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葛蘭妮教你如何聆聽

  • 0:00 - 0:04
    我不太肯定到底自己是否真的想在早上九點
  • 0:04 - 0:08
    就見到小軍鼓
  • 0:08 - 0:12
    但是,很高興見到全場座滿
  • 0:12 - 0:14
    很多謝Herbie Hancock
  • 0:14 - 0:18
    和他的同事
  • 0:18 - 0:22
    一仵很有趣的事
  • 0:22 - 0:28
    手和樂器的結合
  • 0:28 - 0:35
    加上科技,和年輕人的意見
  • 0:35 - 0:40
    當然,聆聴是我的本份
  • 0:40 - 0:46
    我的目的是教你們去聆聴
  • 0:46 - 0:50
    這是我的人生目的
  • 0:50 - 0:56
    似易實難
  • 0:56 - 1:02
    因為你知道,當你聽音樂時
  • 1:02 - 1:10
    如果我打開我的小摩托車袋 - 我們這裡,希望有
  • 1:10 - 1:16
    一塊音樂,充滿黑色的小點在頁面上
  • 1:16 - 1:24
    而且,你知道,我們打開它,讀音樂。
  • 1:24 - 1:29
    在技術上,其實我可以閱讀
  • 1:29 - 1:33
    我將遵循指示,節奏和強弱標記
  • 1:33 - 1:38
    我將會本本分分的進行演奏
  • 1:38 - 1:41
    因為時間短,
  • 1:41 - 1:50
    如果我只“老實”地演奏一兩行樂譜。這非常簡單。
  • 1:50 - 1:51
    這段音樂并沒什麼難的。
  • 1:51 - 1:55
    但在我知道這曲子很快。
  • 1:55 - 1:59
    我知道敲擊鼓面的哪個部份,
  • 1:59 - 2:04
    也知道運用鼓槌的哪個部份。
  • 2:04 - 2:06
    而且我也知道強弱變化。
  • 2:06 - 2:11
    而且我知道這一段不需要開啟響弦
  • 2:11 - 2:14
    開響弦,關響弦。
  • 2:14 - 2:23
    所以,如果我原原本本地“翻譯”這段音樂,就會聽到如下效果。
  • 2:53 - 2:59
    就像這樣。我的職業生涯也許最多五年。
  • 2:59 - 3:07
    但是,作為一個音樂家,我的工作是從樂譜中“無中生有”
  • 3:07 - 3:13
    所有那些沒時間與老師學習,
  • 3:13 - 3:16
    甚至探討的東西。
  • 3:16 - 3:21
    但這些東西恰恰是在你與樂器分離時才能感受到的。
  • 3:21 - 3:26
    它們很有趣,
  • 3:26 - 3:30
    而你則想通過這個小小的鼓面來發現它們。
  • 3:30 - 3:36
    好了,我們已經體驗了什麽是原原本本的翻譯。現在我們來體會一下什麽是“演繹”
  • 4:25 - 4:33
    現在我的職業生涯也許能稍稍延長一點!
