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微生物學的動畫 | 朱百力 | TEDxSydney

  • 0:15 - 0:20
    我將要展示驚人的分子機器
  • 0:20 - 0:23
    能造出人體的生命結構。
  • 0:23 - 0:27
    分子真的很小。
  • 0:27 - 0:31
    真的非常小。
  • 0:31 - 0:33
    它們比光的波長更短,
  • 0:33 - 0:36
    因此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它們。
  • 0:36 - 0:38
    但是通過科學,我們確實
  • 0:38 - 0:41
    對分子的世界有相當好的認識。
  • 0:41 - 0:44
    雖然能我們真能說明
    有關這些分子的種種,
  • 0:44 - 0:47
    但無法直接把分子秀給你看。
  • 0:47 - 0:50
    繪圖是個解決辦法。
  • 0:50 - 0:52
    而這不是什麼新法子。
  • 0:52 - 0:55
    科學家一向用圖片來闡釋
  • 0:55 - 0:57
    他們思考及發現新知的過程。
  • 0:57 - 1:00
    他們繪製自己用眼睛觀察的圖像,
  • 1:00 - 1:03
    或通過用望遠鏡、
    顯微鏡等技術之所見,
  • 1:03 - 1:05
    以及在他們腦裡思索的事物。
  • 1:06 - 1:08
    我選了兩個著名的例子,
  • 1:08 - 1:13
    因其以藝術表達科學而聞名。
  • 1:14 - 1:16
    先從伽利略(Galileo)開始,
  • 1:16 - 1:19
    他用世上第一台望遠鏡觀察月球,
  • 1:19 - 1:22
    改變了我們對月球的理解。
  • 1:23 - 1:24
    人們在 17 世紀時
  • 1:25 - 1:27
    認為月亮是個完美的圓球。
  • 1:27 - 1:30
    但伽利略卻看到一個
    坑坑洞洞的貧瘠世界,
  • 1:30 - 1:32
    他用水彩畫出所見。
  • 1:37 - 1:39
    另外一位很有想法的科學家
  • 1:39 - 1:42
    是生物學的超級巨星
    查爾斯.達爾文。
  • 1:42 - 1:44
    在筆記本的這幅著名插圖裡,
  • 1:44 - 1:47
    他從左上角以「我認為」開始,
  • 1:47 - 1:50
    勾勒出第一棵生命樹,
  • 1:50 - 1:53
    這就是他對地球上所有物種、
  • 1:53 - 1:57
    所有生物通過進化史
    如何聯繫在一起的理解——
  • 1:57 - 1:59
    物種起源如何經過天擇,
  • 1:59 - 2:01
    從始祖群體分支出新的物種。
  • 2:05 - 2:06
    即使身為科學家,
  • 2:07 - 2:09
    我以前聽分子生物學家的演講,
  • 2:09 - 2:12
    也發現難以全然理解他們,
  • 2:12 - 2:16
    因為他們用技術性語言和行話
    描述他們的工作。
  • 2:17 - 2:20
    直至我看到戴維·古德塞爾的作品,
  • 2:20 - 2:23
    他是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生物學家。
  • 2:23 - 2:27
    他的圖片樣樣準確,全按比例繪製。
  • 2:28 - 2:30
    他的作品向我闡明
  • 2:30 - 2:33
    我們體內的分子世界是什麼模樣。
  • 2:34 - 2:36
    在左上角的黃綠色區域
  • 2:36 - 2:38
    是血液組織的橫切面圖。
  • 2:38 - 2:41
    這塊黃綠色的區域是血漿,
    絕大部份是水,
  • 2:42 - 2:44
    但也有抗體、糖、賀爾蒙等等。
  • 2:45 - 2:47
    紅色區域是紅血球的切片。
  • 2:47 - 2:49
    這些紅色分子是血紅素。
  • 2:49 - 2:52
    它們真是紅色的,血液因此呈紅色。
  • 2:52 - 2:54
    血紅素充當分子的海綿,
  • 2:54 - 2:56
    吸收肺中的氧氣,
  • 2:56 - 2:58
    將其帶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 2:58 - 3:01
    多年前,我從這張圖得到許多靈感。
  • 3:01 - 3:03
    我想知道是否能用計算機繪圖
  • 3:03 - 3:05
    來表示分子的世界。
  • 3:05 - 3:06
    它會是什麼模樣?
