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何處曾相識? - 麥可.莫林那 (Michael Molina)

  • 0:06 - 0:08
    曾對生活中的場景產生既視感嗎?
  • 0:08 - 0:11
    身邊出現的人事物隱約地
  • 0:11 - 0:13
    讓你感到似曾相識
  • 0:13 - 0:14
    例如餐廳內出現一個場景
  • 0:14 - 0:16
    和你記憶中某個片段不謀而合
  • 0:16 - 0:17
    像整個世界跳起了芭蕾
  • 0:17 - 0:18
    而你就是編舞者
  • 0:18 - 0:21
    但你對這一切毫無經驗
  • 0:21 - 0:23
    因為你從未在這裡吃過飯
  • 0:23 - 0:25
    在這之前你也沒嘗過蛤蜊
  • 0:25 - 0:27
    究竟是怎麼回事?
  • 0:27 - 0:30
    可惜目前無法完整解釋這個現象
  • 0:30 - 0:32
    這感覺來得快
  • 0:32 - 0:33
    去得也快
  • 0:33 - 0:34
    使得科學家幾乎無法
  • 0:34 - 0:37
    記錄並研究它
  • 0:37 - 0:38
    總不能讓科學家整天不事生產
  • 0:38 - 0:40
    靜待生活中出現似曾相識的場景
  • 0:40 - 0:41
    說不定得花上數年光陰
  • 0:41 - 0:43
    沒有具體的證據
  • 0:43 - 0:45
    人們也總是把這現象歸類為
  • 0:45 - 0:48
    一種感官上的知覺
  • 0:48 - 0:49
    正因為沒有鐵證
  • 0:49 - 0:52
    多年來充斥著各式臆測
  • 0:52 - 0:55
    自從法國科學家艾米爾.布拉克 (Emile Boirac)
  • 0:55 - 0:57
    將既視感定義為似曾相識起
  • 0:57 - 0:59
    超過 40 種理論希望能
  • 0:59 - 1:00
    解釋這個現象
  • 1:00 - 1:04
    然而近來神經造影以及
  • 1:04 - 1:05
    認知心理學的發達限縮了
  • 1:05 - 1:07
    既視感成因的可能性
  • 1:07 - 1:08
    讓我們來瞧瞧
  • 1:08 - 1:09
    三種目前最普遍的說法吧
  • 1:09 - 1:12
    皆套用前面餐廳的假設
  • 1:12 - 1:14
    首先是雙歷程理論
  • 1:14 - 1:15
    用一個動作來解釋
  • 1:15 - 1:17
    服務生打翻了一堆碗盤
  • 1:17 - 1:19
    隨著畫面出現
  • 1:19 - 1:20
    你的大腦開始處理
  • 1:20 - 1:22
    一連串的資訊
  • 1:22 - 1:23
    服務生揮舞雙臂
  • 1:23 - 1:24
    他大聲求援
  • 1:24 - 1:26
    義大利麵的香味
  • 1:26 - 1:27
    在千分之一秒內
  • 1:27 - 1:29
    這個訊息快速穿梭於大腦中
  • 1:29 - 1:31
    最後合為一個瞬間的動作
  • 1:31 - 1:34
    大腦通常會同步記錄訊息
  • 1:34 - 1:35
    然而這個理論主張
  • 1:35 - 1:38
    若有資訊在腦中出現了些微延誤
  • 1:38 - 1:40
    既視感便油然而生
  • 1:40 - 1:42
    訊息抵達的時間差
  • 1:42 - 1:44
    使大腦將前後的資訊解讀成
  • 1:44 - 1:46
    不同的事件
  • 1:46 - 1:48
    當大腦播放已存在的記憶
  • 1:48 - 1:50
    感覺就像發生過了一樣
  • 1:50 - 1:52
    某種情況而言,的確如此
  • 1:53 - 1:55
    下個理論與記憶的混淆有關
  • 1:55 - 1:57
    而非當下的錯誤
  • 1:57 - 1:59
    這就是全息理論
  • 1:59 - 2:02
    我們用這張桌布來檢視它
  • 2:02 - 2:03
    你細看上頭的格紋
  • 2:03 - 2:05
    一段模糊的回憶
  • 2:05 - 2:06
    從大腦深處浮現
  • 2:06 - 2:08
    根據這個理論
