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布鲁斯.法伊勒:將敏捷開發方法應用在家庭

  • 0:01 - 0:04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家庭的好消息。
  • 0:04 - 0:06
    近50年來,「家庭」的意義
  • 0:06 - 0:08
    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 0:08 - 0:10
    我們現在有透過再婚重組的家庭、有領養家庭、
  • 0:10 - 0:13
    有獨立出來居住的核心家庭、
  • 0:13 - 0:15
    有離婚後依然同住的家庭。
  • 0:15 - 0:18
    雖然出現了那麼多變化,家庭還是變得更穩固。
  • 0:18 - 0:21
    高達八成的人認為,他們現在所處的家庭
  • 0:21 - 0:26
    跟他們成長的家庭一樣、或更加穩固。
  • 0:26 - 0:28
    但同時,這裡又有一些壞消息。
  • 0:28 - 0:30
    幾乎每一個人都被淹沒在
  • 0:30 - 0:32
    家庭生活的混亂中
  • 0:32 - 0:34
    我所認識的每一位家長,包括我自己
  • 0:34 - 0:37
    總是感覺自己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 0:37 - 0:40
    當我們的孩子換完了牙,他們開始會發脾氣。
  • 0:40 - 0:42
    當他們不再需要我們幫忙洗澡,
  • 0:42 - 0:45
    我們開始要幫他們面對網路犯罪或同儕霸凌。
  • 0:45 - 0:48
    現在,有更壞的消息要給大家。
  • 0:48 - 0:51
    我們的孩子覺得我們失控了。
  • 0:51 - 0:54
    《家庭與工作制度》的作者 Ellen Galinsky
  • 0:54 - 0:56
    訪問了 1000 個孩子,問他們:「假設你可以實現
  • 0:56 - 1:00
    一個關於你父母的願望,你會許甚麼願?」
  • 1:00 - 1:02
    父母以為孩子會說,
  • 1:02 - 1:05
    多花一點時間陪伴他們。 (笑聲)
  • 1:05 - 1:08
    錯了。孩子們頭號的願望是什麼?
  • 1:08 - 1:12
    他們希望父母別那麼累、能放輕鬆點。
  • 1:12 - 1:14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怎樣轉變這種互動?
  • 1:14 - 1:17
    我們有哪一些具體的事情可以減少壓力,
  • 1:17 - 1:19
    讓家庭變得更親密,
  • 1:19 - 1:24
    讓我們的小孩面對世界時有更好的準備?
  • 1:24 - 1:27
    去年,我花了一年時間去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 1:27 - 1:30
    走訪了不同的地方,訪問了許多家庭跟專家學者
  • 1:30 - 1:33
    從頂尖的談判專家、
  • 1:33 - 1:37
    到華倫.巴菲特的金融家、到綠扁帽部隊的軍人。
  • 1:37 - 1:41
    我嘗試找出快樂的家庭到底有什麼祕密
  • 1:41 - 1:46
    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來讓我的家庭也能更快樂?
