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由嬰兒尿布所啟發的大腦研究新法

  • 0:01 - 0:02
    大家好。
  • 0:02 - 0:06
    今天我帶來了嬰兒紙尿布。
  • 0:07 - 0:09
    過一會兒,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 0:09 - 0:11
    嬰兒紙尿布有個有趣的特性。
  • 0:11 - 0:13
    加了水,它們會脹得極大,
  • 0:13 - 0:16
    每天有數百萬計的小孩子親身實驗。
  • 0:16 - 0:17
    (笑聲)
  • 0:17 - 0:19
    膨脹的原因
  • 0:19 - 0:21
    是它們的巧妙設計。
  • 0:21 - 0:24
    它們是用可膨脹的材料做出來的。
  • 0:24 - 0:27
    若你把水加到這種特殊材料中,
  • 0:27 - 0:28
    它會脹的碩大,
  • 0:28 - 0:30
    體積約脹大 1000 倍。
  • 0:30 - 0:34
    這是個非常有用的工業類型聚合物。
  • 0:34 - 0:36
    我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
  • 0:36 - 0:40
    正嘗試要類似地把腦脹大。
  • 0:40 - 0:41
    我們能否把腦脹大,
  • 0:41 - 0:42
    大到能夠往內面窺視,
  • 0:42 - 0:45
    看裡頭的小組件、生物分子,
  • 0:45 - 0:47
    看它們在三度空間的組合方式,
  • 0:47 - 0:51
    腦的結構,裡面的實況?
  • 0:51 - 0:52
    如果辦得到,
  • 0:52 - 0:56
    也許我們能更理解腦的組織,
  • 0:56 - 0:57
    它是如何產生思想、情感、
  • 0:57 - 0:59
    行動和感覺。
  • 0:59 - 1:02
    或許我們能嘗試準確地查明
  • 1:02 - 1:04
    那些導致疾病的大腦變化;
  • 1:04 - 1:07
    像是阿滋海默症、癲癇,
    和帕金森氏症這些疾病,
  • 1:07 - 1:10
    只有少數療法,談不上治癒;
  • 1:10 - 1:14
    我們往往不知道
    那些疾病的原因、起源,
  • 1:14 - 1:16
    以及是什麼引發了疾病。
  • 1:17 - 1:18
    我們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
  • 1:18 - 1:21
    正嘗試採取不同的觀點,
  • 1:21 - 1:24
    有別於過往百年研究
    神經科學的方法。
  • 1:24 - 1:26
    我們設計。我們發明。
  • 1:26 - 1:28
    我們正嘗試找出和開發技術
  • 1:29 - 1:31
    讓我們能審視和修復大腦。
  • 1:31 - 1:32
    原因是
  • 1:32 - 1:35
    大腦令人難以置信地複雜。
  • 1:35 - 1:38
    回望腦神經科學研究的
    第一個百年,我們得知了
  • 1:38 - 1:41
    大腦是個很複雜的網路,
  • 1:41 - 1:43
    由稱做神經元的專門細胞
  • 1:43 - 1:45
    以複雜的幾何形狀連結而成;
  • 1:45 - 1:49
    電流通過這些形狀複雜的神經元。
  • 1:50 - 1:52
    此外,神經元被連接在網絡中。
  • 1:52 - 1:55
    它們通過被稱為突觸的小小連接口
  • 1:55 - 1:59
    交換化學物質,
    讓神經元彼此間交流訊息。
  • 1:59 - 2:01
    大腦有著不可思議的高密度。
  • 2:01 - 2:03
    在每一立方毫米的大腦中
  • 2:03 - 2:05
    約有十萬個神經元,
  • 2:05 - 2:08
    可能有十億個連接。
  • 2:09 - 2:10
    十億個還不止。
  • 2:10 - 2:13
    如果你能拉近神經元放大看,
  • 2:13 - 2:15
    當然,這僅僅是藝術家的描繪,
  • 2:15 - 2:20
    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種的生物分子,
  • 2:20 - 2:24
    這些三度空間、奈米級的小結構,
  • 2:24 - 2:29
    合起來斡旋調停電脈衝
    和交換化學物質,
  • 2:29 - 2:31
    使得神經元一起
  • 2:31 - 2:34
    產生思想、感覺等等。
  • 2:34 - 2:38
    我們不知道大腦中的神經元
  • 2:38 - 2:39
    如何組織成網路,
  • 2:39 - 2:41
    我們也不知道生物分子
  • 2:41 - 2:43
    如何在神經元中
  • 2:43 - 2:45
