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為什麼我們應該建木造高樓

  • 0:01 - 0:04
    這是我的祖父,
  • 0:04 - 0:07
    這是我的兒子。
  • 0:07 - 0:09
    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
  • 0:09 - 0:10
    我的祖父教我用木頭,
  • 0:10 - 0:12
    他也教我一個觀念,
  • 0:12 - 0:15
    那就是如果你要砍下一棵樹,
    把它轉變成某種東西,
  • 0:15 - 0:18
    那麼你要榮耀這棵樹的一生,
  • 0:18 - 0:20
    盡你所能地彰顯它的美。
  • 0:20 - 0:23
    我的兒子讓我知道,
  • 0:23 - 0:26
    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和玩具,
  • 0:26 - 0:28
    有時候只是一小堆木頭,
  • 0:28 - 0:30
    如果你把它們疊高,
  • 0:30 - 0:34
    就會變成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作品。
  • 0:34 - 0:36
    這些是我設計的建築。
  • 0:36 - 0:38
    我的建築遍佈全世界,
  • 0:38 - 0:41
    在我位於溫哥華與紐約
    辦公室之外的地方。
  • 0:41 - 0:44
    我的建築有不同的大小、樣式
  • 0:44 - 0:46
    和材料,取決於我們所在的地方。
  • 0:46 - 0:48
    但是木頭是我最喜愛的材料,
  • 0:48 - 0:50
    讓我告訴你關於木頭的故事。
  • 0:50 - 0:52
    我喜愛木頭的其中一個原因是
  • 0:52 - 0:54
    每當有人走進我建造的木造建築時,
  • 0:54 - 0:57
    我發現他們的反應完全不同。
  • 0:57 - 0:59
    我沒看過有人走進我的任何一棟建築裡,
  • 0:59 - 1:02
    擁抱鋼或是混凝土製的柱子,
  • 1:02 - 1:05
    但是這樣的事卻會發生在木造建築中。
  • 1:05 - 1:07
    我親眼見到人們是如何碰觸木頭,
  • 1:07 - 1:09
    我想他們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 1:09 - 1:12
    就像雪花一樣,世界上任何地方
  • 1:12 - 1:14
    都不可能有兩塊完全相同的木頭。
  • 1:14 - 1:16
    那是多麼美妙的事啊。
  • 1:16 - 1:19
    我喜歡這樣想,木頭在我們的建築裡
  • 1:19 - 1:22
    留下大自然指紋。
  • 1:22 - 1:25
    它是大自然的指紋,
  • 1:25 - 1:29
    讓我們身在建築環境裡時,
    能夠透過建築與自然連結。
  • 1:29 - 1:31
    現在,我住在溫哥華,靠近一座森林,
  • 1:31 - 1:34
    裡頭的樹長了三十三層樓高。
  • 1:34 - 1:37
    在加州下方一點的海岸線,紅木森林
  • 1:37 - 1:40
    有四十層樓高。
  • 1:40 - 1:43
    但是我們想得到目前在世界上
    大部分地區的木頭建築
  • 1:43 - 1:46
    通常都只有四層樓高。
  • 1:46 - 1:49
    即使在許多地方的建築法規
  • 1:49 - 1:52
    對建物的高度限制遠高於四層樓,
  • 1:52 - 1:54
    在美國也是如此。
  • 1:54 - 1:56
    現在有許多例外,
  • 1:56 - 1:57
    但是我們需要有更多的例外,
  • 1:57 - 1:59
    我希望未來能改變。
  • 1:59 - 2:01
    我會這樣想是因為
  • 2:01 - 2:04
    現在我們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裡,
  • 2:04 - 2:08
    而且之後比例將會成長至百分之七十五。
  • 2:08 - 2:10
    城市和密度意謂著我們的建築
  • 2:10 - 2:12
    會持續的擴大,
  • 2:12 - 2:16
    我想城市裡有個角色適合木頭來扮演。
  • 2:16 - 2:19
    我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
  • 2:19 - 2:22
    現在世界上有三十億人再過二十年
  • 2:22 - 2:24
    就會需要一個新的家。
  • 2:24 - 2:26
    世界上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在二十年後
  • 2:26 - 2:29
    會需要一個新的建築。
  • 2:29 - 2:32
    現在,有三分之一的人住在城市
  • 2:32 - 2:34
