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我的兒子是科倫拜高中槍擊案兇手。這是我的故事。

  • 0:01 - 0:04
    我最後一次聽到兒子的聲音,
  • 0:04 - 0:06
    是他走出大門
  • 0:06 - 0:07
    準備去學校的時候。
  • 0:08 - 0:11
    他在黑暗中大喊了一個字:
  • 0:11 - 0:13
    「掰!」
  • 0:13 - 0:16
    那天是 1999 年四月二十日。
  • 0:17 - 0:20
    後來那天早上在科倫拜高中,
  • 0:20 - 0:23
    我的兒子迪倫和他的朋友
    艾瑞克在自殺之前,
  • 0:23 - 0:25
    殺害了十二名學生及一名老師
  • 0:26 - 0:30
    並傷了超過二十個人。
  • 0:31 - 0:34
    十三位無辜的人被殺,
  • 0:34 - 0:37
    留給他們摯愛的人悲慟與創傷。
  • 0:38 - 0:40
    其他受傷的人,
  • 0:40 - 0:44
    有的毀容或終身殘疾。
  • 0:46 - 0:48
    但這滔天巨難,
  • 0:48 - 0:52
    無法僅用傷亡的數字來衡量。
  • 0:53 - 0:56
    我們無法量化
  • 0:56 - 0:58
    當時在校的人,
  • 0:58 - 1:01
    或參與搶救及善後的人
    所受到的心理傷害。
  • 1:02 - 1:06
    我們無法評估像科倫拜
    這種慘劇的嚴重性,
  • 1:07 - 1:09
    特別是它之後成為
  • 1:09 - 1:12
    其他槍手起而效尤的藍圖。
  • 1:14 - 1:15
    科倫拜的事件就像一股浪潮,
  • 1:16 - 1:17
    在巨大的衝擊過後,
  • 1:17 - 1:21
    被影響的社區及社會要花好多年
  • 1:21 - 1:23
    才能理解這波衝擊的影響。
  • 1:25 - 1:29
    我花了好多年去試著
    接受兒子遺留下來的慘劇。
  • 1:30 - 1:33
    他在結束生命前所做的殘酷行為,
  • 1:33 - 1:36
    讓我了解這不是我所認識的他。
  • 1:38 - 1:40
    在那之後有人問:
  • 1:40 - 1:42
    「你怎麼可能不知道?
  • 1:43 - 1:44
    你是什麼樣的母親?」
  • 1:45 - 1:48
    我至今仍問自己同樣的問題。
  • 1:49 - 1:52
    在槍擊案之前,
    我以為自己是好媽媽。
  • 1:53 - 1:55
    協助我的孩子成為有愛心、
  • 1:55 - 1:58
    健康、負責任的大人,
  • 1:58 - 2:01
    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
  • 2:02 - 2:05
    但是這場悲劇讓我認為
    自己是一位失敗的母親,
  • 2:06 - 2:10
    而這種失敗的感覺也是
    我今天站在這裡的部分原因。
  • 2:11 - 2:12
    除了他父親之外,
  • 2:13 - 2:16
    我是最瞭解最愛迪倫的人。
  • 2:17 - 2:19
    如果有人能事先知道會發生什麼,
  • 2:19 - 2:21
    那個人應該是我,對吧?