  • 4:33 - 4:38
    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就像,我把你打量一番,
  • 4:38 - 4:41
    看到一個身著粉妝的年輕聰穎的姑娘。
  • 4:41 - 4:45
    我看到你抱著一個泰迪熊,如此如此。
  • 4:45 - 4:50
    於是我對你有了一個基本印象,你手頭可能的活計,你可能喜歡的東西,
  • 4:50 - 4:55
    你的職業,如此如此。
  • 4:55 - 5:01
    但是,那隻是我們打量一番后
  • 5:01 - 5:04
    得到的最初的基本印象。然後我們開始演繹,
  • 5:04 - 5:06
    但實際上這卻是如此的膚淺
  • 5:06 - 5:09
    同樣的,我閱讀音樂,產生一個基本的想法,
  • 5:09 - 5:14
    我思量一番,有什麽技術難關,或者,我想如何演繹。
  • 5:14 - 5:16
    僅僅是最基本的感覺。
  • 5:16 - 5:18
    但是,這肯定遠遠不夠。
  • 5:18 - 5:22
    我想到了Herbie所說的——聆聽吧,聆聽吧。
  • 5:22 - 5:26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聆聽我們自身。
  • 5:26 - 5:36
    比如,如果我緊握鼓槌,完全不鬆開的進行演奏
  • 5:36 - 5:40
    手臂就會感到強烈的震動
  • 5:40 - 5:42
    然後就感到,信不信由你
  • 5:42 - 5:45
    一種與樂器和鼓槌的分離感。
  • 5:45 - 5:51
    即使實際上我確實是緊握鼓槌的。
  • 5:51 - 5:55
    但是,真是由於緊握著它,我才感到奇異的分離感。
  • 5:55 - 6:02
    如果我稍稍放鬆,讓手臂,手掌更多的進行支撐,
  • 6:02 - 6:11
    那麼我就會以更少的力量獲得更大的響度。比剛才大得多。
  • 6:11 - 6:16
    然後我終於感到手臂和手與鼓槌、鼓面成為一體。
  • 6:16 - 6:18
    而實際上我做的是更少了,而非更多。
  • 6:18 - 6:21
    所以正如我需要時間去感受樂器,
  • 6:21 - 6:27
    我也需要時間去感受人們,從而去演繹音樂。
  • 6:27 - 6:29
    不僅僅是翻譯樂譜,而是演繹音樂。
  • 6:29 - 6:37
    比如,我打上幾小節,
  • 6:37 - 6:42
    以一種純技術的方式來處理它們,
  • 6:42 - 6:47
    就是說,完全以打擊樂者的視角來處理音樂,
  • 6:59 - 7:03
    效果就是這樣的。但是如果我以音樂家的視角來演奏,
  • 7:25 - 7:32
    效果就是這樣的。儘管只有一點小小的區別,(掌聲)
  • 7:32 - 7:34
    我認為還是值得思考的
  • 7:34 - 7:37
    我記起我12歲時,
  • 7:37 - 7:43
    我開始演奏定音鼓和打擊器樂,老師對我說,
  • 7:43 - 7:49
    “我們怎麼進行呢?你知道,音樂關乎聆聽。”
  • 7:49 - 7:53
    “是呀,我完全同意,怎麼了?”
  • 7:53 - 7:58
    他說,“可是你如何才能聽到這個,聽到那個呢?”
  • 7:58 - 8:00
    我說,“那你怎麼聽呢?”
  • 8:00 - 8:04
    他說,“嗯,我想是用這兒聽的。”
  • 8:04 - 8:09
    我說,“嗯,我想我也是,但是我還可以用雙手,
  • 8:09 - 8:16
    用雙臂,用顴骨,用頭骨,用肚子,用胸膛,用雙腿去聽。”
  • 8:16 - 8:22
    於是每節課一開始,我們都對鼓進行調音。
  • 8:22 - 8:25
    尤其是定音鼓。
  • 8:25 - 8:34
    先調到一個小音程,就像這個
  • 8:34 - 8:41
    然後逐漸縮小,再縮小
  • 8:41 - 8:46
    令人驚奇的是,當你完全把身體打開,
  • 8:46 - 8:50
    把雙手打開以便讓震動穿透的話,
  • 8:50 - 8:54
    那麼實際上,就算是很細微的差別,
  • 8:54 - 9:00
    也可以被指頭微妙的感受到。
  • 9:00 - 9:04
    所以我們做的就是我把手放在音樂教室的牆上,
  • 9:04 - 9:11
    然後我們一起聆聽各種樂器的聲音,
  • 9:11 - 9:14
    以一種更加開放寬廣的方式與它們相連接,
  • 9:14 - 9:19
    遠勝於只依靠耳朵的單純聆聽。
  • 9:19 - 9:23
    因為耳朵顯然受制于很多東西。
  • 9:23 - 9:28
    我們所處的房間,擴音效果,樂器的質量,
  • 9:28 - 9:38
    不同的鼓槌,如此如此。
  • 9:38 - 9:46
    這些都是不同的。