    形成這複雜、有秩序的機制。
  • 2:46 - 2:48
    若我們真想了解,
  • 2:48 - 2:50
    就必須有新的技術。
  • 2:50 - 2:51
    若我們有這圖譜,
  • 2:51 - 2:54
    若我們看得到分子和神經元的構造,
  • 2:54 - 2:56
    看得到神經元和網路,
  • 2:56 - 3:01
    也許我們能真正了解
    大腦如何傳送來自感官區的信號,
  • 3:01 - 3:02
    混合情緒和情感,
  • 3:02 - 3:05
    以及產生決策和行動。
  • 3:05 - 3:10
    也許我們可以確切查明
    腦病變中發生的分子改變。
  • 3:10 - 3:13
    一旦我們察覺分子如何改變,
  • 3:13 - 3:16
    不論是數目增加或是型態改變,
  • 3:16 - 3:19
    我們可以把這些
    當作病灶來開發新藥,
  • 3:19 - 3:21
    以新的方式把能量送到大腦,
  • 3:21 - 3:27
    修復受腦疾折磨的患者的腦。
  • 3:28 - 3:31
    上個世紀有許多技術
  • 3:31 - 3:32
    嘗試面對這個問題。
  • 3:32 - 3:36
    我們都見過核磁共振成像儀
    被用來掃描腦部。
  • 3:36 - 3:40
    它們適用於研究活生生的人體,
  • 3:40 - 3:42
    不具有侵入性。
  • 3:42 - 3:45
    但同時,它們的成像粗糙。
  • 3:45 - 3:48
    這些斑點,或者稱為立體像素,
  • 3:48 - 3:50
    可能含有數以百萬計的神經元。
  • 3:50 - 3:52
    這樣的解析度
  • 3:52 - 3:55
    不足以查明是哪些分子的改變
  • 3:55 - 3:57
    或哪些網路連結的變動,
  • 3:57 - 4:01
    這些網絡連接使我們
    身為有意識的強大生物。
  • 4:02 - 4:05
    在另一端,有顯微鏡。
  • 4:05 - 4:08
    顯微鏡以射入光來看微小的東西。
  • 4:08 - 4:11
    數百年來被用以觀察
    像細菌這樣的小東西。
  • 4:11 - 4:13
    就神經科學來說,
  • 4:13 - 4:17
    約 130 年前用顯微鏡
    首次發現了神經元。
  • 4:17 - 4:20
    但是光本身有限制。
  • 4:20 - 4:23
    用普通的舊式光學顯微鏡
    無法看到單個分子。
  • 4:23 - 4:25
    看不到這些微小的連接。
  • 4:25 - 4:31
    因此,如果要踏踏實實、
    更加強而有力地觀察大腦和其結構,
  • 4:31 - 4:35
    我們需有更好的技術。
  • 4:36 - 4:38
    數年前,我的研究小組開始思考:
  • 4:38 - 4:39
    何不反向操作呢?
  • 4:39 - 4:42
    如果要近看大腦是這麼複雜,
  • 4:42 - 4:44
    難道我們不能把腦變大嗎?
  • 4:44 - 4:48
    起頭的是我組裡的兩個研究生,
    陳飛和保羅·提博格。
  • 4:48 - 4:50
    現在我組裡的許多人都幫著做。
  • 4:50 - 4:54
    我們嘗試聚合物──
  • 4:54 - 4:56
    像是嬰兒尿布中的東西──
  • 4:56 - 4:58
    把它放在大腦中。
  • 4:58 - 5:00
    如果做得恰到好處,加入水,
  • 5:00 - 5:02
    就可能把腦放大到這種地步:
  • 5:02 - 5:05
    足以把小生物分子個別地分辨出來。
  • 5:05 - 5:08
    可以看到那些連結而得到腦的圖譜。
  • 5:08 - 5:10
    這可能相當戲劇化,
  • 5:10 - 5:13
    所以我們準備了小小的示範。
  • 5:14 - 5:16
    我們取得一些嬰兒尿布的純化原料。
  • 5:16 - 5:22
    購買它比從紙尿布內
    取出幾粒原料來要容易得多。
  • 5:22 - 5:27
    我只放入一茶匙純化的聚合物。
  • 5:27 - 5:29
    然後加入一些水。
  • 5:29 - 5:31
    接下來,
  • 5:31 - 5:34
    這一茶匙的尿布材料
  • 5:34 - 5:35
    體積膨脹了。
  • 5:37 - 5:42
    在你眼前,它的體積變成約千倍大。
  • 5:50 - 5:52
    雖然我可以倒入更多的水,
  • 5:52 - 5:53
    但你們都已明白
  • 5:53 - 5:56
    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分子,
  • 5:56 - 5:58
    如果適當地使用,
  • 5:58 - 6:03
    或許我們真能以
    前所未能的技術來近觀大腦,
  • 6:03 - 6:05
    好。說明一點點化學原理。
  • 6:05 - 6:08
    嬰兒尿布的聚合物裡是怎麼回事?