    其實是住在貧民窟裡。
  • 2:34 - 2:37
    那可是有十億的人口住在貧民窟裡。
  • 2:37 - 2:41
    世界上有一億人無家可歸。
  • 2:41 - 2:44
    對建築師和社會來說,
  • 2:44 - 2:46
    要處理在建築上面臨的困難,
  • 2:46 - 2:51
    就是去找出一個好方法,
    讓這些人有房子住。
  • 2:51 - 2:54
    但是這個挑戰是,當我們搬到城市裡時,
  • 2:54 - 2:57
    城市是用這兩種材質建築而成,
  • 2:57 - 3:00
    鋼筋和水泥,那是很好的材料。
  • 3:00 - 3:02
    但那是上個世紀的材料。
  • 3:02 - 3:05
    而且在它們的製作過程中,
  • 3:05 - 3:09
    也需要消耗很大量的能源,
    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
  • 3:09 - 3:12
    鋼鐵大約佔了人類
  • 3:12 - 3:14
    百分之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 3:14 - 3:17
    水泥則超過百分之五。
  • 3:17 - 3:19
    你仔細想想,
  • 3:19 - 3:23
    現在有百分之八的碳排放量,
  • 3:23 - 3:26
    是由這兩種物質所產生的。
  • 3:26 - 3:28
    不幸的是,我們沒有深思熟慮。
  • 3:28 - 3:30
    我們真的沒有花太多心思在建築上,
  • 3:30 - 3:32
    我認為我們應該更重視它才對。
  • 3:32 - 3:36
    這是一份美國針對溫室氣體的統計數據,
  • 3:36 - 3:39
    將近半數的溫室氣體和建築業有關,
  • 3:39 - 3:41
    能源消耗方面也同樣如此。
  • 3:41 - 3:44
    你會發現,交通運輸排在
    這份名單的倒數第二位,
  • 3:44 - 3:47
    但那卻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問題根源。
  • 3:47 - 3:51
    雖然大部份與能源有關,
  • 3:51 - 3:53
    同樣地也和碳也很大的關係。
  • 3:53 - 3:56
    最終我們都將面臨一個問題,
  • 3:56 - 3:59
    那就是我們要如何解決
  • 3:59 - 4:02
    三十億人的居住問題,
  • 4:02 - 4:05
    和氣候變遷之間的衝突,
  • 4:05 - 4:08
    這個問題近在咫尺,也許早已出現了。
  • 4:08 - 4:11
    挑戰,意謂著我們必須
    開始用新的方式思考,
  • 4:11 - 4:14
    而我認為木頭能成為一種解決方式。
  • 4:14 - 4:15
    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 4:15 - 4:18
    身為一個建築師,木頭是唯一一種能讓我使用
  • 4:18 - 4:20
    身為一個建築師,木頭是唯一一種能讓我使用
  • 4:20 - 4:23
    並藉助太陽的力量成長的材料。
  • 4:23 - 4:27
    當森林裡的樹木釋放氧氣,
  • 4:27 - 4:29
    並且吸收二氧化碳時,
  • 4:29 - 4:32
    當它的生命到了盡頭,會落在森林地上,
  • 4:32 - 4:36
    讓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
    或是進入到土地裡。
  • 4:36 - 4:39
    如果有了森林大火,
  • 4:39 - 4:42
    它也會讓碳回到大氣。
  • 4:42 - 4:45
    但是如果你把木頭放在一棟建築、
  • 4:45 - 4:48
    一件傢俱或一個木製玩具中,
  • 4:48 - 4:50
    它就會具有神奇的能力
  • 4:50 - 4:54
    來儲存碳,讓我們與碳隔離。
  • 4:54 - 4:57
    一立方公尺的木頭能夠儲存
  • 4:57 - 5:00
    一噸的二氧化碳。
  • 5:00 - 5:02
    現在我們在氣候上的兩個解決方法,
  • 5:02 - 5:05
    顯然是降低排放量並找到儲存處。
  • 5:05 - 5:07
    木頭是唯一一種我所運用的建材中,
  • 5:07 - 5:11
    能夠同時做到這兩件事的建材。
  • 5:11 - 5:14
    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慣例是
  • 5:14 - 5:16
    地球提供我們食物,
  • 5:16 - 5:18
    我們必須在這個世紀讓這個慣例改變為
  • 5:18 - 5:21
    讓地球建造我們家園。
  • 5:21 - 5:23
    如果我們認為木造建築只能蓋四層樓,
  • 5:23 - 5:25
    在這樣高度都市化的現代,
  • 5:25 - 5:27
    我們該怎麼辦?