  • 1:46 - 1:48
    我想告訴你一個我遇見的家庭,
  • 1:48 - 1:50
    我想他們給了我一些線索。
  • 1:50 - 1:53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 7 點鐘,
    在美國愛達荷州的隱泉鎮
  • 1:53 - 1:55
    Starr 家的六名成員已經聚在一起
  • 1:55 - 1:59
    進行他們每星期的重點:家庭會議。
  • 1:59 - 2:01
    Starr 家是一個很典型的美國家庭
  • 2:01 - 2:04
    也有一些美國家庭的典型問題。
  • 2:04 - 2:06
    父親大衛是一名電腦軟體工程師,母親埃莉諾是家庭主婦
  • 2:06 - 2:09
    留在家中照顧四個 10 到 15 歲的孩子。
  • 2:09 - 2:12
    其中一個孩子定期到城的另一端上數學課。
  • 2:12 - 2:15
    另一個參加附近的長曲棍球隊。
  • 2:15 - 2:18
    還有一個有自閉症,另一個則有過動症。
  • 2:18 - 2:22
    埃莉諾說:「我們生活在一片混亂之中。」
  • 2:22 - 2:25
    那麼這個家庭怎麼處理這一切?結果令人吃驚的。
  • 2:25 - 2:28
    他們沒有向朋友或者親友求助,
  • 2:28 - 2:30
    他們往大衛的職場找答案。
  • 2:30 - 2:33
    大衛的軟體公司
    正在導入先進的敏捷開發方法
  • 2:33 - 2:36
    這種方法從日本的製造業傳出,
  • 2:36 - 2:39
    流行在矽谷的許多新創公司。
  • 2:39 - 2:42
    在敏捷開發方法中,人員被分成許多小組
  • 2:42 - 2:45
    並且把工作切割成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的型態。
  • 2:45 - 2:48
    因此不需要管理高層不停發號施令,
  • 2:48 - 2:51
    小組能有效地自主管理自己。
  • 2:51 - 2:54
    持續回應狀況,每天有更新進度的會議。
  • 2:54 - 2:57
    每個星期作一次回顧。不停依情況調整計畫。
  • 2:57 - 3:00
    大衛說當他們把這個系統帶進家裡面時,
  • 3:00 - 3:04
    家庭會議特別能增加彼此的溝通,
  • 3:04 - 3:06
    減少壓力,讓每個人更樂於
  • 3:06 - 3:09
    參與「家庭」這個團隊。
  • 3:09 - 3:12
    當太太和我開始採用上述家庭會議和其他技巧
  • 3:12 - 3:16
    在我們當時 5 歲的雙胞胎女兒身上後,
  • 3:16 - 3:20
    我們觀察到自從她們出生以來最大的改變。
  • 3:20 - 3:22
    而能產生這種效果的家庭會議
  • 3:22 - 3:25
    通常花不了 20 分鐘。
  • 3:25 - 3:27
    什麼是敏捷方法? 它怎能應用在家庭?
  • 3:27 - 3:29
    畢竟軟體開發與家庭是很不一樣的兩件事
  • 3:29 - 3:32
    1983年,Jeff Sutherland 是一名科技專業人員
  • 3:32 - 3:34
    為新英格蘭的一所財務公司工作。
  • 3:34 - 3:37
    他對當時軟體開發方式感到沮喪。
  • 3:37 - 3:40
    當時大多採用瀑布式開發流程,對吧
  • 3:40 - 3:43
    主管從上發號司令,透過沒有效率的行政流程
  • 3:43 - 3:45
    指揮程式設計師,
  • 3:45 - 3:47
    沒人直接諮詢程式設計師的意見。
  • 3:47 - 3:50
    結果,83% 的計畫都以失敗告終。
  • 3:50 - 3:52
    計畫完成時,軟體不是缺乏可用性、
  • 3:52 - 3:55
    就是早就已經過時。
  • 3:55 - 3:57
    Sutherland 想創造一個系統
  • 3:57 - 4:01
    讓構思可以從下而上傳遞,而非總是往下滲透,
  • 4:01 - 4:04
    而且可以在需要時隨時調整。
  • 4:04 - 4:07
    他閱讀了過去 30 年的哈佛商業評論,
  • 4:07 - 4:10
    偶然發現一篇 1986 年的文章
  • 4:10 - 4:13
    題為「新, 新產品開發競賽」。
  • 4:13 - 4:15
    裡面說商業的步調正在加快 --
  • 4:15 - 4:17
    提醒你這可是在 1986 年 --
  • 4:17 - 4:21
    能採取彈性作法才能成為最成功的公司。
  • 4:21 - 4:23