  • 6:08 - 6:09
    如果你能拉近放大,
  • 6:09 - 6:12
    可能就如同你在螢幕上看到的。
  • 6:12 - 6:17
    聚合物是原子排成的細、長鏈。
  • 6:17 - 6:18
    該鏈非常微小,
  • 6:18 - 6:20
    大約是生物分子的寬度,
  • 6:20 - 6:22
    這些聚合物非常密集。
  • 6:22 - 6:23
    它們之間的距離
  • 6:23 - 6:26
    大約是生物分子的大小。
  • 6:26 - 6:27
    這非常好,
  • 6:27 - 6:30
    因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把大腦中
    每一樣東西的距離拉遠。
  • 6:30 - 6:32
    如果我們加入水,
  • 6:32 - 6:34
    這可膨脹的物質吸了水,
  • 6:34 - 6:37
    聚合物鏈彼此間的距離就拉遠了,
  • 6:37 - 6:39
    整個體積變得更大。
  • 6:40 - 6:41
    由於這些鏈是如此的渺小,
  • 6:41 - 6:44
    而且原本的間距
    只有生物分子那麼一丁點大,
  • 6:44 - 6:46
    所以我們能讓大腦脹大,
  • 6:46 - 6:47
    大到足以被觀察。
  • 6:48 - 6:49
    奧秘在於:
  • 6:49 - 6:53
    我們怎樣把聚合物鏈置入大腦中,
  • 6:53 - 6:55
    讓我們得以拉開生物分子的間距呢?
  • 6:55 - 6:56
    如果做得到,
  • 6:56 - 6:59
    或許我們就能得到腦圖的實況,
  • 6:59 - 7:00
    可以窺視大腦迴路,
  • 7:00 - 7:03
    可以窺見裡頭的分子。
  • 7:04 - 7:06
    我們準備了動畫來解釋,
  • 7:06 - 7:09
    此處看到的是藝術家所詮釋
  • 7:09 - 7:13
    生物分子的概貌和可能的分開程序。
  • 7:13 - 7:15
    步驟一:首先要在
  • 7:15 - 7:19
    每一個以棕色示意的生物分子上
  • 7:19 - 7:21
    黏上一個小錨,小把手。
  • 7:21 - 7:24
    為了把腦中分子彼此的距離拉遠,
  • 7:24 - 7:26
    我們需要小把手
  • 7:26 - 7:29
    以讓聚合物結合分子,
  • 7:29 - 7:30
    讓它可以施力。
  • 7:31 - 7:33
    如果你只把嬰兒尿布的聚合物
  • 7:33 - 7:34
    傾倒在腦上,
  • 7:34 - 7:36
    很顯然,它就只會堆在腦上而已。
  • 7:37 - 7:39
    因此,我們需要找個方法
    讓聚合物進到腦裡面去。
  • 7:39 - 7:41
    這正是我們幸運之處。
  • 7:41 - 7:44
    事實上,若把被稱為單體的基本組件
  • 7:44 - 7:46
    放到腦裡面,
  • 7:46 - 7:48
    它們就會觸發化學反應,
  • 7:48 - 7:53
    然後在腦組織裡形成這些長鏈。
  • 7:53 - 7:56
    它們會纏繞生物分子
  • 7:56 - 7:57
    也會佔住生物分子間的空隙,
  • 7:57 - 7:59
    形成複雜的網
  • 7:59 - 8:02
    讓你終於能把這些分子拉開。
  • 8:03 - 8:06
    在有小把手的地方,
  • 8:06 - 8:09
    聚合物會黏住這些把手,
  • 8:09 - 8:12
    成為拉開分子的施力點。
  • 8:12 - 8:13
    好吧,來到關鍵時刻。
  • 8:13 - 8:19
    我們得先用化學物質
    處理樣本以鬆開分子,
  • 8:19 - 8:21
    然後加水,
  • 8:21 - 8:24
    這個會膨脹的材料開始吸水,
  • 8:24 - 8:26
