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木與音之戀 | 王祺偉 Ong Ket Wei | TEDx 茨廠街

  • 0:09 - 0:12
    (Ong Ket Wei 王祺偉 -
    經意大利訓練之大馬小提琴師傅)
  • 0:13 - 0:14
    ( 音樂 )
  • 0:14 - 0:15
    謝謝主持人
  • 0:15 - 0:16
    各位好
  • 0:17 - 0:21
    首先,先說我本身是
    想成為一位音樂家
  • 0:21 - 0:23
    我没有想要變成一位製琴師的
  • 0:23 - 0:25
    那個純粹是意外
  • 0:26 - 0:31
    所以,木頭跟音樂的關係是甚麼呢?
  • 0:31 - 0:35
    小提琴。我們在很多的方面
  • 0:35 - 0:37
    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任何樂器
  • 0:37 - 0:40
    其實小提琴都扮演著
    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 0:40 - 0:43
    然後,小提琴,它基本上是一個
  • 0:44 - 0:49
    應該是小,大概八分一吧的那個量
  • 0:49 - 0:50
    那個位子
  • 0:51 - 0:51
    那個 size
  • 0:51 - 0:53
    所以,這一個是它的放大
  • 0:53 - 0:54
    這個也不是 full size
  • 0:54 - 0:56
    這個是四分三
  • 0:56 - 0:58
    所以今天我要說的是
  • 0:58 - 1:01
    這個音樂跟木頭到底有甚麼關係
  • 1:02 - 1:03
    (木與音之戀
    ——從提琴製作看人生)
  • 1:03 - 1:05
    所以首先,我們要先說音樂
  • 1:05 - 1:08
    我要謝謝我的家人,從我要念音樂
  • 1:08 - 1:10
    他們不知道甚麼是音樂
  • 1:10 - 1:12
    但是他們還支持我念
  • 1:12 - 1:13
    然後我遇過很多老師
  • 1:13 - 1:14
    他們教我的
  • 1:14 - 1:15
    (因緣:我的家人,
    我的老師們,我的朋友們)
  • 1:15 - 1:18
    不管是音樂、小吉他、小大提琴
  • 1:18 - 1:20
    然後到我去到意大利製琴
  • 1:20 - 1:22
    我的學費全部都是全免
  • 1:22 - 1:24
    然後老師教都不收學費
  • 1:24 - 1:25
    然後我也謝謝我的朋友
  • 1:25 - 1:28
    當我回來工作的時候的前幾年
  • 1:28 - 1:30
    沒有收入,甚麼都沒有
  • 1:30 - 1:32
    謝謝他們的支持,謝謝他們的幫忙
  • 1:32 - 1:35
    他們幫忙試琴,天天給我不同的意見
  • 1:36 - 1:38
    當然今天我說的絕對不是製琴
  • 1:38 - 1:39
    不是製琴,不是
  • 1:40 - 1:41
    然後,如果你有興趣的話
  • 1:41 - 1:44
    你可以上我的部落格看一看
  • 1:44 - 1:46
    我會把今天的資料
    還有一些照片放上網
  • 1:47 - 1:49
    首先,概念
  • 1:49 - 1:50
    小提琴是甚麼?
  • 1:50 - 1:51
    (概念:小提琴是甚麼?