    文章特別點出 TOYOTA 與 Canon
  • 4:23 - 4:27
    把他們靈活又緊密的團隊比喻成橄欖球陣型。
  • 4:27 - 4:30
    Sutherland 告訴我,他們當時一看到這篇文章,
  • 4:30 - 4:32
    就知道「這正是我們要的」
  • 4:32 - 4:35
    在 Sutherland 的系統裡,
  • 4:35 - 4:38
    公司不把事情規劃成耗時兩年的龐大計畫。
  • 4:38 - 4:39
    他們把事情分散成小塊來做。
  • 4:39 - 4:41
    沒有單一工作需要超過兩周完成。
  • 4:41 - 4:43
    他們不說:「現在躲起來埋頭工作,
  • 4:43 - 4:46
    直到你們做出最新手機或是另一個社交網路。」
  • 4:46 - 4:49
    而說:「你先做出一個可用的東西,
  • 4:49 - 4:51
    然後拿出來讓大家討論,看看需不需要調整。」
  • 4:51 - 4:55
    你能很快知道事情到底行不行得通。
  • 4:55 - 4:58
    現在,敏捷方法已經在超過一百個國家被採用,
  • 4:58 - 5:01
    甚至推入管理領域。
  • 5:01 - 5:04
    無可避免地,人們開始吸收其中一些技巧
  • 5:04 - 5:06
    並引入他們的家庭當中。
  • 5:06 - 5:08
    你可以在部落格找到資料,還有人出版實用手冊。
  • 5:08 - 5:10
    Sutherland 家的人甚至告訴我
  • 5:10 - 5:12
    他們用敏捷方法過感恩節,
  • 5:12 - 5:14
    他們安排了一個小組負責食物,
  • 5:14 - 5:18
    一組佈置餐桌,一組在大門口迎接來賓。
  • 5:18 - 5:21
    Sutherland 表示那是最令人滿意的感恩節。
  • 5:21 - 5:24
    現在我們從家庭所面對的問題中挑一個,
  • 5:24 - 5:27
    「早晨的瘋狂忙亂」,談談如何運用敏捷方法解決。
  • 5:27 - 5:29
    重點是分工並完全負責(當責),
  • 5:29 - 5:31
    成員使用「資訊輻射器」,
  • 5:31 - 5:35
    也就是寫上每個人責任與進度的大片書寫板。
  • 5:35 - 5:37
    Starr 家採取了這套方法,
  • 5:37 - 5:38
    建立了一份晨間工作清單
  • 5:38 - 5:42
    每一個小孩都要完成他們在清單上的工作。
  • 5:42 - 5:44
    在我去探訪的早上,埃莉諾剛從樓上下來,
  • 5:44 - 5:47
    她為自己倒了一杯咖啡,坐在一張斜背椅上,
  • 5:47 - 5:48
    她坐在那裡,
  • 5:48 - 5:51
    輕聲跟她每一個小孩子說話
  • 5:51 - 5:53
    看著他們陸續下樓,
  • 5:53 - 5:56
    小孩檢查自己的清單,做自己的早餐,
  • 5:56 - 5:59
    再檢查清單,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洗碗機裡,
  • 5:59 - 6:02
    接著檢查清單,完成餵寵物等各自該負責的工作。
  • 6:02 - 6:04
    最後檢查清單,確認自己該帶的東西
  • 6:04 - 6:07
    然後出門搭車。
  • 6:07 - 6:11
    那是我見過最棒的家庭互動模式。
  • 6:11 - 6:14
    當我努力地表示這永遠不會在我們家出現,
  • 6:14 - 6:16
    我們的孩子需要督促,
  • 6:16 - 6:17
    埃莉諾看著我。
  • 6:17 - 6:19
    她說:「我以前也是這樣想,
  • 6:19 - 6:21
    我告訴大衛:『不要在我的廚房裡搞你哪一套。』,
  • 6:21 - 6:23
    但,我錯了。」
  • 6:23 - 6:25
    我轉向大衛:「這是怎麼辦到的?」
  • 6:25 - 6:28
    他說:「你不能低估這個的力量。」
  • 6:28 - 6:29
    他接著做了一個打勾的動作。
  • 6:29 - 6:31
    他說:「職場中,成年人都很喜歡它。
  • 6:31 - 6:34
    小孩更覺得它妙極了。」
  • 6:34 - 6:37
    那個星期,我們在家裡實行我們自己的晨間清單,
  • 6:37 - 6:41
    它有效降低 50% 父母尖叫率。 (笑聲)
  • 6:41 - 6:44
    但真正的改變,在我們舉行了家庭會議後才慢慢出現。
  • 6:44 - 6:47
    跟隨敏捷方法的模式,我們問自己三個問題:
  • 6:47 - 6:49
    在這個星期,家裡有甚麼事情做得很好?