  • 3:07 - 3:09
    我就從此開始畫。
  • 3:10 - 3:13
    讓我們開始吧。
  • 3:14 - 3:16
    這是經典雙螺旋形式的 DNA。
  • 3:17 - 3:20
    因為是 X 射線晶體攝影,
    所以是 DNA 的精確模型。
  • 3:20 - 3:23
    如果拉直雙螺旋並拆開兩條鏈,
  • 3:23 - 3:25
    就會看到這些看起來像牙齒的東西。
  • 3:25 - 3:27
    這些是遺傳密碼的字母,
  • 3:27 - 3:29
    寫在 DNA 內的 25,000 個基因。
  • 3:29 - 3:33
    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遺傳密碼。
  • 3:33 - 3:36
    但我要談談 DNA 科學的另一面向,
  • 3:36 - 3:38
    那就是 DNA 的物理本質。
  • 3:38 - 3:41
    正是這方向相反的兩條鏈,
  • 3:41 - 3:44
    目前我暫時無法詳加說明。
  • 3:44 - 3:46
    但是它們的物理方向相反,
  • 3:46 - 3:50
    會給活細胞帶來許多併發症,
  • 3:50 - 3:51
    正如您即將看到的那樣,
  • 3:51 - 3:53
    尤其在複製 DNA 時。
  • 3:53 - 3:55
    我將播放的影片
  • 3:55 - 3:57
    很準確地畫出了
  • 3:57 - 4:01
    DNA 在你體內的複製機制,
  • 4:01 - 4:03
    那是基於 2002 年的生物學畫的。
  • 4:03 - 4:07
    DNA 從左側進入生產線,
  • 4:07 - 4:10
    碰上這組合物,
    也就是微型生化機器,
  • 4:10 - 4:13
    它們將 DNA 鏈分開並精確複製。
  • 4:13 - 4:18
    DNA 進入並撞擊
    這藍色甜甜圈形的結構,
  • 4:19 - 4:21
    DNA 被撕成兩股。
  • 4:22 - 4:24
    其中一股可以直接複製,
  • 4:24 - 4:26
    看得到它們繞到底部。
  • 4:26 - 4:28
    但是另一條股沒那麼簡單,
  • 4:28 - 4:30
    因為它必須被反向複製。
  • 4:30 - 4:32
    因此它在這些循環中被反覆拋出,
  • 4:32 - 4:34
    一次複製了一部分,
  • 4:34 - 4:37
    從而創建了兩股新的 DNA 分子。
  • 4:37 - 4:42
    人體內有數十億台這樣的機器,
  • 4:42 - 4:45
    在人體內部精確複製的 DNA。
  • 4:45 - 4:47
    這影片畫得很正確,
  • 4:47 - 4:51
    很近似你體內複製的速度。
  • 4:51 - 4:53
    我沒畫細胞的校正機制和其他的東西。
  • 4:54 - 4:55
    (笑聲)
  • 4:56 - 4:57
    這是幾年前的作品,
  • 4:57 - 4:58
    謝謝。
  • 4:58 - 5:00
    (掌聲)
  • 5:00 - 5:02
    這是幾年前的作品,
  • 5:02 - 5:04
    接下來我將展示更新的科學,
  • 5:04 - 5:06
    是更新的技術。
  • 5:06 - 5:07
    我們一樣從 DNA 開始。
  • 5:07 - 5:10
    因為它被其他分子包圍,
    所以搖搖晃晃。
  • 5:10 - 5:12
    我沒畫其他分子,這樣才看得清楚。
  • 5:13 - 5:17
    DNA 大約兩奈米寬,確實很小。
  • 5:18 - 5:20
    但在每個細胞中,
  • 5:20 - 5:24
    每條 DNA 鍊約三千至四千萬奈米長。
  • 5:24 - 5:26
    因此,為了保持 DNA 的順序
  • 5:26 - 5:30
    和調控其遺傳密碼的讀取,
  • 5:30 - 5:32
    紫色的蛋白質包圍著 DNA——
  • 5:32 - 5:34
    這裡塗成紫色——
  • 5:34 - 5:36
    它們被打包,捆綁在一起。
  • 5:36 - 5:39
    在這裡看到的是單鏈 DNA。
  • 5:39 - 5:42
    這整捆的 DNA 叫做染色體。
  • 5:42 - 5:44
    我們等一下再回來談染色體。
  • 5:45 - 5:47
    我們將鏡頭拉遠,縮小畫面,
  • 5:47 - 5:49
    穿過核孔,
  • 5:49 - 5:51
    核孔是到細胞核的通道,
  • 5:51 - 5:54
    而 DNA 就在細胞核裡。
  • 5:55 - 5:59
    這些相當於一學期生物學的課,
  • 5:59 - 6:00
    而我只有七分鐘的時間,
  • 6:00 - 6:03
    我們今天能不能細說呢?