  • 5:27 - 5:29
    我們需要減少使用混凝土和鋼筋,
    而且我們應該要
  • 5:29 - 5:31
    種植更高大的樹木,
  • 5:31 - 5:36
    目前我們已經設計了三十層樓高的木造建築。
  • 5:36 - 5:39
    我和一位名叫艾瑞克·卡許 (Eric Karsh) 的工程師合作,
  • 5:39 - 5:42
    他幫助我們做建築的工程,
  • 5:42 - 5:44
    我們進行這項工作已經有一陣子了,
  • 5:44 - 5:47
    因為有一種新的木頭產品供我們使用,
  • 5:47 - 5:49
    我們稱它為巨型木材合板。
  • 5:49 - 5:51
    這些合板是由較年輕、
  • 5:51 - 5:55
    成長期較短的樹木做成,
    小片木頭黏在一起,
  • 5:55 - 5:57
    組成很大的合板:
  • 5:57 - 6:02
    八呎寬、六十四呎長,有各種不同的厚度。
  • 6:02 - 6:05
    我發現我形容這個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
  • 6:05 - 6:07
    當我們想到木頭的時候,
  • 6:07 - 6:08
    我們都會用二乘四的建築法。
  • 6:08 - 6:10
    這是人們言之過早的結論。
  • 6:10 - 6:12
    二乘四構造有點像是
  • 6:12 - 6:15
    我們小時候都會玩的那種小小的、
    有八個點的樂高積木,
  • 6:15 - 6:18
    你可以用樂高做成任何大小的酷炫成品,
  • 6:18 - 6:21
    用二乘四的構造。
  • 6:21 - 6:22
    但是要記得,當你還小的時候
  • 6:22 - 6:24
    你可能翻遍了地下室,
  • 6:24 - 6:27
    然後發現有更大的二十四個點的樂高玩具,
  • 6:27 - 6:27
    你覺得還不賴,
  • 6:27 - 6:30
    「酷耶,這超讚。
    我可以做一個更大的東西,
  • 6:30 - 6:31
    一定超厲害的。」
  • 6:31 - 6:33
    這成了改變的契機。
  • 6:33 - 6:36
    巨型木材合板就是那個有二十四個點的積木。
  • 6:36 - 6:37
    它改變了我們可以創造的規模,
  • 6:37 - 6:40
    我們研發了一種叫 FFTT 的東西,
  • 6:40 - 6:42
    是一種共享創意的方法,
  • 6:42 - 6:47
    我們用它來建造彈性很大的建築系統,
  • 6:47 - 6:50
    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用這個巨型合板
  • 6:50 - 6:54
    一口氣建造出六層樓高的建築。
  • 6:54 - 6:57
    這個動畫顯示出這些建築
    如何用很簡單的方式組合。
  • 6:57 - 7:01
    這些建築方式現在也已開放給
  • 7:01 - 7:03
    建築師和工程師來建造
  • 7:03 - 7:05
    房屋給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社群,
  • 7:05 - 7:07
    不同的建築風格和樣貌。
  • 7:07 - 7:10
    為了安全地建造,
  • 7:10 - 7:13
    我們其實已經在高地震帶的溫哥華
  • 7:13 - 7:14
    我們其實已經在高地震帶的溫哥華
  • 7:14 - 7:16
    我們其實已經在高地震帶的溫哥華
  • 7:16 - 7:19
    設計三十層樓高的建築。
  • 7:19 - 7:21
    顯然,每次我把這個提出來,
  • 7:21 - 7:23
    即使是在這個大會裡的人都會說:
  • 7:23 - 7:26
    「你是認真的嗎?三十層樓?
    這怎麼可能成真?」
  • 7:26 - 7:29
    我們被問到許多很好也很重要的問題,
  • 7:29 - 7:31
    因此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
  • 7:31 - 7:33
    來處理這些問題,然後放在報告裡,
  • 7:33 - 7:36
    然後讓議會審閱報告。
  • 7:36 - 7:38
    我先談其中的幾個部分,
  • 7:38 - 7:39
    首先是關於火災,
  • 7:39 - 7:42
    我想每個人最先想到的
    都會是火災的問題。
  • 7:42 - 7:43
    這很正常。
  • 7:43 - 7:45
    讓我以此來說明。
  • 7:45 - 7:47
    如果我請你點燃一根火柴,
  • 7:47 - 7:51
    然後請你試著讓木頭著火,
  • 7:51 - 7:53
    這很難辦到吧?