    用來拉奏樂曲,也可以是藝術品)
  • 1:51 - 1:53
    對我來說,它是一個樂器
  • 1:53 - 1:57
    它是我的手,延伸出去的一個東西
  • 1:57 - 2:02
    讓我把我的情感表達出來
    傳出去給別人
  • 2:02 - 2:03
    它也可以是一個藝術品
  • 2:03 - 2:07
    如果我是一個工匠
    去雕刻一樣東西出來的話
  • 2:07 - 2:09
    基本上它可以當成是一個藝術品
  • 2:09 - 2:12
    或者是一個…人家說是一個傢俬
  • 2:12 - 2:14
    放在家可以擺、可以來看
  • 2:14 - 2:18
    首先,我今天會用
    大概兩分鐘的時間,或三分鐘
  • 2:18 - 2:20
    帶過製琴是如何做的
  • 2:22 - 2:23
    (提琴製作過程)
  • 2:23 - 2:24
    首先我們會用內膜
  • 2:24 - 2:25
    (粘角木)
  • 2:25 - 2:26
    然後把六個角粘上
  • 2:27 - 2:29
    然後我們先跑去做邊
  • 2:29 - 2:30
    (刨側板)
  • 2:30 - 2:31
    就是這一個側邊
  • 2:31 - 2:33
    ( 烤側板 )
  • 2:33 - 2:36
    然後再把這個 C 型粘上
  • 2:38 - 2:39
    然後再把邊弄上
  • 2:41 - 2:44
    我們需要一個側邊的木條
  • 2:44 - 2:45
    然後固定著我們的邊
  • 2:45 - 2:46
    (夾子,粘與固定側板)
  • 2:46 - 2:49
    不要讓它搖晃或者是上下不對稱
  • 2:50 - 2:54
    然後開始平板,把兩塊木頭接在一起
  • 2:54 - 2:56
    (粘上另外 4 邊的側板 )
  • 2:56 - 2:57
    合起來
  • 2:57 - 2:58
    (粘側邊木條)
  • 2:59 - 3:01
    然後切出那個形狀
  • 3:02 - 3:04
    這個是背後的木板
  • 3:05 - 3:06
    ( 刨面板與背板 )
  • 3:07 - 3:09
    然後我們就開始把
  • 3:09 - 3:10
    ( 用凿刀,把弧度做出來 )
  • 3:10 - 3:11
    用凿刀做出那個弧度
  • 3:11 - 3:12
    就是這一個的高度
  • 3:12 - 3:14
    還有這些低下去的位置
  • 3:15 - 3:17
    然後開始開一個小洞
  • 3:17 - 3:18
    ( 開凹槽,把木條塞進去 )
  • 3:18 - 3:21
    然後把一個另類的小木條塞進去
  • 3:21 - 3:23
    主要的原因是我們要防止它破裂
  • 3:23 - 3:24
    如果有碰撞的話
  • 3:24 - 3:27
    它基本上到這就不會再破下去
  • 3:28 - 3:30
    然後我們做最後一步的檢查弧度
  • 3:30 - 3:31
    ( 做最後一步的弧度檢查 )
  • 3:31 - 3:35
    然後開始翻過來,裡面挖那個厚度
  • 3:35 - 3:36
    ( 翻過來,挖凹洞 )
  • 3:36 - 3:37
    我們要把它,基本上小提琴
  • 3:37 - 3:40
    大概做到三個 millimeter
    還是四個 millimeter
  • 3:40 - 3:43
    就看製琴師如何去設計
  • 3:43 - 3:47
    然後我們就把背板
    跟這個旁邊的側板粘上
  • 3:47 - 3:49
    ( 將完成的背板粘合到側板上 )
  • 3:49 - 3:52
    然後用同樣的步序做那個面板的工作
  • 3:52 - 3:53
    ( 同樣的工續,處理在面板 )
  • 3:53 - 3:54
    翻過來挖
  • 3:54 - 3:55
    ( 翻過來挖凹槽做出厚度 )
  • 3:55 - 3:57
    然後開始開 F 孔
  • 3:57 - 3:58
    ( 開 F 孔 )
  • 4:01 - 4:04
    一樣翻過來,挖深度,挖厚度
  • 4:04 - 4:06
    ( 完成的 F 孔 )