  • 6:49 - 6:53
    甚麼事情做得不好?我們下個星期要怎麼改善?
  • 6:53 - 6:55
    每一個人都提出了建議,
  • 6:55 - 6:57
    然後,我們挑了兩個來集中討論。
  • 6:57 - 7:01
    突然之間,最美妙的話自我們女兒的嘴巴說出來。
  • 7:01 - 7:04
    我們這個星期有什麼做得很好?
  • 7:04 - 7:06
    「我們不再怕騎單車跌倒,我們自己舖床。」
  • 7:06 - 7:09
    有什麼還需要改善?「我們的算數作業,
  • 7:09 - 7:13
    或者是在門口要跟別人問好。」
  • 7:13 - 7:16
    像很多父母,我們認為小孩有時候像百慕達三角一樣神秘。
  • 7:16 - 7:19
    跟他們分享想法,往往有進無出,得不到回應,
  • 7:19 - 7:20
    至少他們都沒有表達出來。
  • 7:20 - 7:24
    家庭會議讓我們突然能夠接觸到他們內在的想法。
  • 7:24 - 7:26
    但最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在我們開始討論
  • 7:26 - 7:28
    「我們接下來這個星期要怎麼改善?」時。
  • 7:28 - 7:30
    在敏捷方法裡的核心想法是
  • 7:30 - 7:32
    團隊本質上是自己管理自己,
  • 7:32 - 7:35
    這一條能在軟體開發上運作,竟然對小孩子也有效。
  • 7:35 - 7:37
    我們的孩子很愛這個過程。
  • 7:37 - 7:39
    所以,他們會提出很多很好的點子。
  • 7:39 - 7:41
    「這個星期,我們要給五個訪客打招呼,
  • 7:41 - 7:44
    在睡前多加十分鐘的閱讀。」
  • 7:44 - 7:47
    「踢人的話,會失去一個月的所有甜點。」
  • 7:47 - 7:49
    我們家的女孩曾是小霸王,
  • 7:49 - 7:52
    我們以前必須不停矯正他們的行為。
  • 7:52 - 7:54
    現在呢 -- 雖然很自然地,
  • 7:54 - 7:57
    她們在會議上的承諾,與實際的表現會有落差 --
  • 7:57 - 7:59
    但事實上這沒有關係。
  • 7:59 - 8:02
    我們像是鋪設了某種地下電纜一般,
  • 8:02 - 8:05
    幾年後終會發揮作用,照亮他們的世界。
  • 8:05 - 8:07
    三年後,我們的女兒現在已經八歲了。
  • 8:07 - 8:10
    我們還繼續舉行家庭會議。
  • 8:10 - 8:15
    我太太認為這些會議是她當媽媽所擁有最寶貴的時刻。
  • 8:15 - 8:17
    所以,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 8:17 - 8:19
    2001年,敏捷方法 (Agile) 這個詞正式收錄進辭典
  • 8:19 - 8:22
    當時 Jeff Sutherland 和一批系統設計師
  • 8:22 - 8:26
    在猶他州見面,並一起寫下十二點敏捷開發方法的宣言。
  • 8:26 - 8:29
    我想也是時候讓我們寫下家用敏捷方法的宣言。
  • 8:29 - 8:33
    我從 Starr 家和一些我曾經碰面的家庭得到了一些意見。
  • 8:33 - 8:35
    我提出三個重點。
  • 8:35 - 8:39
    重點一:隨機應變。
  • 8:39 - 8:41
    當我開始為人父,我發現
  • 8:41 - 8:44
    我們會訂一些規矩,而且希望嚴格地執行。
  • 8:44 - 8:48
    這假設了我們作父母的,可以預知有哪些問題會出現。
  • 8:48 - 8:51