    這個道理我們都知道。
  • 7:53 - 7:55
    要起火你必須要從
  • 7:55 - 7:57
    小片的木頭開始點燃,
  • 7:57 - 8:00
    最後你就可以把木頭加進火裡,
  • 8:00 - 8:02
    加了木頭後,
  • 8:02 - 8:05
    當然就會開始燒,但是會燒得很慢。
  • 8:05 - 8:06
    嗯,這些我們用的巨型木材合板
  • 8:06 - 8:09
    就很像木頭。
  • 8:09 - 8:12
    很難點燃,而且當它著火後,
  • 8:12 - 8:14
    其實很容易預料它會怎麼燒。
  • 8:14 - 8:17
    我們可以運用消防學來預測,
  • 8:17 - 8:19
    讓這些建築就像混凝土
  • 8:19 - 8:21
    和鋼筋做的一樣安全。
  • 8:21 - 8:24
    另一個較大的問題是森林砍伐。
  • 8:24 - 8:27
    全世界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中
  • 8:27 - 8:29
    有百分之十八
  • 8:29 - 8:30
    是由於森林砍伐。
  • 8:30 - 8:34
    砍樹是我們最不想做的事,
  • 8:34 - 8:38
    應該說,我們最不想做的是砍錯了樹。
  • 8:38 - 8:41
    的確有一些可持續砍伐林地,
  • 8:41 - 8:43
    讓我們可以適當地砍樹。
  • 8:43 - 8:45
    而那些是唯一適合
  • 8:45 - 8:46
    運用在這些系統中的樹材。
  • 8:46 - 8:49
    其實我認為這些想法
  • 8:49 - 8:52
    將會改變伐木業的經濟狀況。
  • 8:52 - 8:54
    針對有砍伐森林問題的國家,
  • 8:54 - 8:57
    我們要找到一個方式
  • 8:57 - 8:59
    幫助森林創造更大的價值,
  • 8:59 - 9:02
    並且實際鼓勵人們
  • 9:02 - 9:04
    透過快速的生長週期來賺錢——
  • 9:04 - 9:07
    十、十二或十五年生的樹木
    能用來製作這些產品,
  • 9:07 - 9:09
    而且可以讓我們建造
    這樣大規模的建築物。
  • 9:09 - 9:11
    我們計算過一棟二十層樓高的建物:
  • 9:11 - 9:14
    只要每十三分鐘在北美
    種植的樹木就足夠了,
  • 9:14 - 9:17
    只要這麼多就夠了。
  • 9:17 - 9:20
    在這裡碳足跡是很好的問題。
  • 9:20 - 9:23
    如果我們用鋼筋水泥建造
    二十層樓高的建築物,
  • 9:23 - 9:26
    水泥的整個製造過程會產生
  • 9:26 - 9:30
    一千二百噸的二氧化碳。
  • 9:30 - 9:32
    如果我們用木頭來建造,用同樣的算式,
  • 9:32 - 9:34
    還能吸收三千一百噸的二氧化碳,
  • 9:34 - 9:37
    這可是四千三百噸的差別。
  • 9:37 - 9:39
    相當將九百輛汽車
  • 9:39 - 9:42
    從公路上移開一整年。
  • 9:42 - 9:44
    回頭想想那三十億人,
  • 9:44 - 9:45
    他們需要一個新的家,
  • 9:45 - 9:48
    也許這是減少碳排放量的好方式。
  • 9:48 - 9:51
    我希望我們建造的方式
  • 9:51 - 9:53
    能夠引領風潮,因為這大概是百年來
  • 9:53 - 9:58
    第一次用新的方式來建造摩天大樓。
  • 9:58 - 10:00
    然而,要挑戰的是社會對於
    可能性的接受度,
  • 10:00 - 10:02
    這是很大的挑戰。
  • 10:02 - 10:06
    毫無疑問的是,工程是最簡單的一部分。
  • 10:06 - 10:08
    這樣說好了,
  • 10:08 - 10:10
    第一棟摩天大樓,技術上來說
  • 10:10 - 10:13
    ——摩天大樓的定義應該是
    十層樓以上,你相不相信——
  • 10:13 - 10:15
    這是第一棟摩天大樓,位於芝加哥,
  • 10:15 - 10:18
    人們當時害怕走在它的下面。
  • 10:18 - 10:20
    但是只在它完工的四年後,
  • 10:20 - 10:23
    居斯塔夫·埃菲爾 (Gustave Eiffel)
    建了埃菲爾鐵塔,
  • 10:23 - 10:24
    當他建了埃菲爾鐵塔後,
  • 10:24 - 10:29
    他改變了世界城市的天際線,
  • 10:29 - 10:32
    他改變也創造了一個
  • 10:32 - 10:34