  • 2:22 - 2:23
    但是我不知道。
  • 2:25 - 2:27
    今天,我在這裡分享
  • 2:27 - 2:31
    身為兇手的母親是什麼樣的感覺。
  • 2:32 - 2:36
    慘案過後的這些年,
    我細細整理記憶,
  • 2:36 - 2:40
    試著搞清楚我哪裡做錯了,
    導致我成為失敗的母親。
  • 2:40 - 2:43
    但是這個問題
    卻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 2:43 - 2:45
    我不能給你任何解答。
  • 2:46 - 2:47
    我能做的
  • 2:48 - 2:50
    就是分享我所學到的事情。
  • 2:51 - 2:55
    當我對槍案發生前
    不認識我的人演講時,
  • 2:55 - 2:57
    我面對三個挑戰。
  • 2:58 - 3:01
    第一,當我走進像這樣的演講廳,
  • 3:01 - 3:05
    我不知道在座是否有人
    因為我兒的所作所為,
  • 3:05 - 3:07
    而經歷喪親之痛。
  • 3:08 - 3:12
    我覺得我有必要接受這種
    因為我的家人而造成的痛苦,
  • 3:12 - 3:14
    即使他現在不能親自做這件事。
  • 3:15 - 3:20
    所以首先,若是我的兒子
    造成你的痛苦,
  • 3:20 - 3:22
    我全心全意的在此致歉。
  • 3:24 - 3:25
    我的第二項挑戰,
  • 3:26 - 3:30
    是當我要說我兒子是自殺死的,
  • 3:31 - 3:34
    我必須請求大家的諒解甚至同情。
  • 3:34 - 3:37
    他過世前兩年,
  • 3:37 - 3:39
    他在筆記本的紙上寫著
  • 3:39 - 3:40
    他在割自己。
  • 3:41 - 3:43
    他說他很苦惱
  • 3:43 - 3:45
    而且想要找把槍了結自己。
  • 3:46 - 3:50
    我一直到他死後幾個月
    才知道這件事情。
  • 3:51 - 3:54
    當我說他的死因是自殺時,
  • 3:54 - 3:58
    我不是在試著淡化
    他在自我了結時顯示的殘酷。
  • 3:59 - 4:01
    我是在嘗試瞭解
  • 4:01 - 4:03
    他的自殺念頭
  • 4:03 - 4:04
    怎麼變成謀殺。
  • 4:05 - 4:08
    在讀了很多文章並跟專家交談後,
  • 4:08 - 4:10
    我開始相信
  • 4:10 - 4:15
    他參與這場槍擊案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想殺人,
  • 4:15 - 4:17
    而是他渴望著死去。
  • 4:18 - 4:24
    我談到兒子的「殺人後自盡」
    所面臨的第三個挑戰,
  • 4:24 - 4:27
    是我在談心理健康──
  • 4:28 - 4:29
    抱歉──
  • 4:29 - 4:32
    是我在談心理健康,
  • 4:32 - 4:36
    我比較喜歡稱它為腦部健康,
    因為這樣說起來更具體。
  • 4:36 - 4:39
    然而緊接著,我又在談暴力。
  • 4:40 - 4:43
    我最不想做的,
    就是對精神疾病已有的成見
  • 4:43 - 4:46
    再添上一筆成見。
  • 4:46 - 4:51
    只有極少比例的精神疾病患者
  • 4:51 - 4:53
    對別人有暴力傾向,
  • 4:55 - 4:58
    但是那些自殺的人,
  • 4:58 - 5:02
    估計有 75%,甚至超過 90%
  • 5:02 - 5:06
    患有可被診斷出的精神問題。
  • 5:07 - 5:08
    你們都很清楚,
  • 5:08 - 5:11
    我們的精神健康照護系統
    無法幫助每一個人,
  • 5:12 - 5:14
    而且不是每一個具破壞性思想的人
  • 5:15 - 5:16
    都符合
  • 5:16 - 5:18
    特定診療標準。
  • 5:19 - 5:21
    很多持續感覺
  • 5:21 - 5:25
    恐懼或生氣或無望的人,
  • 5:25 - 5:27
    從未經歷評估或治療。
  • 5:28 - 5:32
    常見的狀況是,我們在他們
    出現行為危機時才會注意到他們。