  • 4:06 - 4:07
    ( 從內側看 )
  • 4:07 - 4:08
    最重要…
  • 4:08 - 4:12
    我們在這第二個步驟
    是挺重要的,我個人認為
  • 4:12 - 4:14
    因為這個有關到一些建築學的概念
  • 4:14 - 4:15
    還有一個力學的概念
  • 4:15 - 4:18
    它基本上這個低音樑
  • 4:18 - 4:22
    就是在我們這一條
    bass 的弦上服貼著
  • 4:22 - 4:24
    所以這個設計也是有不同的設計
  • 4:24 - 4:27
    但基本上它不會跑出太遠
  • 4:27 - 4:30
    ( 粘上去後的低音樑 )
  • 4:30 - 4:32
    ( 完成後的低音樑 )
  • 4:32 - 4:34
    好。在把這個低音樑做好後
  • 4:35 - 4:37
    我們就把這個面板粘上
  • 4:37 - 4:39
    ( 把面板與琴箱粘合 )
  • 4:39 - 4:41
    開始做琴頭
  • 4:41 - 4:44
    琴頭,基本上這個頭
    是製琴師的一個特色
  • 4:44 - 4:46
    或者是他所謂的一個風格
  • 4:46 - 4:47
    ( 開始琴頭工續 )
  • 4:47 - 4:49
    他要怎麼表達,譬如說這個眼睛
  • 4:49 - 4:53
    我要往上開一點
    還是我要往下再開一點
  • 4:53 - 4:55
    這全部是個人的特色和風格
  • 4:55 - 4:58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做一些修復的時候
  • 4:58 - 5:01
    我們都儘量會保留這個頭部
  • 5:01 - 5:04
    然後換這個琴頸,還是換這些木條
  • 5:04 - 5:06
    這個是對一個藝術工作者
  • 5:06 - 5:09
    或者一個所謂的製琴師的一個尊重
  • 5:11 - 5:12
    好,開始切
  • 5:12 - 5:14
    ( 切琴頭 )
  • 5:14 - 5:15
    ( 雕刻琴頭 )
  • 5:15 - 5:16
    然後呢,那個漩渦基本的概念
  • 5:16 - 5:20
    是從那個建築的柱子上面
    得回來的一個靈感
  • 5:22 - 5:24
    ( 漩渦的部分完成 )
  • 5:30 - 5:33
    我挖後面的背槽,然後把指板粘上
  • 5:33 - 5:34
    ( 挖琴頭背凹槽 )
  • 5:34 - 5:36
    然後我們再把琴頭鑲進琴箱內
  • 5:36 - 5:38
    ( 把指板粘上 )
  • 5:38 - 5:39
    基本上一個白琴就完成
  • 5:39 - 5:41
    然後開始刷漆
  • 5:41 - 5:43
    我用的漆基本上是酒精漆
  • 5:43 - 5:44
    ( 鑲琴頭 )
  • 5:44 - 5:45
    所以花的時間會比較長
  • 5:45 - 5:47
    大概一個月到一個半月
  • 5:47 - 5:48
    ( 白琴,完成 )
  • 5:48 - 5:49
    來完成一隻琴
  • 5:49 - 5:51
    ( 上漆,低漆,黃色 )
  • 5:51 - 5:54
    然後這些都是木頭的紋路
  • 5:54 - 5:55
    ( 大約 20-40 層漆後的顏色 )
  • 5:55 - 5:56
    自然的、透明的
  • 5:57 - 5:58
    然後配件
  • 5:58 - 5:59
    ( 配件 )
  • 5:59 - 6:00
    Sound post
  • 6:00 - 6:02
    ( Sound post,音柱,anima )
  • 6:02 - 6:03
    這可能我要花一點時間來解釋
  • 6:03 - 6:08
    因為接下來要講的東西
    都跟這一個 sound post 有關係
  • 6:08 - 6:10
    意大利語,它稱為 anima
  • 6:10 - 6:12
    其實是我們所謂的 soul
  • 6:12 - 6:13
    S-O-U-L
  • 6:14 - 6:16
    它有甚麼影響呢?