    事實上,我們並不能。
    敏捷系統偉大的地方在於
  • 8:51 - 8:53
    你建立了一個變動系統
  • 8:53 - 8:56
    使你可以視情況馬上做出反應。
  • 8:56 - 8:57
    就像他們在網路世界裡說的:
  • 8:57 - 9:00
    如果六個月來你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 9:00 - 9:02
    這表示你做錯了。
  • 9:02 - 9:05
    父母親可以從中學到很多事情。
  • 9:05 - 9:08
    對我來說,「隨機應變」有更深的意義。
  • 9:08 - 9:10
    我們一定要打破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
  • 9:10 - 9:13
    認為我們只能在家裡面嘗試
  • 9:13 - 9:16
    那些來自精神科醫師、大師
  • 9:16 - 9:18
    或其他家庭關係專家們的意見。
  • 9:18 - 9:21
    事實上,他們的想法都過時了,
  • 9:21 - 9:23
    相反的,其它領域有很多新想法
  • 9:23 - 9:26
    可以讓小組和團隊有效地運作。
  • 9:26 - 9:27
    讓我們舉一些例子。
  • 9:27 - 9:31
    我們拿一般家庭最大的問題來講一下:家庭晚餐。
  • 9:31 - 9:33
    每一個人都知道,跟你的小孩一起晚餐
  • 9:33 - 9:35
    對小孩很重要。
  • 9:35 - 9:38
    不過,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這實在困難。
  • 9:38 - 9:40
    我曾遇見的一位新紐奧良的著名廚師卻說,
  • 9:40 - 9:43
    「沒問題,我只需要調整我們家庭聚餐時間就行。
  • 9:43 - 9:45
    沒辦法出席家庭晚餐?
  • 9:45 - 9:48
    改成家庭早餐如何,也可以在睡前來個點心時間。
  • 9:48 - 9:51
    或是把星期天的聚餐變得更重要。」
  • 9:51 - 9:54
    事實上,最近一些調查也在支持他的說法。
  • 9:54 - 9:57
    研究發現,在家庭聚餐的場合裡,
  • 9:57 - 9:59
    只有 10 分鐘能發揮功用。
  • 9:59 - 10:03
    其它時間只充斥「手肘離開桌子」與「遞蕃茄漿給我」。
  • 10:03 - 10:05
    所以你可以找出 10 分鐘的時間好好經營,
  • 10:05 - 10:08
    不管用哪個時段,效果會一樣好。
  • 10:08 - 10:11
    彈性調整家庭聚餐時間,就是所謂的隨機應變。
  • 10:11 - 10:13
    有一個環境心理學家告訴我,
  • 10:13 - 10:17
    「若你坐在一張堅硬的椅子上,
  • 10:17 - 10:18
    你也會變得比較生硬。
  • 10:18 - 10:22
    如果你坐在一張舒服的椅子上,你會容易敞開心胸。」
  • 10:22 - 10:24
    她還告訴我:「你在教導你的孩子的時候,
  • 10:24 - 10:26
    坐在一張挺直但舒服的椅子上,
  • 10:26 - 10:28
    你們的對話會進行得更順利。」
  • 10:28 - 10:32
    我太太和我會在討論嚴肅話題時,調整我們的座位
  • 10:32 - 10:35
    因為我慣有的座位較高,會顯得強勢。
  • 10:35 - 10:38
    調整座位,也是所謂的隨機應變。
  • 10:38 - 10:41
    重點在於有很多我們尚未知道的好點子。
  • 10:41 - 10:44