    聚合鏈移動開來,
  • 8:26 - 8:28
    生物分子隨著一起移動。
  • 8:28 - 8:31
    就像在氣球上繪圖,
  • 8:31 - 8:32
    然後將氣吹入氣球,
  • 8:32 - 8:33
    圖案相同,
  • 8:34 - 8:36
    但是墨水粒子的間距拉遠了,
  • 8:36 - 8:39
    這就是我們所做的,
    不過是在三度空間裡。
  • 8:40 - 8:42
    還有最後一技巧。
  • 8:42 - 8:43
    如你所見,
  • 8:43 - 8:45
    我們把所有的生物分子都標成褐色。
  • 8:45 - 8:47
    這是因為他們看起來是一樣的。
  • 8:47 - 8:49
    雖然生物分子的組成原子相同,
  • 8:49 - 8:52
    但順序卻可有差異。
  • 8:52 - 8:55
    最後,我們還要使不同的生物分子
    能用視覺辨別出來。
  • 8:55 - 8:59
    用發光的染料
    作為區分他們的小標籤。
  • 8:59 - 9:02
    將某一種生物分子染成藍色,
  • 9:02 - 9:05
    而另一種會染成紅色,等等。
  • 9:06 - 9:07
    這就是最後一步。
  • 9:07 - 9:10
    如此,我們就可以看到腦
  • 9:10 - 9:11
    和各個分子,
  • 9:12 - 9:14
    因為我們把分子拉得很開,
  • 9:14 - 9:16
    所以可以分辨彼此。
  • 9:16 - 9:19
    成功的希望繫於
    我們把不可見的變成可見的。
  • 9:19 - 9:22
    我們把小而模糊的東西放大,
  • 9:22 - 9:26
    大到它們看起來
    像是生命信息的星座圖。
  • 9:26 - 9:28
    這是大概模樣的真正影片。
  • 9:28 - 9:31
    碟裡放著小小的一個腦──
  • 9:31 - 9:32
    其實是一小片腦。
  • 9:32 - 9:34
    我們已在裡頭注入聚合物,
  • 9:34 - 9:35
    現在要加水。
  • 9:35 - 9:38
    你眼前將看到的是──
  • 9:38 - 9:40
    以 60 倍速放映的影片──
  • 9:40 - 9:43
    這小片腦組織將會脹大。
  • 9:43 - 9:46
    它的體積將會脹成百倍或更大。
  • 9:46 - 9:49
    酷的是,因為聚合物是如此渺小,
  • 9:49 - 9:51
    我們將能均勻地分開生物分子。
  • 9:51 - 9:53
    是平整的擴張,
  • 9:53 - 9:56
    資訊信息的組態不會失真,
  • 9:56 - 9:58
    只是變成更容易被看得到。
  • 9:59 - 10:02
    取一實際的大腦神經組織──
  • 10:02 - 10:05
    例如與記憶有關的這一部分──
  • 10:05 - 10:06
    拉近放大。
  • 10:06 - 10:09
    我們開始能看到實際的
    神經電路構造。
  • 10:09 - 10:11
    也許有一天我們也能
    讀出記憶的內容。
  • 10:11 - 10:15
    也許我們能真切地看到
    處理情緒的神經電路組織,
  • 10:15 - 10:18
    腦內的神經怎樣連結,
  • 10:18 - 10:20
    使我們成為我們。
  • 10:20 - 10:22
    當然我們也希望
  • 10:22 - 10:26
    能精準到分子層次地
    查明腦病的問題。
  • 10:26 - 10:29
    試想,若我們真的深入到腦細胞裡,
  • 10:29 - 10:34
    哇,並且查出是腦組織中的
    這 17 個分子病變
  • 10:34 - 10:35
    而產生如癲癇、
  • 10:35 - 10:36
    帕金森氏症,
  • 10:37 - 10:38
    或其他種類的異常?
