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我們如何讓作物在無水狀態下存活

  • 0:01 - 0:05
    我相信要培育出極耐旱作物,
  • 0:05 - 0:08
    為世界糧食安全提供
    一定程度的解決之道,
  • 0:08 - 0:11
    秘密在於復甦植物,
  • 0:11 - 0:14
    這張圖片顯示它們處在
    嚴重乾旱下的狀態。
  • 0:14 - 0:17
    你們可能會認為
    這些植物看起來已經死了,
  • 0:17 - 0:18
    但並非如此。
  • 0:18 - 0:20
    給它們水,
  • 0:20 - 0:26
    它們會在 12 到 48 小時內
    復甦、變綠、開始成長。
  • 0:26 - 0:28
    為什麼我會說
  • 0:28 - 0:33
    培育耐旱作物
    可以提供糧食安全?
  • 0:33 - 0:37
    目前全世界約有 70 億人口。
  • 0:37 - 0:39
    據估計到了 2050 年,
  • 0:39 - 0:42
    我們會有 90 到 100 億人口,
  • 0:42 - 0:46
    大部分的增長會在非洲。
  • 0:46 - 0:48
    世界糧食與農業組織提出,
  • 0:48 - 0:54
    依目前的耕作方式,
    我們需要 70% 的成長
  • 0:54 - 0:56
    以滿足此需求。
  • 0:56 - 0:58
    有鑑於植物位於食物鏈的底層,
  • 0:58 - 1:01
    此增長必須由植物提供。
  • 1:01 - 1:04
    70 % 這樣的百分比數字,
  • 1:04 - 1:08
    還沒有考慮到
    氣候變遷的潛在影響。
  • 1:08 - 1:13
    這是截自戴研究員
    於 2011 年出版的研究報告,
  • 1:13 - 1:15
    他考慮到
  • 1:15 - 1:18
    所有氣候變遷的潛在影響,
  • 1:18 - 1:20
    並陳述,除了其它影響,
  • 1:20 - 1:24
    因為缺雨或不常下雨,
    乾旱情況會加重。
  • 1:24 - 1:26
    這裡看到的紅色區域
  • 1:26 - 1:28
    是直到最近
  • 1:28 - 1:31
    都很成功的農業用地,
  • 1:31 - 1:35
    但無法再使用,因為降雨不足。
  • 1:35 - 1:39
    圖上這種情況預計
    將於 2050 年發生。
  • 1:39 - 1:41
    非洲大部分地區,
    事實上全球大部分區域,
  • 1:41 - 1:43
    都會有麻煩。
  • 1:43 - 1:47
    我們不得不想一些
    非常高明的方式來生產糧食。
  • 1:47 - 1:50
    最好是選耐旱作物。
  • 1:50 - 1:52
    非洲有另一件事要記得,
  • 1:52 - 1:56
    絕大部分的農業都是
    看天田(雨養農業)。
  • 1:56 - 2:00
    在這個世界培育
    耐旱作物並不容易。
  • 2:00 - 2:02
    原因是水。
  • 2:02 - 2:05
    水是地球生命的要素。
  • 2:05 - 2:09
    所有活著、還在代謝的生物,
  • 2:09 - 2:11
    舉凡微生物或你我,
  • 2:11 - 2:14
    主要都由水組成。
  • 2:14 - 2:16
    所有的生命反應都在水中發生。
  • 2:16 - 2:19
    失去一小部分的水
    就會導致死亡。
  • 2:19 - 2:21
    你和我有 65% 是水,
  • 2:21 - 2:24
    只要失去 1% 的水就會死亡。
  • 2:24 - 2:28
    但是我們能改變行為
    以避免這種情況。
  • 2:28 - 2:29
    植物不能。
  • 2:30 - 2:31
    它們牢牢釘在地上。
  • 2:31 - 2:35
    所以首先它們比我們
    多含一點水,
  • 2:35 - 2:36
    大約 95% 都是水,
  • 2:36 - 2:38
    可以比我們多失去一點水分,
  • 2:38 - 2:42
    從 10% 到約 70% 都可以,
    端看是哪種植物,
  • 2:42 - 2:45
    但是只能短暫失水。
  • 2:45 - 2:49
    大部分植物都會想辦法
    抗拒或避免失水。
  • 2:49 - 2:53
    植物抗拒失水最極端的例子
    就是多肉植物。
  • 2:53 - 2:56
    它們通常很小、很漂亮,
  • 2:56 - 2:58
    但是它們為了保住水分,
    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 2:58 - 3:01
    就是長得奇慢無比。
  • 3:01 - 3:06
    可以在樹木或灌木中
    找到避免失水的例子。
  • 3:06 - 3:08
    它們札下深根 ,
  • 3:08 - 3:09
    佈下地網尋找水源,
  • 3:09 - 3:12
    隨時補注自己,
  • 3:12 - 3:14
    保持含水狀態。
  • 3:14 - 3:16
    右邊這種樹
    叫波巴布樹(猢猻樹)。
  • 3:16 - 3:18
    又稱為倒栽樹,
  • 3:18 - 3:22
    就是因為根與莖的比例
    差別如此之大,
  • 3:22 - 3:24
    看起來很像倒著種的樹。
  • 3:24 - 3:28
    當然它的根部
    必需讓整棵樹含水。
  • 3:29 - 3:33
    大概最常見的避免失水策略
    可在一年生植物中看到。
  • 3:34 - 3:37
    一年生植物
    佔糧食供給的一大部分。
  • 3:37 - 3:39
    我國西海岸,
  • 3:39 - 3:42
    一年大部分的時間