    父母要能夠結合這些新想法才行。
  • 10:44 - 10:46
    因此,重點一:隨機應變。
  • 10:46 - 10:51
    保持彈性、開放,讓最好的想法發揮作用。
  • 10:51 - 10:55
    重點二:授權你的小孩自主。
  • 10:55 - 10:58
    父母親的本能是下指令給小孩。
  • 10:58 - 11:00
    這樣比較簡單,而且坦白說, 我們通常都是對的。
  • 11:00 - 11:02
    這也是為何家庭最終比其它系統更傾向
  • 11:02 - 11:05
    形成瀑布式管理的原因之一。
  • 11:05 - 11:07
    但我們學到最大的一個教訓就是
  • 11:07 - 11:10
    盡量改變家庭由上而下指揮的模式。
  • 11:10 - 11:14
    讓孩子們在成長中掌控自己。
  • 11:14 - 11:16
    昨天,我們又像平常一樣舉行家庭會議,
  • 11:16 - 11:19
    我們對情緒過度這件事情上投了票。
  • 11:19 - 11:22
    我們說「好,我們規定一個獎勵和一個懲罰,好嗎?」
  • 11:22 - 11:27
    其中一個女兒提出,每個禮拜有五分鐘過度反應的時間。
  • 11:27 - 11:28
    我們覺得這不錯。
  • 11:28 - 11:30
    但另外一個女兒進一步改進系統。
  • 11:30 - 11:33
    她說「那我應該要一次5分鐘的還是
  • 11:33 - 11:37
    10次30秒的情緒過度?」
  • 11:37 - 11:39
    我喜歡這主意。你可以自由分配你的額度。
  • 11:39 - 11:41
    「好!那關於懲罰的部分呢?」
  • 11:41 - 11:46
    「若我們以15分鐘的情緒過度時間作限
  • 11:46 - 11:49
    超過這個限制每一分鐘,處罰一個伏地挺身。」
  • 11:49 - 11:53
    你看,這是她們願意接受的方式,也不寬縱。
  • 11:53 - 11:56
    這樣,父母的權威可以保留。
  • 11:56 - 11:58
    但我們需要讓她們有學習獨立的空間,
  • 11:58 - 12:01
    這應該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 12:01 - 12:03
    今天晚上,當我要出門來參加這個聚會時,
  • 12:03 - 12:05
    我其中的一個女兒開始尖叫起來。
  • 12:05 - 12:07
    另外一個開始說,「情緒過度!情緒過度!」”
  • 12:07 - 12:10
    並且開始點算時間,十秒鐘之內尖叫就停止了。
  • 12:10 - 12:14
    對我來說,這是 Agile 奇蹟的見證。
  • 12:14 - 12:16
    (笑聲)(掌聲)
  • 12:16 - 12:21
    順帶一提,研究也支持此一觀點。
  • 12:21 - 12:24
    讓孩子計畫自己的目標、設定每個星期行程,
  • 12:24 - 12:28
    並且自我評估成果,能增強他們大腦額葉皮層的發展,
  • 12:28 - 12:33
    也讓他們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 12:33 - 12:36
    重點是,要讓孩子們在他們自己努力下成功,
  • 12:36 - 12:39
    當然,有時候,也在他們自己的努力下失敗。
  • 12:39 - 12:41
    我曾跟一位華倫.巴菲特的金融家談話,
  • 12:41 - 12:43
    他指責我不讓孩子
  • 12:43 - 12:46
    嘗試管理自己的零用錢。
  • 12:46 - 12:47
    我回答:如果他們亂花呢?