  • 6:03 - 6:05
    不,有人告訴我「不行。」
  • 6:05 - 6:09
    這是用光學顯微鏡看到的活細胞,
  • 6:09 - 6:12
    是用延時技術拍攝的,
    因此看得到它在動。
  • 6:12 - 6:13
    細胞核套膜分裂。
  • 6:13 - 6:15
    這些香腸狀的東西就是染色體,
  • 6:15 - 6:17
    我們聚焦看它們。
  • 6:17 - 6:21
    它們聚焦於紅點的動作
    非常引人注目。
  • 6:23 - 6:27
    細胞準備就緒時會撕開染色體。
  • 6:27 - 6:29
    一組 DNA 進入一側,
  • 6:29 - 6:31
    另一側獲得另一組 DNA——
  • 6:31 - 6:33
    DNA 的副本相同,
  • 6:33 - 6:35
    然後細胞自中間裂開。
  • 6:35 - 6:38
    同樣,你的體內有數十億個細胞
  • 6:38 - 6:40
    此刻正在經歷此分裂過程。
  • 6:40 - 6:43
    我們倒回去只聚焦於染色體,
  • 6:43 - 6:45
    察看和描述它的結構。
  • 6:46 - 6:49
    再說一遍,我們在赤道的位置。
  • 6:50 - 6:51
    染色體排列好。
  • 6:51 - 6:53
    如果只分離一條染色體,
  • 6:53 - 6:55
    我們把它拉出來,看它的結構。
  • 6:55 - 6:59
    這是人擁有的最大分子結構之一,
  • 6:59 - 7:02
    至少是迄今為止體內所發現最大的。
  • 7:03 - 7:05
    這是一條染色體。
  • 7:05 - 7:08
    每個染色體有兩條 DNA 鏈。
  • 7:08 - 7:10
    一條捆紮成一條香腸。
  • 7:10 - 7:12
    另一條捆紮成另一條香腸。
  • 7:12 - 7:15
    這些看起似觸鬚的東西從兩端穿出,
  • 7:15 - 7:17
    是細胞的動態鷹架,
  • 7:17 - 7:20
    被稱為微管,名稱並不重要。
  • 7:20 - 7:23
    但我們將聚焦關注此處
    標記為紅色的區域——
  • 7:23 - 7:27
    動態鷹架和染色體間的界面。
  • 7:27 - 7:30
    它顯然是染色體移動的核心。
  • 7:30 - 7:34
    我們真的不知道它怎麼辦到的。
  • 7:34 - 7:38
    雖然經過一百多年的
    深入研究動粒(著絲點)後,
  • 7:38 - 7:41
    我們才剛要開始明白它的功用。
  • 7:41 - 7:44
    它約由 200 類不同的蛋白質組成,
  • 7:44 - 7:46
    總共數千種蛋白質。
  • 7:47 - 7:50
    它是一個信號廣播系統,
  • 7:50 - 7:52
    通過化學信號進行廣播,
  • 7:52 - 7:55
    告訴細胞的其餘部分何時準備就緒,
  • 7:55 - 7:58
    何時感覺一切都對齊,
  • 7:58 - 8:00
    準備好進行染色體分離。
  • 8:00 - 8:03
    它能夠耦合到不斷增長
    和萎縮的微管上。
  • 8:03 - 8:07
    它與微管的生長有關,
  • 8:07 - 8:09
    還能夠瞬時耦合到微管上。
  • 8:10 - 8:12
    這也是一種注意力感應系統,
  • 8:12 - 8:14
    能感覺到細胞準備就緒,
  • 8:14 - 8:16
    染色體在正確位置的時候。
  • 8:16 - 8:19
    這裡變成綠色,
    因為感覺到一切就緒了。
  • 8:20 - 8:23
    大家會看到最後一點仍然保持紅色,
  • 8:23 - 8:26
    沿著微管離開了。
  • 8:28 - 8:31
    那就是信號廣播系統
    發出停止的信號。
  • 8:31 - 8:34
    它已經離開了——
    如此精準機械的動作,
  • 8:34 - 8:35
    像是分子的時鐘。
  • 8:35 - 8:38