  • 10:38 - 10:41
    如果我們有系統地把變異列表,
  • 10:41 - 10:43
    就可以當作治療的靶點。
  • 10:43 - 10:45
    我們可以針對那些標靶製藥。
  • 10:45 - 10:48
    或許我們能集中精力
    研究不一樣的大腦部位,
  • 10:48 - 10:54
    以幫助世界各地罹患帕金森、癲癇
    或其他病症的十億人口。
  • 10:55 - 10:57
    一些有趣的事已經發生了。
  • 10:57 - 11:00
    在整個生物醫藥界還存在著
  • 11:00 - 11:03
    這個擴張大腦的方法
    可以助益的其他問題。
  • 11:03 - 11:06
    這是個實際來自
    乳腺癌患者的活體組織切片。
  • 11:07 - 11:09
    若你檢視癌症、
  • 11:09 - 11:10
    免疫系統、
  • 11:10 - 11:12
    老化、
  • 11:12 - 11:13
    發育──
  • 11:13 - 11:17
    這些過程都與
    大規模的生物系統有關。
  • 11:17 - 11:21
    當然,問題始於奈米級的分子,
  • 11:21 - 11:25
    和細胞、身體器官規律運行的機制。
  • 11:25 - 11:28
    我們正試圖釐清
  • 11:28 - 11:30
    是否真能用這技術描繪出
  • 11:30 - 11:33
    各式各樣疾病中
    基礎生命結構組成的脈絡。
  • 11:33 - 11:36
    我們能否精確地定位
    腫瘤的分子變化,
  • 11:36 - 11:39
    以巧妙的方法追尋並發展出
  • 11:39 - 11:42
    能殲滅我們要殺死的
    惡細胞的藥品呢?
  • 11:42 - 11:44
    要知道,很多藥的風險非常高。
  • 11:44 - 11:46
    有時候,使用它只能聽天由命。
  • 11:47 - 11:51
    我希望把大膽、高風險的藥品開發
  • 11:51 - 11:52
    轉成更可靠的方式。
  • 11:52 - 11:54
    如果仔細想想原先的登月,
  • 11:54 - 11:55
    真正地登陸月球,
  • 11:55 - 11:58
    乃基於紮實的科學基礎。
  • 11:58 - 11:59
    我們明瞭重力;
  • 11:59 - 12:01
    我們了解空氣動力學。
  • 12:01 - 12:02
    我們知道如何建造火箭。
  • 12:02 - 12:05
    科學的風險得到控制。
  • 12:05 - 12:07
    至今登月仍是個偉大的工程壯舉。
  • 12:07 - 12:10
    但在醫學上,
    我們未必了解所有的定律。
  • 12:10 - 12:13
    我們有類似重力,
  • 12:13 - 12:16
    類似空氣動力學的所有定律嗎?
  • 12:16 - 12:19
    我認為,以我今天所談論的技術。
  • 12:19 - 12:21
    也許某天我們真的能夠
    導出那些定律來。
  • 12:21 - 12:24
    我們能描繪、測繪生命系統的模型,
  • 12:24 - 12:29
    找出克服疫病的方法。
  • 12:29 - 12:32
    内人和我有兩個年幼的孩子,
  • 12:32 - 12:35
    身為生物工程學家,我有個心願,
  • 12:35 - 12:37
    希望孩子的生命能比我們的更美好。
  • 12:37 - 12:40
    我希望我們能把生物學和醫學
  • 12:40 - 12:45
    由偶然和運氣支配的高風險努力,
  • 12:45 - 12:49
    轉向為技藝和辛勤工作的贏面,
  • 12:49 - 12:51
    那麼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 12:51 - 12:52
    非常感謝。
  • 12:52 - 12:57
    (掌聲)
Title:
由嬰兒尿布所啟發的大腦研究新法
Speaker:
埃德·博伊登
Description:

合成神經生物學家埃德·博伊登教授想知道:腦中微小的生物分子如何產生情緒、思想和情感呢?他想找出: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了癲癇、阿滋海默症這些腦異常疾病呢?以前的神經科學研究,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發現了腦神經元,但不足以看進裡面的生物分子或神經連結。他反向思考,是否能把這些微觀結構脹大而不失原狀,以利觀察呢?用於製造嬰兒尿布的可膨脹聚合物,成了更了解我們的大腦的關鍵。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3:15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