  • 5:33 - 5:35
    如果估計是正確的,
  • 5:35 - 5:38
    約有百分之一或二的自殺事件中
  • 5:38 - 5:41
    會涉及謀殺另外一個人。
  • 5:42 - 5:46
    現在某些族群中,當自殺率升高時,
  • 5:47 - 5:49
    殺人後自盡的比率也跟著升高。
  • 5:51 - 5:56
    我想了解迪倫
    死前腦中到底在想什麼,
  • 5:56 - 6:00
    所以我從自殺倖存者中尋找答案。
  • 6:02 - 6:06
    我做研究,也去當募款活動志工,
  • 6:06 - 6:08
    我一有機會,
  • 6:08 - 6:14
    就會跟自殺未遂的人交談。
  • 6:15 - 6:17
    其中一場極有幫助的交談,
  • 6:17 - 6:19
    是我的一位同事
  • 6:19 - 6:20
    在我的辦公室隔間
  • 6:20 - 6:22
    無意中聽見我跟別人的談話。
  • 6:23 - 6:26
    她聽到我說迪倫並不愛我,
  • 6:26 - 6:29
    因為他做了這麼可怕的事。
  • 6:30 - 6:32
    之後,當她發現沒人在我旁邊時,
  • 6:33 - 6:35
    她跟我道歉說她偷聽到那場對話,
  • 6:35 - 6:37
    然後跟我說我錯了。
  • 6:38 - 6:40
    她說她以前曾是年輕的單親媽媽,
  • 6:41 - 6:42
    並且有三個小孩,
  • 6:43 - 6:47
    她變得嚴重抑鬱,
    且為了生命安全而住院。
  • 6:48 - 6:50
    那個時候,她很確信
  • 6:50 - 6:54
    如果她死了,她的小孩會過得更好,
  • 6:54 - 6:56
    所以她計畫要了結生命。
  • 6:57 - 7:01
    她跟我保證母愛是世上最強的聯繫,
  • 7:01 - 7:04
    她愛她的孩子超過世上任何東西,
  • 7:05 - 7:07
    但是因為她的病,
  • 7:07 - 7:10
    她確信沒有她他們會過得更好。
  • 7:12 - 7:14
    從她所說及我從其他人身上學到的,
  • 7:14 - 7:17
    是我們對所謂
  • 7:17 - 7:20
    自殺的決定或選擇,
  • 7:20 - 7:23
    跟我們選擇要開什麼車
  • 7:23 - 7:25
    或星期六晚上要去哪裡玩不一樣。
  • 7:26 - 7:29
    當某人處在極度想自殺的狀態,
  • 7:29 - 7:34
    他們就屬於美國
    檢傷分類的「緊急」情況。
  • 7:35 - 7:39
    他們的思考受損,
    並失去自我管理能力。
  • 7:40 - 7:43
    就算他們能制定計畫
    並且依照邏輯行動,
  • 7:44 - 7:47
    他們對真相的感受會被痛苦扭曲,
  • 7:47 - 7:50
    並用痛苦的眼光看待現實。
  • 7:51 - 7:55
    有些人很會隱藏這種狀態,
  • 7:55 - 7:57
    而且他們通常
    都有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 7:59 - 8:02
    很多人都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
  • 8:02 - 8:06
    但是持續不斷的自殺念頭,
  • 8:06 - 8:08
    並且策劃死亡方法
  • 8:08 - 8:10
    是一種病徵。
  • 8:10 - 8:12
    這就像許多疾病一樣,
  • 8:12 - 8:15
    我們必須在失去另一條生命前,
  • 8:16 - 8:17
    認出並治療這種狀況。
  • 8:19 - 8:21
    但是我兒子的死並非單純的自殺。
  • 8:22 - 8:24
    它還牽涉了屠殺。
  • 8:25 - 8:31
    我想知道他的自殺念頭
    怎麼變成濫殺的念頭。
  • 8:32 - 8:35
    但是這方面的研究很少,
    也沒有簡單的答案。
  • 8:36 - 8:39
    是的,他大概有持續性的憂鬱症。
  • 8:41 - 8:46
    他有完美主義及獨立自主的個性,
  • 8:47 - 8:51
    而這些使他不太可能
    尋求別人的幫助。
  • 8:52 - 8:55
    他在學校經歷數個導火線事件,
  • 8:55 - 9:01
    讓他感到被貶低、受辱及憤怒。