  • 9:46 - 9:51
    重量一樣,但音色不同。
  • 9:51 - 9:53
    但其實這就是我們本身,我們是人,
  • 9:53 - 9:56
    但每個個體都有自身的“音色”
  • 9:56 - 9:59
    塑造了我們形形色色的個性
  • 9:59 - 10:02
    品質,興趣愛好等
  • 10:02 - 10:08
    當我長大些的時候,我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面試。
  • 10:08 - 10:12
    他們說,“不行,我們不能讓你入學,因為我們的確是不知道
  • 10:12 - 10:17
    聾人音樂家能有什麽樣的未來。”
  • 10:17 - 10:21
    我實在是不能接受。
  • 10:21 - 10:28
    所以我跟她們說,“好吧,如果你拒絕,
  • 10:28 - 10:31
    如果你拒絕我是因為那些理由,
  • 10:31 - 10:40
    而不是因為演奏能力或是對於
  • 10:40 - 10:43
    創造聲音這種藝術的理解與熱愛,
  • 10:43 - 10:49
    那麼我們很難理解你們到底要招收什麼樣的學生。”
  • 10:49 - 10:55
    所以,克服了一點小障礙之後,我們得做兩次面試,
  • 10:55 - 10:59
    他們接受了我,而且不僅如此
  • 10:59 - 11:03
    這件事改變了
  • 11:03 - 11:07
    全英國音樂學院的入學標準。
  • 11:07 - 11:16
    任何學校都不得以某人沒有手臂,沒有雙腿
  • 11:16 - 11:18
    等理由而拒絕他。
  • 11:18 - 11:22
    也許他們仍可以演奏管樂,如果樂器能固定在支架上的話。
  • 11:22 - 11:29
    他們不得無端拒絕任何申請者。
  • 11:29 - 11:34
    每一個申請者都應該被聆聽,被體驗
  • 11:34 - 11:42
    然後以音樂能力來決定是否招收他。
  • 11:42 - 11:48
    所以這就意味著在各種音樂學院里
  • 11:48 - 11:52
    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有趣的學生
  • 11:52 - 11:55
    而且我得說,他們中的很多人
  • 11:55 - 11:59
    都在世界各地的專業管弦樂團中演奏。
  • 11:59 - 12:01
    有趣的是,
  • 12:01 - 12:06
    (掌聲)
  • 12:06 - 12:12
    人們不僅僅與聲音相連,
  • 12:12 - 12:19
    而且我們所有人都知道音樂是我們日常良藥。
  • 12:19 - 12:22
    我說音樂,但實際上是聲音。
  • 12:22 - 12:25
    因為,作為音樂家,我經歷一些非同尋常的事情。
  • 12:25 - 12:30
    比如一個十五歲的男孩兒,
  • 12:30 - 12:35
    自身有很多難以克服的困難,
  • 12:35 - 12:38
    他也許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運動,
  • 12:38 - 12:41
    他也許失聰,失明,如此如此。
  • 12:41 - 12:47
    但當他靠近這個樂器坐下,
  • 12:47 - 12:50
    或者甚至是躺到馬林巴琴底下,
  • 12:50 - 12:56
    然後我演奏了一段音色類似管風琴的音樂
  • 12:56 - 12:59
    我沒帶合適的鼓槌,也許
  • 12:59 - 13:03
    就是類似的這樣一段,讓我換一下。
  • 13:53 - 13:54
    一段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音樂。
  • 13:54 - 14:00
    但是他卻體驗到了我所體驗不到的東西。
  • 14:00 - 14:02
    因為我在聲音的上方。
  • 14:02 - 14:05
    聲音是這麼沖我來的。
  • 14:05 - 14:08
    而對於他,聲音卻直接來自共鳴腔。
  • 14:08 - 14:18
    如果沒有共鳴腔的話,效果就會是這樣
  • 14:18 - 14:22
    所以他所體驗的飽滿的聲音,無論是坐在前排的
  • 14:22 - 14:26
    還是後排的人都體驗不到的
  • 14:26 - 14:29
    每個人,因為所處位置的不同
  • 14:29 - 14:33
    都體驗到不同的聲音。
  • 14:33 - 14:36
    當然,作為聲音的參與者,
  • 14:36 - 14:42
    我會思考我想創造什麼樣的聲音。
  • 14:42 - 14:45
    比如這個聲音。
  • 14:51 - 14:54
    你們聽到什麽了麽?