  • 2:08 - 2:09
    記憶在腦中是以
  • 2:09 - 2:11
    全息圖的形式儲存
  • 2:11 - 2:11
    在全息圖中
  • 2:11 - 2:13
    只需要一小部分
  • 2:13 - 2:14
    便能窺見全局
  • 2:14 - 2:16
    你的大腦認出了這張桌布
  • 2:16 - 2:17
    好像以前看過
  • 2:17 - 2:19
    也許和奶奶家裡的是同一張
  • 2:19 - 2:21
    然而你並沒有想起
  • 2:21 - 2:23
    你在奶奶家中見過這花色
  • 2:23 - 2:25
    大腦喚起了一段久遠的記憶
  • 2:25 - 2:26
    但是渾然不覺
  • 2:26 - 2:28
    這讓你產生強烈的熟悉感
  • 2:28 - 2:30
    卻毫無記憶
  • 2:30 - 2:32
    雖然你未曾來到這間餐廳
  • 2:32 - 2:33
    卻看過那張桌布
  • 2:33 - 2:35
    可是怎麼也想不起來
  • 2:35 - 2:37
    接下來看看這把叉子
  • 2:37 - 2:38
    全神貫注了嗎?
  • 2:38 - 2:40
    最後是分散性專注力理論
  • 2:40 - 2:42
    本理論主張既視感發生於
  • 2:42 - 2:44
    大腦下意識接受了外在環境
  • 2:44 - 2:47
    但同時我們也分心在某個物件上
  • 2:47 - 2:48
    當注意力回歸時
  • 2:48 - 2:50
    我們對環境感到似曾相識
  • 2:50 - 2:53
    例如剛才你正專注地盯著叉子
  • 2:53 - 2:54
    完全沒有注意到桌布
  • 2:54 - 2:55
    以及跌倒的服務生
  • 2:55 - 2:57
    雖說你的大腦以邊緣視野
  • 2:57 - 2:58
    悄悄記錄了一切
  • 2:58 - 3:01
    那都在不被察覺的狀況下進行
  • 3:01 - 3:02
    當你把注意力
  • 3:02 - 3:03
    從叉子上移開
  • 3:03 - 3:04
    你會以為你曾經來過這裡
  • 3:04 - 3:05
    事實正是如此
  • 3:05 - 3:07
    只是你沒注意到罷了
  • 3:07 - 3:08
    儘管以上三種理論
  • 3:08 - 3:11
    皆掌握了既視感的特點
  • 3:11 - 3:13
    卻沒有任何一個能代表
  • 3:13 - 3:14
    既視感出現的決定性因素
  • 3:14 - 3:16
    然而我們期待研究員與發明家
  • 3:16 - 3:18
    能提出更好的方法
  • 3:18 - 3:19
    來捕捉這稍縱即逝的瞬間
  • 3:19 - 3:21
    我們也能自行研究此現象
  • 3:21 - 3:24
    畢竟大多既視感的研究
  • 3:24 - 3:26
    都來自第一手資料
  • 3:26 - 3:27
    何不把你的經驗分享出來?
  • 3:27 - 3:29
    當既視感再度出現時
  • 3:29 - 3:30
    花點時間想想
  • 3:30 - 3:32
    你是否分心了?
  • 3:32 - 3:34
    四周有沒有熟悉的景物?
  • 3:34 - 3:36
    大腦突然慢了半拍?
  • 3:36 - 3:39
    還是…另有其因?
Title:
何處曾相識? - 麥可.莫林那 (Michael Molina)
Speaker:
Michael Molina
Description:

察看完整版本: http://ed.ted.com/lessons/what-is-deja-vu-what-is-deja-vu-michael-molina

你可能經歷過這狀況──感覺身邊的景物如此熟悉,像是早已體驗過了一般,但事實上那是全新的經驗。

目前已有超過四十種理論都試著解釋這種似曾相識的現象。麥可.莫林那在此藉著神經造影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並分析這種似曾經歷的熟悉感受。

主題:麥可.莫林那
動畫:喬許.哈里斯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3:55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