    這就是在分子層級的運作方式。
  • 8:38 - 8:41
    用一點點有色的分子視覺圖像,
  • 8:41 - 8:42
    (笑聲)
  • 8:42 - 8:44
    我們有驅動蛋白,橙色的。
  • 8:44 - 8:46
    它們像是單向行動的分子小信差。
  • 8:46 - 8:49
    這是動力蛋白,正攜帶廣播系統。
  • 8:49 - 8:52
    腿很長,能繞過障礙物之類的。
  • 8:52 - 8:57
    這也是照著科學研究所畫的動畫。
  • 8:57 - 8:59
    問題在於我們無法用其他的方式呈現。
  • 9:02 - 9:07
    在科學的最前線
    極限探索人類知識的極限
  • 9:07 - 9:08
    很震撼頭腦。
  • 9:10 - 9:11
    發現這些東西當然是
  • 9:11 - 9:14
    從事科學工作的愉快動機。
  • 9:15 - 9:18
    但大多數的醫學研究人員——
  • 9:18 - 9:22
    這些發現只是朝著
  • 9:22 - 9:26
    消滅疾病、消除疾病
    所造成的痛苦和苦難、
  • 9:26 - 9:30
    使人們擺脫貧困的
    宏偉目標的一小步。
  • 9:30 - 9:32
    因此,在剩下的四分鐘裡,
  • 9:32 - 9:35
    我將介紹
  • 9:35 - 9:39
    最具破壞性、最重擊經濟的
    重要疾病之一,
  • 9:40 - 9:43
    每年在全世界造成數億人死亡。
  • 9:46 - 9:47
    再說一遍——
  • 9:47 - 9:48
    聲音?謝謝。
  • 9:49 - 9:52
    這種寄生蟲(瘧原蟲)
    是古老的有機體。
  • 9:52 - 9:54
    在我們成為智人之前
    就已存在地球上。
  • 9:55 - 9:58
    著名的受害者包括亞歷山大大帝、
  • 9:58 - 10:00
    成吉思汗和喬治華盛頓。
  • 10:02 - 10:06
    這是太陽剛剛西下後
    一個熟睡孩子的脖子。
  • 10:07 - 10:10
    這是蚊子的覓食時間、
  • 10:10 - 10:11
    晚餐時間。
  • 10:11 - 10:14
    【瘧原蟲人類宿主的生命週期】
  • 10:15 - 10:17
    (蚊子嗡嗡聲)
  • 10:17 - 10:21
    這蚊子感染了瘧原蟲。
  • 10:21 - 10:23
    蚊子通常素食,
  • 10:23 - 10:26
    牠們會喝蜜露花蜜、果汁等。
  • 10:26 - 10:29
    只有懷孕的雌蚊會咬人,
  • 10:29 - 10:32
    從血液中尋找營養,
    以滋養發育中的卵。
  • 10:38 - 10:41
    咬人時,牠注射唾液
  • 10:41 - 10:43
    以阻止血液凝結,
  • 10:47 - 10:49
    並潤滑傷口。
  • 10:51 - 10:54
    因為感染了瘧疾,
  • 10:54 - 10:58
    所以牠的唾液還含有瘧原蟲,
  • 10:58 - 11:00
    跟著叮咬而來。
  • 11:04 - 11:07
    然後該瘧原蟲離開傷口,尋找血管,
  • 11:07 - 11:12
    把人的循環系統
  • 11:12 - 11:15
    當作高速公路,
  • 11:15 - 11:17
    朝向第一個目標,
  • 11:17 - 11:21
    人體血液過濾系統的核心——肝臟。
  • 11:22 - 11:24
    叮咬後兩分鐘內,
  • 11:24 - 11:26
    瘧原蟲進入肝臟。
  • 11:28 - 11:32
    它感知到達目標了,
    便尋找從血管的出口。
  • 11:32 - 11:34
    這就是瘧疾特別容易傳播之處,
  • 11:34 - 11:38
    因為它利用駐留血中的免疫細胞。
  • 11:40 - 11:44
    免疫細胞本應清除細菌
    和瘧原蟲之類的外來入侵者。