  • 14:54 - 14:57
    沒錯。因為我連碰都沒碰呢。
  • 14:57 - 15:03
    但是,我們卻感覺到的確在發生什麽。
  • 15:03 - 15:05
    就像我們開到樹枝搖曳,
  • 15:05 - 15:09
    然後我能想像葉子嘩啦作響。
  • 15:09 - 15:11
    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
  • 15:11 - 15:15
    眼睛見到的任何事情,聲音都伴隨著產生。
  • 15:15 - 15:19
    所以每時每刻,
  • 15:19 - 15:24
    靈感都從五彩斑斕的世界中產生。
  • 15:24 - 15:30
    我的所有演奏都完全基於我自身的體驗,
  • 15:30 - 15:34
    而不是記下一段音樂,模仿某人的演繹,
  • 15:34 - 15:39
    購買這件作品的所有唱片,如此如此。
  • 15:39 - 15:45
    因為這樣做我體會不到那種原始的基本的東西
  • 15:45 - 15:51
    這種東西才是我能完全的、飽滿的體歷的。
  • 15:51 - 16:00
    有些音樂廳,這樣的聲量就夠了。
  • 16:09 - 16:13
    但是在其他的音樂廳,可能
  • 16:13 - 16:16
    根本聽不到,所以我的輕聲、
  • 16:16 - 16:18
    柔和的聲量可能是這樣:
  • 16:43 - 16:50
    懂了嗎?也就是因為這種聲量放大,
  • 16:50 - 16:52
    特別是因為聽障朋友的緣故,
  • 16:52 - 16:57
    這不只影響了音樂學院
  • 16:57 - 17:03
    以及啟聰學校對聲音的處理。這也不僅被視為是一種治療方法--
  • 17:03 - 17:06
    當然身為音樂人,
  • 17:06 - 17:09
    治療也是一部份。
  • 17:09 - 17:16
    但這也代表聲學工作者必須仔細考量
  • 17:16 - 17:21
    他們所設計的演奏廳。世界上
  • 17:21 - 17:25
    有好的音效的演奏廳,少之又少。
  • 17:25 - 17:31
    所謂好,就是說你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為所欲為的地方。
  • 17:31 - 17:36
    從最小、最輕、最柔的聲音到很大、
  • 17:36 - 17:41
    很響、很炫的聲音!但是事實是,
  • 17:41 - 17:43
    有些聲音這裡聽起來很好,但那邊卻不行;
  • 17:43 - 17:45
    這裡可以,但那邊卻很糟;
  • 17:45 - 17:49
    又有可能那邊很糟,可是另一邊還不錯,等等。
  • 17:49 - 17:54
    要找到一個真正好的,
  • 17:54 - 17:58
    完全可以達到你想要的演奏效果
  • 17:58 - 18:01
    而不需進過任何修飾的演奏廳幾乎是不可能的。
  • 18:01 - 18:08
    所以音響學家正在與聽障的音樂人
  • 18:08 - 18:14
    共同探討。
  • 18:14 - 18:16
    這非常有趣。
  • 18:16 - 18:22
    雖然我還不能告訴你們有關演奏廳一些進行當中的細節,
  • 18:22 - 18:28
    但光是向這一群人諮詢
  • 18:28 - 18:32
    這一群長久以來被認為
  • 18:32 - 18:35
    「他們感受得到音樂嗎?他們是聾子啊。」
  • 18:35 - 18:39
    我們這樣做,就憑空想像說失聰是這樣的。
  • 18:39 - 18:41
    或者這樣就是失明。
  • 18:41 - 18:46
    我們看到作輪椅的人,就認為他不會走路。
  • 18:46 - 18:53
    但其實他們可能會走個三、四、五步。對他們而言,這就代表他們能走。
  • 18:53 - 18:57
    一年後,可能可以多走兩步。
  • 18:57 - 19:00
    再一年,多三步。
  • 19:00 - 19:05
    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很重要的方面。
  • 19:05 - 19:09
    所以在互相聆聽時,
  • 19:09 - 19:17
    仔細考驗我們聆聽的技巧是難以置信的重要。
  • 19:17 - 19:22
    把我們的身體當作共鳴箱。不要過於武斷。
  • 19:22 - 19:26
    身為音樂家,我處理的音樂有99%是“新”的,
  • 19:26 - 19:29
    很容易說:“噢,對,這個我喜歡。
  • 19:29 - 19:31
    這個我不喜歡。”如此如此。
  • 19:31 - 19:37
    我覺得,我要在那些音樂作品上花一些時間,
  • 19:37 - 19:42
    可能是我對這首曲子還沒感覺。
  • 19:42 - 19:47
    但這並不表示我有權利說這個作品不好。
  • 19:47 - 19:52
    而這是身為音樂家最棒的一點,
  • 19:52 - 19:56
    就是超乎想像的自由。
  • 19:56 - 20:00
    因此,沒有任何規則,沒有對,錯,該這樣,該那樣。
  • 20:00 - 20:05
    如果我要求你們鼓掌,也許我可以這麼做。
  • 20:05 - 20:11
    如果我說,鼓掌吧,創造雷鳴般的聲音。
  • 20:11 - 20:14
    我假定大家都知道雷鳴是什麼樣的。
  • 20:14 - 20:16
    我不僅僅指聲音本身,
  • 20:16 - 20:21
    我希望你們能用自身體驗雷鳴。
  • 20:21 - 20:26
    試著雷鳴般的鼓掌,試一下,就一下。
  • 20:26 - 20:33
    (掌聲)
  • 20:33 - 20:43
    很棒!下雪,雪。你們聽過下雪么?