  • 6:16 - 6:19
    它基本上就是影響一隻琴的發聲
  • 6:20 - 6:21
    它的概念就是…
  • 6:21 - 6:25
    它的那一隻 sound post 呢
    基本上是在這兒
  • 6:25 - 6:29
    但是它連接我們的面板跟我們的背板
  • 6:29 - 6:34
    它主要的功能就是
    要讓這個背板跟面板…
  • 6:34 - 6:38
    是這樣的震動方法…是儘量一致
  • 6:38 - 6:40
    或者達到一個所謂的協調
  • 6:41 - 6:44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到
    最後的裝配的時候
  • 6:44 - 6:48
    或者視乎那個執琴的那個樂手
  • 6:48 - 6:50
    他們想要的 taste 是甚麼
  • 6:50 - 6:53
    我們很多時候都可以從那個
    sound post 上調整得到
  • 6:53 - 6:55
    那個接下來我會再詳細解釋
  • 6:57 - 6:59
    基本上一隻琴就完成了
  • 6:59 - 6:59
    ( 完成 )
  • 6:59 - 7:02
    這個正面、背面
  • 7:02 - 7:07
    然後,完成的琴。這就是製琴
  • 7:07 - 7:09
    到這停下
  • 7:09 - 7:10
    如果有問題,上網看
  • 7:10 - 7:11
    (笑聲)
  • 7:11 - 7:16
    接下來我要說的東西是
    我在工作的時候所遇到的問題
  • 7:16 - 7:18
    我學了一個這樣的知識
  • 7:18 - 7:20
    我回到來馬來西亞
  • 7:20 - 7:23
    我想說的就是
    我應該要繼續製琴嗎?
  • 7:23 - 7:27
    還是我要去做一些服務的東西?
  • 7:27 - 7:30
    因為除了製琴,我們可以身為修復
  • 7:30 - 7:35
    我們可以做那個
    維修 service 之類的東西
  • 7:35 - 7:42
    然後還有一些人的工作是
    主要是保留老琴
  • 7:42 - 7:43
    他們的工作
  • 7:43 - 7:45
    所以他們會有一個關係
  • 7:45 - 7:47
    就是我們跟樂手或者是跟樂器的關係
  • 7:47 - 7:49
    大概每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
  • 7:49 - 7:50
    我們會見一個面
  • 7:50 - 7:51
    我們會做一些調整
  • 7:51 - 7:55
    我們做一些稍微的保養
  • 7:55 - 7:58
    所以基本上
  • 7:58 - 8:00
    我到現在是沒有太大的理想
  • 8:00 - 8:01
    ( 我沒有偉大的理想 )
  • 8:01 - 8:02
    很多人會問我
  • 8:02 - 8:06
    你的工作還有你那個音樂家到來找你
  • 8:06 - 8:08
    根本沒時間讓你繼續做琴
  • 8:08 - 8:14
    根本沒有時間把你想要的東西
    放進你想要的作品上
  • 8:14 - 8:15
    確實是
  • 8:15 - 8:17
    因為我真的沒有太大的理想
  • 8:17 - 8:19
    因為我必須要選擇
  • 8:20 - 8:23
    我要把我現在的工作繼續維持呢
  • 8:23 - 8:26
    還是我要放棄現在的東西,回去製琴
  • 8:26 - 8:28
    還有玩我的音樂
  • 8:29 - 8:33
    所以我把它做了一個總結
  • 8:33 - 8:35
    它叫職業
  • 8:35 - 8:36
    ( 職業 )
  • 8:36 - 8:38
    除了職業,我們除了理想之外
  • 8:38 - 8:40
    我必須要做一個,就是責任
  • 8:40 - 8:41
    人家找…
  • 8:41 - 8:46
    不管是學生琴還是專業的琴
    還是入門根本不會的人
  • 8:46 - 8:47
    他們來找到我
  • 8:47 - 8:50
    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東西,知識
  • 8:50 - 8:52
    我會的,傳達出去
  • 8:53 - 8:55
    所以,職業不管是甚麼人
  • 8:55 - 9:00
    我都必須要盡責任還有負責任
  • 9:01 - 9:03
    所以第一個問題就是
    我要如何滿足樂手
  • 9:03 - 9:04
    ( 如何滿足樂手的要求?)