  • 9:02 - 9:05
    而且他和另一個男生
    有複雜的友誼關係,
  • 9:05 - 9:10
    這個同學會和他訴說
    他感受到的憤怒及疏離感,
  • 9:10 - 9:13
    且這個同學受人厭
  • 9:13 - 9:15
    有控制慾並有殺人的傾向。
  • 9:16 - 9:19
    在這段他處於
  • 9:19 - 9:22
    極度脆弱狀態的期間,
  • 9:23 - 9:26
    迪倫有機會取得槍枝,
  • 9:26 - 9:28
    即使我們家從來沒有這種東西。
  • 9:29 - 9:34
    很顯然的,一位 17 歲男孩
    非常容易購買槍枝,
  • 9:34 - 9:39
    無論合法或不合法,
    都不需要我的同意或確認。
  • 9:40 - 9:44
    17 年過去了,這期間
    又發生過許多起校園槍擊案,
  • 9:45 - 9:47
    購買槍枝仍然是件容易的事。
  • 9:49 - 9:52
    迪倫那天所做的事讓我心碎,
  • 9:53 - 9:55
    就像經歷創傷常常有的後果,
  • 9:55 - 9:58
    它使我身心俱疲。
  • 9:59 - 10:02
    槍案二年後,我得了乳癌,
  • 10:03 - 10:07
    再兩年之後,我開始出現精神問題。
  • 10:08 - 10:12
    除了源源不絕的悲痛,
  • 10:12 - 10:15
    我還非常害怕會碰到
  • 10:16 - 10:18
    被害人的家屬,
  • 10:18 - 10:21
    或是媒體或忿怒的老百姓來搭話。
  • 10:23 - 10:25
    我害怕打開新聞,
  • 10:26 - 10:30
    好怕聽到我被人叫成
    可怕的母親或可憎的人。
  • 10:33 - 10:35
    我開始出現恐慌發作。
  • 10:37 - 10:41
    第一次發作是在槍案後第四年發生,
  • 10:41 - 10:44
    當時我準備要作證
  • 10:44 - 10:47
    並與被害人的家屬面對面的相見。
  • 10:48 - 10:51
    第二次發作是在槍擊案後第六年,
  • 10:51 - 10:54
    當時我準備要在研討會上
  • 10:54 - 10:56
    公開演說有關於殺人後自盡的事情。
  • 10:58 - 11:00
    兩次發作都持續幾個星期。
  • 11:02 - 11:04
    恐慌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作:
  • 11:04 - 11:08
    在五金器材行、辦公室、
  • 11:08 - 11:10
    甚至在床上閱讀都會。
  • 11:11 - 11:16
    我的心會突然陷入一陣陣的恐懼,
  • 11:16 - 11:18
    無論我多努力嘗試
  • 11:18 - 11:22
    安撫自己或說服自己脫離恐懼,
  • 11:22 - 11:23
    我就是做不到。
  • 11:24 - 11:27
    這個感覺就像是
    我的腦子要把我殺掉,
  • 11:28 - 11:30
    然後,對恐懼的恐懼
  • 11:31 - 11:32
    吞噬了我所有的思考。
  • 11:33 - 11:35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
  • 11:35 - 11:38
    有一個無法正常運作的頭腦
    是什麼樣的感覺,
  • 11:39 - 11:42
    這也是促使我成為
    腦部健康倡導者的時刻。
  • 11:44 - 11:47
    透過治療、藥物及自我護理,
  • 11:47 - 11:49
    生活終於回到
  • 11:49 - 11:52
    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
    稱為正常的狀態。
  • 11:53 - 11:55
    我回頭看過去發生的一切,
  • 11:55 - 11:59
    我可以看到我的兒子
  • 12:00 - 12:03
    在大概兩年的時間內急遽失能。
  • 12:03 - 12:05
    要是有人知道他需要幫助,
  • 12:06 - 12:09
    也知道怎麼幫忙他,
  • 12:09 - 12:11
    兩年其實是一段足夠的時間。
  • 12:16 - 12:18
    每次有人問我,
  • 12:18 - 12:21
    「你怎麼可能不知道?」