  • 20:43 - 20:44
    觀眾:沒。
  • 20:44 - 20:50
    Evelyn Glennie:所以嘛,別鼓了。(笑聲)再試試。
  • 20:50 - 20:56
    再試試,下雪。
  • 20:56 - 20:58
    看,你們開竅了。
  • 20:58 - 21:07
    下雨。還不錯,不錯。
  • 21:07 - 21:11
    有趣的是,我曾經讓一群孩子做過同樣的事。
  • 21:11 - 21:15
    就在不久之前。
  • 21:15 - 21:19
    好了——很棒的想像力,謝謝你。
  • 21:19 - 21:22
    但是,你們沒有一個人離開座位想一想,
  • 21:22 - 21:24
    “好吧,我怎麼鼓掌呢?也許這樣
  • 21:27 - 21:30
    也許用我的珠寶首飾來製造點雜音
  • 21:30 - 21:34
    也許用我身體的其他部位”
  • 21:34 - 21:39
    沒人想到用稍微特別點的方式來鼓掌。
  • 21:39 - 21:43
    人人都是正襟危坐,用雙手鼓掌。
  • 21:43 - 21:45
    聽音樂也是如此。
  • 21:45 - 21:49
    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音樂完全就是在這兒的。
  • 21:49 - 21:53
    這就是我們如何體驗音樂。實際上當然不是這樣。
  • 21:53 - 21:57
    我們體驗雷鳴。雷鳴雷鳴,好好想一想。
  • 21:57 - 22:04
    聆聽吧。我們拿雷鳴怎麼辦呢?
  • 22:04 - 22:09
    我記起我的老師。我剛起步時,第一堂課,
  • 22:09 - 22:13
    我準備好了鼓槌,興奮不已。
  • 22:13 - 22:18
    但是他卻說,“好了,Evelyn,這樣做。雙腳站開些。
  • 22:18 - 22:24
    雙臂呈直角,鼓槌呈V型。
  • 22:24 - 22:27
    這兒留一點距離,如此如此。
  • 22:27 - 22:29
    挺直腰背,如此如此。”
  • 22:29 - 22:33
    那時我肯定是全身僵直,
  • 22:33 - 22:35
    而且也不能敲鼓了,
  • 22:35 - 22:37
    因為當時我得顧及這麼多事情。他說,
  • 22:37 - 22:42
    “Evelyn,把這鼓帶回家七天,下周見。”
  • 22:42 - 22:47
    老天!我做什麽呢?我不需要鼓槌了,
  • 22:47 - 22:49
    事實上我被禁止使用鼓槌。
  • 22:49 - 22:53
    所以我就打量著這隻鼓,
  • 22:53 - 22:58
    看看它是什麽做的,這些小把手是做什麽用的,響弦又是什麽。
  • 22:58 - 23:05
    把它翻過來,用貝殼試試,用頭試試。
  • 23:05 - 23:11
    用身體,首飾,
  • 23:11 - 23:13
    用各種東西體會。
  • 23:23 - 23:26
    當然了,回課時我遍體鱗傷。
  • 23:26 - 23:31
    但是那些卻是寶貴的經驗。
  • 23:31 - 23:36
    因為,在一段音樂中,你去哪兒體會這所有的一切?