  • 11:44 - 11:46
    但我們不確知何以
  • 11:46 - 11:48
    瘧原蟲會利用它們
    作為進入肝臟組織的後門。
  • 11:48 - 11:50
    這就是免疫細胞。
  • 11:50 - 11:53
    瘧原蟲離開血液並感染肝細胞,
  • 11:53 - 11:56
    一路上殺死一個或多個肝細胞。
  • 11:56 - 11:59
    同樣,這發生在
    蚊子叮咬之後的幾分鐘內。
  • 12:00 - 12:02
    一旦感染了肝細胞,
  • 12:02 - 12:04
    則需要五到六天的時間。
  • 12:04 - 12:07
    它孵化,一次又一次複製 DNA,
  • 12:07 - 12:10
    育出數千個新的瘧原蟲。
  • 12:10 - 12:13
    因此大約在被蚊子咬了一個星期後,
  • 12:13 - 12:16
    才開始出現瘧疾症狀。
  • 12:20 - 12:23
    瘧原蟲也改變了它的自然屬性;
  • 12:23 - 12:25
    它正朝向新的目標。
  • 12:30 - 12:33
    下一個目標是紅血球。
  • 12:38 - 12:40
    瘧原蟲的一部分轉化,
  • 12:40 - 12:46
    覆蓋一層像魔鬼氈的毛狀分子。
  • 12:46 - 12:51
    粘附到紅血球的外表面。
  • 12:52 - 12:55
    然後重新定向,滲透到紅血球內部。
  • 12:55 - 12:57
    這發生在離開肝臟 30 秒之內。
  • 13:01 - 13:03
    這是一個深入研究的領域——
  • 13:03 - 13:04
    如果能夠停止這一進程,
  • 13:04 - 13:07
    就可以製造用於瘧疾的疫苗。
  • 13:08 - 13:09
    一旦進入紅血球,
  • 13:09 - 13:12
    它就可以避開人體的免疫系統。
  • 13:15 - 13:17
    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中,
  • 13:17 - 13:20
    它將吞噬被感染細胞的內容物,
  • 13:20 - 13:22
    產生更多的瘧原蟲。
  • 13:29 - 13:31
    它還會改變紅血球的性質,
  • 13:31 - 13:35
    使它變黏,粘在血管壁上。
  • 13:35 - 13:38
    這為瘧原蟲提供
    足夠的時間孵化和生長。
  • 13:39 - 13:41
    一旦準備就緒,
  • 13:41 - 13:43
    它就會從紅血球中爆發出來,
  • 13:43 - 13:46
    將瘧原蟲傳播到整個血流中。
  • 13:49 - 13:51
    瘧疾受害者發燒、
  • 13:51 - 13:55
    失血、抽搐、腦損傷和昏迷。
  • 13:55 - 13:58
    無數人因此而死。
  • 13:58 - 14:03
    今年將有二至三億人因瘧疾而喪命。
  • 14:04 - 14:06
    死於這種疾病的大多數人
  • 14:06 - 14:09
    是孕婦和五歲以下的孩子。
  • 14:10 - 14:11
    謝謝。
  • 14:11 - 14:15
    (掌聲)
Title:
微生物學的動畫 | 朱百力 | TEDxSydney
Description:

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分子及其作用——朱百力(Drew Berry)想要改變這一點。 他展示在科學上精準有趣的動畫,能幫助研究人員看到體內細胞的運作過程。

此演講是以 TED 會議格式進行的 TEDx 活動,由當地社區獨立組織和舉辦。 請至 https://www.ted.com/tedx 進一步了解詳情。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xTalks
Duration:
14:2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