氧分子送入大氣層,
  • 0:22 - 0:25
    而且它們僅僅以
    單細胞形體就辦到了。
  • 0:25 - 0:27
    它們是藍藻,
  • 0:27 - 0:29
    這些簡單的有機體,
  • 0:29 - 0:32
    儘管沒有細胞核或任何它種胞器,
  • 0:32 - 0:35
    卻是地球的生命故事裡
    舉足輕重的一章。
  • 0:35 - 0:39
    之前地球的大氣層並不富含氧,
    和今天我們呼吸的不一樣。
  • 0:39 - 0:43
    三十五億年前,大氣中主要是氮、
  • 0:43 - 0:44
    二氧化碳,
  • 0:44 - 0:46
    和甲烷。
  • 0:46 - 0:49
    幾乎所有的氧全被鎖在
    像水分子這樣的分子中,
  • 0:49 - 0:51
    沒在空氣中流動。
  • 0:51 - 0:53
    海洋充滿厭氧微生物。
  • 0:53 - 0:58
    都是些簡單、單細胞,
    不靠氧氣成長茁壯的生命形式,
  • 0:58 - 1:01
    它們是清道夫,
    從找到的分子中擷取能量。
  • 1:01 - 1:04
    但在二十五億到
    三十五億年前間的某個時段,
  • 1:04 - 1:07
    這些微生物的物種之一,
  • 1:07 - 1:09
    可能浮到海洋的表面上,
  • 1:09 - 1:12
    發展出新的能力:「光合作用」。
  • 1:12 - 1:16
    它們的細胞膜結構會利用太陽能
  • 1:16 - 1:22
    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氧氣,
    和它們可用的能量形式:糖。
  • 1:22 - 1:27
    它們是今日「藍藻」的祖先。
  • 1:27 - 1:32
    它們的藍顏色來自
    能捕捉所需陽光的藍綠色素。
  • 1:32 - 1:36
    光合作用給了那些古老的細菌
    其他物種所欠缺的巨大優勢。
  • 1:36 - 1:41
    它們能用幾乎無限供應的原料
    自己生產能源,
  • 1:41 - 1:43
    所以菌口數爆炸成長。
  • 1:43 - 1:48
    以至於它們的新廢品「氧氣」
    開始污染大氣層。
  • 1:48 - 1:51
    起初,涓涓細流的額外氧氣
  • 1:51 - 1:54
    被鐵的化學反應或細胞分解所吸收,
  • 1:54 - 1:56
    但幾億年後,
  • 1:56 - 2:00
    藍藻產生氧氣的速度
    超過氧氣被吸收的速度,
  • 2:00 - 2:02
    氧氣開始在大氣層中堆積,
  • 2:02 - 2:05
    這對於其他的地球居民而言
    是個大問題,
  • 2:05 - 2:08
    實際上富含氧氣的空氣
    對其他生物是有毒的。
  • 2:08 - 2:09
    結果呢?
  • 2:09 - 2:14
    約二十五億年前,
    幾乎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滅絕了,
  • 2:14 - 2:16
    藍藻只差一點倖免。
  • 2:16 - 2:19
    地質學家稱之為「大氧化事件」,
  • 2:19 - 2:22
    或「氧化災變」。
  • 2:22 - 2:23
    那不是唯一的問題。
  • 2:23 - 2:27
    原先大氣中的「甲烷」
    有效地保持地球溫暖,
  • 2:27 - 2:33
    但是,多出的氧氣與甲烷
    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 2:33 - 2:35
    大氣再也無法保溫。
  • 2:35 - 2:36
    變薄的大氣層毯子
  • 2:36 - 2:40
    造成地球的第一次,
    並可能是最長的一次冰河時期:
  • 2:40 - 2:42
    「休倫冰期」。
  • 2:42 - 2:44
    那時的大氣毯子
    基本上是個巨大的雪球,
  • 2:44 - 2:46
    持續了幾億年。
  • 2:46 - 2:48
    最終,生物體適應了。
  • 2:48 - 2:51
    可利用氧為能源的「好氧生物」
  • 2:51 - 2:55
    開始吸收大氣中多餘的氧氣。
  • 2:55 - 2:57
    氧濃度上升、下跌,
  • 2:57 - 3:01
    最終達到我們今天的 21% 左右。
  • 3:01 - 3:04
    因能使用氧氣的化學能
  • 3:04 - 3:07
    促使生物多樣化,
  • 3:07 - 3:09
    並且進化成更複雜的形式。
  • 3:09 - 3:12
    藍藻在這個故事中
    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 3:12 - 3:14
    數億年前,
  • 3:14 - 3:19
    某些史前微生物吞下藍藻,
  • 3:19 - 3:22
    這過程被稱為「內共生」。
  • 3:22 - 3:26
    這使得該微生物有了
    自己的光合作用工廠。
  • 3:26 - 3:29
    這就是植物細胞的始祖。
  • 3:29 - 3:32
    藍藻成為「葉綠體」,
  • 3:32 - 3:35
    也就是今日進行光合作用的胞器。
  • 3:35 - 3:39
    藍藻仍然存在於
    幾乎每個地球的環境:
  • 3:39 - 3:40
    海洋、
  • 3:40 - 3:41
    淡水、
  • 3:41 - 3:42
    土壤、
  • 3:42 - 3:43
    南極岩石、
  • 3:43 - 3:44
    樹懶的毛皮。
  • 3:44 - 3:46
    藍藻仍然把氧氣送到大氣層中;
  • 3:46 - 3:51
    它們還自大氣中拉氮出來,
    為它們協助創造的植物施肥。
  • 3:51 - 3:53
    若沒有他們,我們將無法認出
    地球上的生命。
  • 3:53 - 3:54
    然而也因為它們,
  • 3:54 - 3:57
    地球差點兒沒有任何的生命。
Title:
單細胞生物如何差點消滅了全球所有的生物—安納蘇亞·威利斯
Description:

觀看課程: http://ed.ted.com/lessons/how-a-single-celled-organism-almost-wiped-out-life-on-earth-anusuya-willis

曾有個有機體改變了世界。它引起地球史上的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的冰河期......也為複雜生命體的出現鋪了路。如何辦到的?安納蘇亞·威利斯介紹藍藻,這種無核、無細胞器的單細胞簡單生物,如何在地球的生命故事書中,寫了舉足輕重的篇章。

課程: 安納蘇亞·威利斯,動畫: Augenblick 畫室。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4:14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