  • 12:47 - 12:50
    他說,「這堂課在只有 6 美金零用錢的時候學,
  • 12:50 - 12:53
    總比在年薪六萬美金,
  • 12:53 - 12:56
    或是繼承六百萬遺產的時候學來得好」
  • 12:56 - 12:58
    總歸一句話,授權你的孩子自主。
  • 12:58 - 13:03
    重點三: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 13:03 - 13:07
    保持彈性是好的,但我們還是需要有基礎。
  • 13:07 - 13:09
    《從優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
  • 13:09 - 13:12
    告訴我一件事情,任何成功的組織
  • 13:12 - 13:13
    都有兩個共同點:
  • 13:13 - 13:16
    他們有核心理念,同時刺激發展。
  • 13:16 - 13:19
    Agile 在刺激發展這一點上效果卓越,
  • 13:19 - 13:22
    但我不斷被提醒,必須注意保留核心理念。
  • 13:22 - 13:24
    怎樣才能做到?
  • 13:24 - 13:26
    Collins 引導我們進行一項
  • 13:26 - 13:29
    很多企業也進行的活動 -- 定義使命 (mission)
  • 13:29 - 13:31
    並且界定核心價值。
  • 13:31 - 13:35
    他帶領我們創立我們的「家庭宗旨」。
  • 13:35 - 13:37
    我們等於進行了個家庭版的企業反思。
  • 13:37 - 13:39
    我們舉行了一個睡衣派對。
  • 13:39 - 13:43
    我負責爆米花。實際上我燒壞第一個,弄了兩次才成功。
  • 13:43 - 13:44
    我太太買了活動掛圖。
  • 13:44 - 13:47
    我們的對話很棒,像是,對我們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 13:47 - 13:49
    甚麼是我們堅持的價值?
  • 13:49 - 13:50
    最後,我們總結了 10 條宣言。
  • 13:50 - 13:52
    -- 我們喜歡旅行,不是遊客。
  • 13:52 - 13:56
    -- 我們不喜歡困境。我們喜歡解決問題。
  • 13:56 - 13:59
    再強調一次,研究顯示父母應該
  • 13:59 - 14:02
    少花時間擔心正錯誤行為
  • 14:02 - 14:05
    而專注在鼓勵孩子們的正面行為,
  • 14:05 - 14:09
    少擔心不好的時刻,積極建立好時光。
  • 14:09 - 14:12
    家庭宗旨是個很好的工具
  • 14:12 - 14:14
    能界定你做的哪些是對的。
  • 14:14 - 14:16
    幾個星期後,我們收到學校的電話。
  • 14:16 - 14:18
    我們的一個女兒與人發生了爭執。
  • 14:18 - 14:21
    我們突然開始擔心,如果我們的女兒是個惡棍怎麼辦?
  • 14:21 - 14:22
    我們但是並不知道要怎麼辦,
  • 14:22 - 14:23
    所以我們把她叫到了我的書房。
  • 14:23 - 14:25
    家庭宗旨就掛在牆上,
  • 14:25 - 14:28
    我的妻子問,「這個情況可能違反了哪條宗旨?」
  • 14:28 - 14:31
    我們的女兒看了一下列表,說,
  • 14:31 - 14:33
    「團結眾人?」
  • 14:33 - 14:36
    對話就這樣順利的開始了。
  • 14:36 - 14:38
    另外一個說故事的方法
  • 14:38 - 14:41
    是告訴你的孩子他們從哪裡來。
  • 14:41 - 14:44
    艾默理大學的研究員給了孩子們一個簡單的
  • 14:44 - 14:46
    「你知道什麼」的測試。
  • 14:46 - 14:48
    -- 你知道你的祖父祖母在哪裡出生嗎?
  • 14:48 - 14:50
    -- 你知道你父母在哪裡上的高中嗎?
  • 14:50 - 14:52
    -- 你知道你的家庭成員中
  • 14:52 - 14:56
    誰有過困難時期,生病了又戰勝了病魔?