  • 9:04 - 9:06
    給你說一些故事
  • 9:06 - 9:09
    我如何開竅呢,大概是在兩年前吧
  • 9:09 - 9:10
    因為我回來的時候
  • 9:10 - 9:14
    我還是天天去做
    這些所謂的小小的配件,裝配
  • 9:14 - 9:16
    然後有一個樂手,他就來找我
  • 9:16 - 9:18
    他說他的琴有問題
  • 9:18 - 9:22
    他就在第四根弦,就是這個
  • 9:22 - 9:23
    第一根弦,這小的
  • 9:23 - 9:27
    他就跟我說它聲音不夠亮
  • 9:27 - 9:28
    然後我就「嗯好」
  • 9:28 - 9:30
    我就調整,幫他調整一次
  • 9:30 - 9:34
    調整第一次後呢,他拉了一下
  • 9:34 - 9:36
    他就跟我說第四條弦不夠亮
  • 9:36 - 9:38
    我要厚一點的感覺
  • 9:38 - 9:41
    就是要這樣的感覺,厚一點
  • 9:41 - 9:42
    好,我又給它再調整
  • 9:42 - 9:46
    那個全都是在音柱上的工作下手
  • 9:46 - 9:49
    然後我調了給他後,他很滿意
  • 9:49 - 9:51
    然後他再問我第一個問題
  • 9:51 - 9:55
    你可以再給我那個整體的
    聲量再大一點點嗎?
  • 9:55 - 9:58
    我就「好好好,我盡量再調」
  • 9:58 - 10:02
    再整理,做了,然後他就拉了一會兒
  • 10:02 - 10:04
    他又再問我一個問題
  • 10:04 - 10:06
    你可不可以把第一個
    和第三個的合在一起?
  • 10:06 - 10:07
    我要那一個聲音
  • 10:08 - 10:09
    他在說甚麼?
  • 10:10 - 10:12
    然後這時候,他就讓我想到一件事情
  • 10:12 - 10:15
    他們除了知道自己要甚麼之外
  • 10:15 - 10:17
    他們還可以記得那一個聲音
  • 10:17 - 10:18
    就是說
  • 10:18 - 10:21
    那個聲音可以細有多細
  • 10:21 - 10:23
    如何的有多細呢?
  • 10:23 - 10:24
    那個可以說第二個故事
  • 10:24 - 10:29
    第二個故事就是我
    跟一個人調整那個音柱
  • 10:29 - 10:30
    就是所謂的 soul,anima
  • 10:30 - 10:32
    我花了六個小時
  • 10:32 - 10:34
    但是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 10:34 - 10:36
    他本身不是本地人
  • 10:36 - 10:38
    他是一個外國的樂手
  • 10:38 - 10:40
    那我是在一個機緣巧合下遇到的
  • 10:40 - 10:42
    然後他就跟我講
  • 10:42 - 10:44
    你聽那個聲音
  • 10:45 - 10:48
    我要的細,它是「嗚…」(平音 )
  • 10:48 - 10:50
    還是 「嗚…嗚…」 (由平音轉低音 )
  • 10:50 - 10:51
    他有這樣的感覺
  • 10:51 - 10:52
    然後我就發現到
  • 10:52 - 10:56
    其實我們人很多時候
    沒有留意到身邊的東西
  • 10:56 - 11:00
    沒有留意到那個稍微很細的東西
  • 11:01 - 11:05
    因為樂手,他聽得到,他感受得到
  • 11:05 - 11:06
    他拿上那個樂器的時候
  • 11:06 - 11:09
    他可以感受到那個震動
  • 11:09 - 11:12
    還有他嗅得到那個味道
  • 11:12 - 11:17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如何滿足他的需求
  • 11:17 - 11:20
    然後,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
  • 11:20 - 11:24
    我就做了很多資料的搜尋
  • 11:24 - 11:26
    然後我就發現到
  • 11:26 - 11:29
    除了製琴之外
    一個作品我已經做了出來
  • 11:29 - 11:32
    然後如何讓它發聲呢?
  • 11:32 - 11:33
    ( 手藝以外我需要的知識:
  • 11:33 - 11:34
    聲音學,設計學、聽力
    木材學、物理學、心理學 )
  • 11:34 - 11:35
    如何在那個設計上讓它更美觀呢?