    像紐約與芝加哥這類城市之間的競賽,
  • 10:34 - 10:37
    在城市裡開發商開始建造更大的建築物,
  • 10:37 - 10:40
    挑戰越來越高的極限,
  • 10:40 - 10:42
    和更高技術的工程。
  • 10:42 - 10:44
    我們在紐約建造了這個模型,其實是
  • 10:44 - 10:47
    要做為一所科技大學
  • 10:47 - 10:50
    即將建造在校園中的模型。
  • 10:50 - 10:51
    我們挑選這個位址的原因是
  • 10:51 - 10:54
    讓你看看這些建築可能的樣子,
  • 10:54 - 10:56
    因為外觀是可以改變的,
  • 10:56 - 10:59
    我們討論的真的只是結構問題。
  • 10:59 - 11:01
    我們選擇這裡是因為它是科技大學,
  • 11:01 - 11:04
    我相信木頭在科技上是
  • 11:04 - 11:07
    最先進的材質,讓我能運用在建築中。
  • 11:07 - 11:10
    這恰好是大自然持有的專利,
  • 11:10 - 11:13
    我們只是不太能接受而已。
  • 11:13 - 11:15
    但我們卻應該
  • 11:15 - 11:18
    讓大自然的指紋存在於建築中。
  • 11:18 - 11:20
    我想找個機會
  • 11:20 - 11:24
    創造一個艾菲爾鐵塔時刻。
  • 11:24 - 11:26
    我們開始在世界各地建造房子。
  • 11:26 - 11:27
    有一棟九層樓的建築在倫敦,
  • 11:27 - 11:30
    還有一棟剛完成的新建築在澳洲,
  • 11:30 - 11:32
    有十或十一層樓高。
  • 11:32 - 11:35
    我們開始拉高這些木造建築,
  • 11:35 - 11:37
    我們希望,我希望,
  • 11:37 - 11:40
    我的家鄉溫哥華
  • 11:40 - 11:43
    在不久的將來
  • 11:43 - 11:46
    能有一棟世界最高的二十層樓左右的木造建築。
  • 11:46 - 11:48
    那個艾菲爾塔時刻能有所突破,
  • 11:48 - 11:50
    突破高度的限制,
  • 11:50 - 11:53
    讓木造建築參與競爭。
  • 11:53 - 11:55
    我想,這個比賽已經開始了。
  • 11:55 - 11:56
    謝謝!
  • 11:56 - 12:01
    (掌聲)
Title:
為什麼我們應該建木造高樓
Speaker:
邁可·格林 (Michael Green)
Description:

蓋一棟摩天大樓?建築師邁可·格林(Michael Green)要大家拋開鋼筋水泥,改用… 木頭來建造摩天大樓。他在這場有趣的演講中提到,我們不只是有可能,而是必須建造超過三十樓層樓高的安全木造建築。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22
  • To Reviewer,
    1. 動物用「牠」,非動物用「它」,木頭非動物,故用「它」。
    (http://dict.mini.moe.edu.tw/cgi-bin/gdic/gsweb.cgi?ccd=Cr8tXc&o=wframe04.htm)

    2. 繁體中文中的標點繁號,只有「.」,沒有「·」,故人名應使用「.」間隔較恰當。(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h14.htm)

  • Please change 牠 to 它, as mentioned by the translator. Many thanks.

  • I've just been to one of his work this summer! Lovely work.

  • Hey, Coco,
    It sounds so good to be in wood building! Hope I could be there one day! :-)

    There is a question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punctuation between first name and last name should be ".", not "·".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h14.htm)

    And there is still a typo of 它 at timeline 0:18, please adjust it, thanks! :-)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