  • 12:21 - 12:23
    我就像肚子被狠狠的揍了一拳。
  • 12:24 - 12:28
    這句話帶著指控,
    狠狠的刺進我的罪惡感。
  • 12:28 - 12:31
    而無論我去做多少治療,
  • 12:31 - 12:33
    也無法完全抹去這個罪惡感。
  • 12:34 - 12:36
    但是我學到一點:
  • 12:37 - 12:39
    如果愛足以
  • 12:39 - 12:41
    讓某人打消自殺念頭,
  • 12:41 - 12:42
    不去傷害別人,
  • 12:43 - 12:45
    自殺就不容易發生了。
  • 12:46 - 12:48
    但是有愛還不夠,
  • 12:49 - 12:51
    而自殺也很普遍。
  • 12:52 - 12:54
    自殺是 10 歲到 34 歲的人
  • 12:55 - 12:57
    第二大死因。
  • 12:58 - 13:00
    而 15% 的美國青少年
  • 13:00 - 13:04
    表示在過去一年曾有自殺計畫。
  • 13:06 - 13:10
    我學到無論我們
    多想相信我們做得到,
  • 13:11 - 13:14
    我們其實不知道或不能控制
  • 13:14 - 13:16
    所愛之人的思想及感覺,
  • 13:17 - 13:20
    而我們執著地相信自己跟別人不同,
  • 13:21 - 13:24
    我們所愛的人絕不會想傷害自己
  • 13:24 - 13:25
    或別人。
  • 13:26 - 13:28
    這會讓我們看不見
  • 13:28 - 13:30
    隱藏在光天化日下的事實。
  • 13:32 - 13:35
    如果最壞的情況真的發生了,
  • 13:37 - 13:40
    我們必須學習原諒自己不知道,
  • 13:40 - 13:43
    或沒有問到對的問題,
  • 13:43 - 13:46
    或沒有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
  • 13:47 - 13:48
    我們應該假設某位
  • 13:49 - 13:51
    所愛的人可能正處在痛苦中,
  • 13:52 - 13:54
    不論他們說什麼
  • 13:55 - 13:56
    或表現出什麼。
  • 13:57 - 13:59
    我們應該用心聽,
  • 14:00 - 14:01
    但不要論斷,
  • 14:02 - 14:04
    也不要給予解決方法。
  • 14:07 - 14:11
    我知道我會帶著這個悲劇活下去,
  • 14:11 - 14:13
    帶著這些悲劇
  • 14:13 - 14:14
    渡過餘生。
  • 14:15 - 14:17
    我知道在許多人心中,
  • 14:21 - 14:25
    我失去的無法
    跟其它家庭失去的比較。
  • 14:26 - 14:29
    我知道我的掙扎
    也不能讓他們好過一點。
  • 14:31 - 14:36
    我知道有人甚至認為
    我根本沒有痛苦的權利,
  • 14:36 - 14:39
    只有無窮無盡的懺悔。
  • 14:42 - 14:44
    最後我所認知到的是:
  • 14:45 - 14:51
    不幸的事實是,
    我們就算再警覺再負責,
  • 14:52 - 14:53
    也有可能幫不上忙。
  • 14:55 - 14:57
    但是為了愛的緣故,
  • 14:57 - 14:59
    我們絕不可停止嘗試
  • 14:59 - 15:01
    去了解現實背後的未知情形。
  • 15:02 - 15:03
    謝謝。
  • 15:03 - 15:05
    (掌聲)
Title:
我的兒子是科倫拜高中槍擊案兇手。這是我的故事。
Speaker:
蘇.科萊柏德
Description:

蘇·克萊伯德是迪倫·克萊伯德的母親。迪倫為科倫拜高中槍擊屠殺案的兇手之一,殺了 12 名學生及 1 名老師。她花了幾年的時間挖出家庭生活的細節,試著了解她到底能做什麼,才能防止兒子的暴行。克萊伯德在這場非常艱難、令人動容的演講中,探討精神健康與暴力行為的交會點,並向家長及專業人士倡導,要繼續研討自殺念頭與謀殺念頭的關聯。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5:18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