  • 11:35 - 11:37
    因為基本上,它的美觀
  • 11:37 - 11:38
    我給這邊加多一點
  • 11:38 - 11:40
    大概 0.5 millimeter
  • 11:40 - 11:42
    然後它就是左右加
  • 11:42 - 11:43
    它就稍微寬了一點
  • 11:43 - 11:46
    然後它是要瘦一點,還是要長一點
  • 11:46 - 11:49
    這個除了我們可以用
    視覺來看出來之外
  • 11:49 - 11:53
    基本上,聽覺也是可以用
  • 11:54 - 11:57
    然後,木材學,我們要學很多木材
  • 11:57 - 12:01
    然後哪一塊木,哪一個部分會比較好
  • 12:01 - 12:03
    然後聲音的木紋會比較好
  • 12:03 - 12:05
    我知道有一點不是太環保
  • 12:05 - 12:07
    所以蘇先生或者是黃先生
  • 12:07 - 12:09
    我會回家盡力地檢討一下
  • 12:09 - 12:10
    ( 笑聲 )
  • 12:10 - 12:12
    看有甚麼辦法可以再環保一點
  • 12:12 - 12:12
    ( 笑聲 )
  • 12:12 - 12:16
    好。至於物理學也是我們要學
  • 12:16 - 12:18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學
  • 12:18 - 12:21
    我們要知道客戶在說甚麼
  • 12:21 - 12:22
    有時候客戶的要求
  • 12:22 - 12:26
    真的是有點,我解釋不了
  • 12:26 - 12:28
    他可以給你很大的壓力
  • 12:28 - 12:30
    就是說,我一定要那一個聲音
  • 12:30 - 12:32
    或者是他打開一張 CD
  • 12:32 - 12:33
    他在那邊跟我說
  • 12:33 - 12:36
    我的琴要跟那個 CD 的聲音一樣
  • 12:36 - 12:37
    那怎麼樣
  • 12:37 - 12:40
    因為在 CD 裡面那隻琴
    是過百萬美金的
  • 12:40 - 12:43
    然後他拿著的那個大概
    是兩百千馬幣的
  • 12:43 - 12:47
    我要怎麼去把它調成
    跟那個感覺一樣呢
  • 12:47 - 12:48
    其實我最後發現到
  • 12:48 - 12:52
    他們其實不是要求到
    那一個聲音的感覺一樣
  • 12:52 - 12:55
    他們而是要要求那個質
  • 12:55 - 13:00
    就是我們最基本基本的概念的那個質
  • 13:00 - 13:01
    我們沒有
  • 13:02 - 13:04
    所以用心聆聽
  • 13:04 - 13:05
    ( 用心,聆聽 )
  • 13:05 - 13:06
    很重要
  • 13:06 - 13:09
    然後我還是可以做另一個解釋
  • 13:09 - 13:12
    那個是我又遇到另一個個案
  • 13:12 - 13:13
    我的其中一個老師
  • 13:13 - 13:14
    他在一個樂團裡面
  • 13:14 - 13:16
    在馬來西亞的一個樂團
  • 13:16 - 13:21
    他就有一天,他就找我
    七點早上,就去喝咖啡
  • 13:21 - 13:22
    然後去喝了咖啡
  • 13:22 - 13:24
    然後我們就進去音樂廳裡面
  • 13:24 - 13:25
    就開始調整
  • 13:25 - 13:26
    這個是他的位置
  • 13:26 - 13:28
    打個比方,還有八個樂手
  • 13:28 - 13:30
    然後我在這兒
  • 13:30 - 13:33
    然後他的隊長在前面
  • 13:33 - 13:37
    指揮家在這兒,觀眾在那兒
  • 13:37 - 13:38
    所以我要怎麼做呢?
  • 13:38 - 13:39
    就是他在拉的時候
  • 13:39 - 13:43
    ( 拉奏提琴 )
  • 13:43 - 13:49
    基本上,這四個點的聲音是要同步的
  • 13:49 - 13:51
    何謂是同步?