  • 23:36 - 23:40
    在課本你去哪兒體會?
  • 23:40 - 23:43
    所以事實上我們沒學過課本。
  • 23:43 - 23:46
    比如,當作為一個打擊樂手,
  • 23:46 - 23:52
    而並非一個音樂家,我們所學到的
  • 23:52 - 23:56
    就是這樣直來直去的打節拍。
  • 23:59 - 24:06
    就像這樣。然後快一些,再快一些。
  • 24:06 - 24:09
    就這樣來回打。這段是什麽?
  • 24:09 - 24:17
    單一敲擊。那麼我爲什麽不能做這個呢?
  • 24:17 - 24:20
    這恰恰就是他所做的
  • 24:20 - 24:25
    有趣的是,當我長大些,成為一個全職學生,
  • 24:25 - 24:31
    在所謂的音樂學院上課的時候,這些東西通通沒有。
  • 24:31 - 24:33
    我們不得不學習課本。
  • 24:33 - 24:37
    可我不斷地要問,到底爲什麽?這到底有什麽關係?
  • 24:37 - 24:41
    我需要演奏一段音樂。“噢,這有助於你的控制力!”
  • 24:41 - 24:46
    怎麼個有助法?我憑什麼非得學這個?我必須要把它應用在某一段音樂上。
  • 24:46 - 24:49
    你知道,我得說點什麽。
  • 24:49 - 24:51
    我爲什麽要打paradiddle?
  • 24:55 - 25:00
    只是爲了掌握手與鼓槌的控制?我爲什麽要做這個?
  • 25:00 - 25:03
    我必須得到答案。
  • 25:03 - 25:08
    而答案只能從音樂中來。
  • 25:08 - 25:13
    通過音樂進行表達,音樂實際上是聲音,
  • 25:13 - 25:18
    我們可以體驗到各色人物,各色事物。
  • 25:18 - 25:21
    但是我並不想為你們的感情負責。
  • 25:21 - 25:23
    當你們走進音樂廳時,你們得為自己負責。
  • 25:23 - 25:29
    因為那決定了我們如何聆聽,并聽到了什麽。
  • 25:29 - 25:35
    當我演奏某些音樂時,也許我感到悲傷,或幸福,或狂喜,或憤怒
  • 25:35 - 25:37
    但是我并不必要的把它們
  • 25:37 - 25:41
    強加在你們身上。
  • 25:41 - 25:44
    所以,請你們下次走進音樂廳時,
  • 25:44 - 25:51
    打開你們的身體,讓你們的身體成為共鳴腔。
  • 25:51 - 25:56
    其實你們體驗到的並不完全是演奏者體驗到的。
  • 25:56 - 26:00
    也許就聲音聞言,演奏著的位置可能是最糟的,
  • 26:00 - 26:06
    他們聽到鼓吹敲擊鼓面的聲音,
  • 26:06 - 26:10
    或者是木頭的聲音,或者是弓弦的摩擦,如此如此。
  • 26:10 - 26:14
    或者是吹奏管樂時的呼吸聲。
  • 26:14 - 26:16
    他們體驗到的是原始的聲音。
  • 26:16 - 26:20
    但同時也是最純淨的聲音,
  • 26:20 - 26:24
    是聲音發生之前的聲音。
  • 26:24 - 26:30
    請注意敲擊之後聲音的整個歷程,
  • 26:30 - 26:37
    或呼吸的過程。體驗一下聲音的整個生命,
  • 26:37 - 26:41
    就像我多希望我能體驗到
  • 26:41 - 26:46
    這次大會的全過程一下,而不是昨晚才抵達這兒。
  • 26:46 - 26:50
    我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天我們能有所交流。
  • 26:50 - 26:53
    謝謝邀請。
  • 26:53 - 27:03
    (掌聲)
Title:
葛蘭妮教你如何聆聽
Speaker:
Evelyn Glennie
Description:

在這場精采的演講中,聽障打擊樂家葛蘭妮告訴我們,聽音樂,不只是讓聲波敲擊耳膜這麼簡單。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31:51
Siyi Shao added a transl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