  • 14:56 - 15:00
    那些在這個測試得到最高分的孩子們
  • 15:00 - 15:04
    有最強的自信,也更自覺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 15:04 - 15:07
    這個「你知道什麼」測試用以預測
  • 15:07 - 15:10
    心理健康和幸福相當準確。
  • 15:10 - 15:12
    這個研究的作者告訴我,
  • 15:12 - 15:16
    這些感覺到自己是更大的故事裡的一部分的孩子們
  • 15:16 - 15:19
    有更強的自信。
  • 15:19 - 15:22
    所以我最後一個重點是,講述你的故事。
  • 15:22 - 15:26
    花一些時間多講幾次你的家庭愉快的故事
  • 15:26 - 15:29
    和怎樣克服困難的故事。
  • 15:29 - 15:31
    如果你的孩子能得到這個快樂的論述,
  • 15:31 - 15:37
    你就給了他們讓自己活得更快樂的工具。
  • 15:37 - 15:39
    我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安妮.卡列尼娜》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作品)
  • 15:39 - 15:41
    在她著名的開端句子裡寫著,
  • 15:41 - 15:43
    「所有開心的家庭都很像。
  • 15:43 - 15:47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15:47 - 15:51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我想,「這沒道理。
  • 15:51 - 15:54
    開心的家庭當然不會一樣。」
  • 15:54 - 15:56
    當我開始這個計畫的時候,
  • 15:56 - 15:59
    我的想法開始改變。
  • 15:59 - 16:01
    近期的學術研究讓我們第一次
  • 16:01 - 16:04
    能夠辨別出成功家庭
  • 16:04 - 16:07
    普遍具備的要素。
  • 16:07 - 16:09
    我今天只談到了三點:
  • 16:09 - 16:14
    隨機應變、授權你的小孩、講述你的故事。
  • 16:14 - 16:19
    這麼多年後,可不可以說托爾斯泰是對的?
  • 16:19 - 16:22
    答案,我相信,是可以。
  • 16:22 - 16:25
    當列夫.托爾斯泰五歲大的時候,
  • 16:25 - 16:26
    他的哥哥尼古拉來到他面前
  • 16:26 - 16:29
    說他有一個有關全世界的快樂的祕密
  • 16:29 - 16:32
    那是一根小小的綠色魔棒,它藏在
  • 16:32 - 16:35
    他們俄羅斯莊園附近的深谷裡。
  • 16:35 - 16:40
    如果可以找到那一枝綠色魔棒,全人類都會變的很快樂。
  • 16:40 - 16:45
    托爾斯泰便一直在尋找這個綠色魔棒,但始終沒有找到
  • 16:45 - 16:50
    甚至,他要求要葬在那個他認為是埋藏地的深谷
  • 16:50 - 16:54
    至今,他依然躺在那裡,被一塊綠草如茵的草地覆蓋著。
  • 16:54 - 16:57
    我被這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 16:57 - 16:59
    我學到的是:
  • 16:59 - 17:02
    我們不能找到快樂,
  • 17:02 - 17:05
    有些時候,我們得去創造快樂。
  • 17:05 - 17:08
    差不多每一個看過運作良好組織的人
  • 17:08 - 17:11
    都會得到類似這樣的結論。
  • 17:11 - 17:13
    偉大並不會因情況改變。
  • 17:13 - 17:16
    它是一個選擇。
  • 17:16 - 17:19
    你不需要做一些很大的計畫,也不需要瀑布式運作。
  • 17:19 - 17:22
    你只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來,
  • 17:22 - 17:24
    累積小的成功經驗,
  • 17:24 - 17:27
    朝向這一枝綠色魔棒走去。
  • 17:27 - 17:30
    最後,為各位總結最重要的一課。
  • 17:30 - 17:34
    什麼是快樂家庭的祕密?就是「不斷嘗試」!
  • 17:34 - 17:38
    (掌聲)
Title:
布鲁斯.法伊勒:將敏捷開發方法應用在家庭
Speaker:
Bruce Feiler
Description:

布魯斯.法伊勒(Bruce Feiler)有一個激進的想法:利用敏捷方式處理現代家庭生活所帶來的壓力。受到敏捷軟體發展方法的啟發,法伊勒介紹的家庭實踐包括鼓勵靈活性,從下向上提供想法,時常聆聽意見和分配責任歸屬。包括一個令人驚奇的特點: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懲罰方式。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8:00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