  • 13:51 - 13:53
    那我就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
  • 13:53 - 13:55
    每天早上,每天六點就起床
  • 13:55 - 13:56
    然後七點就到音樂廳
  • 13:56 - 13:58
    然後每一天都在那邊調、調整
  • 13:58 - 14:01
    然後我過後發現到真的有這個可能
  • 14:01 - 14:06
    因為當你可以調到一個共鳴的時候
  • 14:06 - 14:10
    基本上整個音樂廳
    它都會產生那個共鳴
  • 14:10 - 14:13
    而且那個聲音出了去過後
    回到來我的耳朵
  • 14:13 - 14:15
    我的位置上是準的
  • 14:15 - 14:16
    它不會慢的
  • 14:16 - 14:19
    它不會慢大概一秒鐘或兩秒鐘
  • 14:19 - 14:22
    或者是我會調到這裡全部都聽得到
  • 14:22 - 14:23
    可能指揮家聽不到
  • 14:23 - 14:26
    或者是我這個在舞台上
    我都聽得很清楚
  • 14:26 - 14:29
    但是在遙遠的觀眾席上
    我聽不到聲音
  • 14:30 - 14:31
    這個又令我頭痛了
  • 14:31 - 14:35
    到底那個音柱有這麼的難調嗎?
  • 14:36 - 14:37
    真的是
  • 14:37 - 14:40
    其實很多時候,它音柱不難調
  • 14:41 - 14:43
    而是我們聽不到
  • 14:43 - 14:47
    我們感受不到那個東西
  • 14:48 - 14:50
    所以何謂感受呢?
  • 14:51 - 14:53
    它除了音樂
  • 14:53 - 14:56
    我們身邊的人,我們身邊的事情
  • 14:56 - 14:58
    我們所做的任何東西
  • 14:59 - 15:01
    我們每天都吃飯、上廁所
  • 15:01 - 15:03
    但我們沒有好好地想一想
  • 15:03 - 15:06
    到底我們走這一步的時候
  • 15:06 - 15:07
    它是怎麼走?
  • 15:07 - 15:09
    我的腳應該是下著多少?
  • 15:09 - 15:12
    當然這個是有一點 crazy
    真的是有一點 crazy
  • 15:12 - 15:14
    是它太細,東西太細
  • 15:14 - 15:18
    但是我必須做到這一點
  • 15:18 - 15:19
    為甚麼呢?
  • 15:20 - 15:22
    因為如果我做不到這一點
  • 15:22 - 15:24
    我感動不到那個樂手
  • 15:24 - 15:25
    ( 感動樂手,感動聽眾 )
  • 15:25 - 15:27
    我感動不到樂手
  • 15:27 - 15:29
    樂手就拉不到好的樂器
  • 15:29 - 15:32
    拉不到好的樂器,他傳不到那個聲音
  • 15:32 - 15:35
    他要表達的東西給不到觀眾
  • 15:35 - 15:37
    所以怎麼辦?
  • 15:37 - 15:41
    我們就需要聆聽,然後要去感動
  • 15:42 - 15:45
    當然我也謝謝我這一輩子走過來
  • 15:45 - 15:47
    這十年,我的音樂課
  • 15:48 - 15:50
    我還是去上,繼續上課
  • 15:50 - 15:53
    然後我有去跟很多不同的樂手
  • 15:53 - 15:54
    然後來交流
  • 15:54 - 15:58
    所以很多時候就要
    謝謝他們給我們的反應
  • 15:58 - 16:00
    然後很多時候要謝謝觀眾
  • 16:00 - 16:03
    因為我們在台上表演的時候
  • 16:03 - 16:05
    那個音樂
  • 16:05 - 16:07
    還有那個聲音 acoustic
  • 16:07 - 16:10
    可不可以給到觀眾一個共鳴
  • 16:10 - 16:14
    除了那個音樂好聽之外,就是那個質
  • 16:14 - 16:15
    聲音的質有沒有
  • 16:15 - 16:18
    這是我們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
  • 16:18 - 16:21
    我要做的就是如何的教孩子
  • 16:21 - 16:24
    如何教小學生
  • 16:24 - 16:27
    或者剛剛拿上樂器的小孩子
  • 16:27 - 16:29
    怎麼去感受這一個聲音
  • 16:29 - 16:32
    因為當他感受得到這個聲音的時候
  • 16:32 - 16:33
    他可以聽到很細的時候
  • 16:33 - 16:38
    他的語言上、他的視覺上
    或者是他處理事情上
  • 16:38 - 16:41
    我相信應該都看得比較擴
  • 16:41 - 16:42
    聽得比較遠
  • 16:43 - 16:47
    所以放慢腳步,是我現在
  • 16:47 - 16:48
    ( 放慢腳步,
    感受一切身邊的人和事!
  • 16:48 - 16:49
    目標清晰,持續與恆)
  • 16:49 - 16:51
    想學習的東西
  • 16:51 - 16:55
    因為我本身是一個
    不是太能坐得很穩定的小孩子
  • 16:55 - 16:57
    我從小就開始學音樂
  • 16:57 - 16:59
    但是我大概學了一兩年吧,我忘了
  • 16:59 - 17:00
    學鋼琴
  • 17:00 - 17:02
    然後我就不要學了。為甚麼呢?
  • 17:02 - 17:04
    因為我媽說我坐不定
  • 17:04 - 17:05
    然後我也坐不定
  • 17:05 - 17:08
    然後過了大概不到三年吧
  • 17:08 - 17:09
    好像四年級還是五年級
  • 17:09 - 17:11
    我又去學了 organ
  • 17:11 - 17:13
    然後又是學了兩年,又停
  • 17:13 - 17:15
    為甚麼?又是因為坐不定
  • 17:15 - 17:18
    不愛練琴,不愛練琴
  • 17:18 - 17:20
    然後到中學,我要去學吉他
  • 17:20 - 17:22
    還是同樣的問題
  • 17:22 - 17:24
    但是吉他為甚麼
    可以學得長時間一點呢?
  • 17:24 - 17:27
    因為我可以抱著
    那個吉他在床上那邊彈
  • 17:27 - 17:29
    我根本不用坐在那邊練
  • 17:29 - 17:32
    但是我發現到我人到了三十歲
  • 17:32 - 17:34
    我就是少了一樣東西
  • 17:35 - 17:39
    就是沒有好好地
    慢慢地走,慢慢地聽
  • 17:39 - 17:44
    好,今天謝謝大家
    在這邊聆聽我說的東西
  • 17:44 - 17:48
    然後,感覺,感受,慢慢地走
  • 17:48 - 17:51
    總有一天一定會到你要想到的地方
  • 17:51 - 17:53
    謝謝。我說完了
  • 17:53 - 17:55
    ( 掌聲 )
Title:
木與音之戀 | 王祺偉 Ong Ket Wei | TEDx 茨廠街
Description:

王祺偉是意大利受訓過的小提琴手,也是馬來西亞唯一的小提琴製造師,今天和我們分享 [ 木頭和音樂的關係 ],他以幾分鐘簡單地用圖片講述琴的製造過程。祺偉對製琴的熱愛與專業,超乎了一般人所停留在的 [ 興趣 ]。這位用心聆聽、用手調配的琴師,可稱為小提琴的醫生,用生命調出琴手奏出來的靈魂,這種對生命細膩的精神,就叫專家。

官網: http://www.tedxpetalingstreet.com
http://www.facebook.com/TEDxPetalingStreet/?fref=ts
TEDxPetalingStreet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TedxPetalingStreet

身為馬來西亞唯一的職業提琴製作師傅,也是唯一一位在克雷蒙那受過意大利傳統手工藝訓練的馬來西亞人,王祺偉就讀於國際著名提琴製作學校,意大利的 Stradivarius School in Cremona。至今,他已經將老師 Maestro Massimo Negroni 的真傳——傳統克雷蒙那風格的小提琴——帶入了馬來西亞,他立志要將這意大利傳統的手工藝推廣到馬來西亞各地。

造琴之熱忱來自他爵士與古典吉他訓練,師承 Juan Pablop De Zubiria Rueda。另外, 王祺偉也非稱熱愛低音提琴,師承馬來西亞愛樂樂團團員 Foo Yin Hong(胡英鴻)和 Joesph Pruesser。目前,他是個當代古典音樂與爵士的樂手,參與的樂團有馬來西亞愛樂樂團、馬來西亞青年愛樂樂團、國家交響樂團、以及馬來西亞電視廣播樂團。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xTalks
Duration:
20:52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