    都看不到什麼植物生長。
  • 3:42 - 3:45
    但是春天一下雨,
    你就看到這個:
  • 3:45 - 3:47
    開花的沙漠。
  • 3:47 - 3:49
    一年生植物的策略,
  • 3:49 - 3:52
    是只在雨季成長。
  • 3:52 - 3:54
    到了季末它們會結種子,
  • 3:54 - 3:57
    種子是乾的,
    8% 到 10% 的水,
  • 3:57 - 3:59
    但是的確是活的。
  • 3:59 - 4:02
    那麼乾卻還活著的東西,
  • 4:02 - 4:04
    我們就稱為耐旱。
  • 4:04 - 4:05
    在乾燥狀態時,
  • 4:05 - 4:08
    種子能做的就是
    靜躺在極端環境下
  • 4:08 - 4:10
    很長一段時間。
  • 4:10 - 4:12
    下次雨季來時,
  • 4:12 - 4:13
    就發芽成長,
  • 4:13 - 4:16
    生命週期周而復始。
  • 4:16 - 4:20
    大家普遍認為
    種子的耐旱性演化
  • 4:20 - 4:22
    可以使開花植物
  • 4:22 - 4:27
    或被子植物,能在陸地上拓殖、輻射。
  • 4:27 - 4:31
    再來談一年生植物
    如何成為最主要的糧食來源。
  • 4:31 - 4:36
    小麥、稻米及玉米
    佔植物糧食供應量的 95%。
  • 4:36 - 4:38
    這是很好的策略,
  • 4:38 - 4:41
    因為你可以在短時間內
    生產大量的種子。
  • 4:41 - 4:44
    種子富含能量,
    所以能提供很多卡路里,
  • 4:44 - 4:48
    你可以儲糧以備飢荒,
  • 4:48 - 4:50
    但是有個缺點。
  • 4:51 - 4:52
    一年生植物的營養組織,
  • 4:52 - 4:54
    根部及葉片,
  • 4:54 - 4:55
    沒有太多
  • 4:55 - 5:00
    抗受性、迴避性或耐受性的遺傳特質。
  • 5:00 - 5:01
    它們不需要這些特質。
  • 5:01 - 5:02
    它們在雨季生長,
  • 5:02 - 5:06
    然後結種子以幫助它們
    撐過一年其餘的日子。
  • 5:06 - 5:08
    所以儘管在農業界
    大家一致努力
  • 5:08 - 5:11
    要改良作物的
  • 5:11 - 5:13
    抗受性、迴避性及耐受性,
  • 5:13 - 5:15
    尤其是抗受性及迴避性,
  • 5:15 - 5:18
    因為我們有很好的範本
    瞭解這些如何作用,
  • 5:18 - 5:20
    我們仍然得到像圖上
    這樣的結果。
  • 5:20 - 5:22
    非洲的玉米田
  • 5:22 - 5:23
    在兩星期無雨的情況下,
  • 5:23 - 5:25
    死亡殆盡。
  • 5:25 - 5:27
    我們有一個解決方案:
  • 5:28 - 5:29
    復甦植物。
  • 5:29 - 5:33
    這種植物可以失去
    細胞內 95% 的水分,
  • 5:33 - 5:37
    維持在乾燥、近似死亡
    狀態下數月到數年,
  • 5:37 - 5:39
    然後給它們水分,
  • 5:39 - 5:41
    它們就會變綠,又開始成長。
  • 5:42 - 5:45
    這些就像種子一樣
    可以耐旱。
  • 5:45 - 5:49
    這些就像種子一樣
    可以禁得起極端環境條件。
  • 5:49 - 5:52
    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 5:52 - 5:56
    只有 135 種開花植物
    可以做到這點。
  • 5:56 - 5:58
    我要給大家看一段影片,
  • 5:58 - 6:00
    是這三種植物的復甦過程,
  • 6:00 - 6:01
    按圖片上的順序播放。
  • 6:02 - 6:03
    影片下方有時間軸,
  • 6:03 - 6:09
    大家可以看到過程有多快。
  • 6:44 - 6:46
    (掌聲)
  • 6:50 - 6:52
    很驚人吧?
  • 6:52 - 6:56
    我過去 21 年都在
    試著瞭解它們如何辦到這一點。
  • 6:56 - 6:59
    這些植物如何能乾枯卻不死亡?
  • 6:59 - 7:02
    我研究很多種不同的復甦植物,
  • 7:02 - 7:04
    這裡看到的是含水及乾燥狀態,
  • 7:04 - 7:06
    有幾個原因。
  • 7:06 - 7:09
    其中一個是這裡的
    每種植物都充作研究範本,
  • 7:09 - 7:11
    以研究我想培育的耐旱作物。
  • 7:11 - 7:14
    舉個例子,左上方是一種草,
  • 7:14 - 7:16
    畫眉草屬植物,
  • 7:16 - 7:19
    它有個近親叫
    衣索比亞畫眉草,
  • 7:19 - 7:21
    很多人叫它苔麩,
  • 7:21 - 7:22
    這是衣索比亞國民食物,
  • 7:23 - 7:24
    無麩質,
  • 7:24 - 7:27
    我們想讓它耐旱。
  • 7:27 - 7:29
    另一個原因要看各種植物,
  • 7:29 - 7:31
    就是,至少起初是這樣,
  • 7:31 - 7:33
    我想知道:是不是
    每種植物都有同樣的反應?
  • 7:33 - 7:35
    是不是都用同一種機制
  • 7:35 - 7:37
    讓自己失水卻不至於死?
  • 7:37 - 7:40
    所以我著手用我們稱為
    系統生物學的方法,
  • 7:40 - 7:44
    以期對耐旱性能有完整的瞭解,
  • 7:44 - 7:46
    我們看所有的東西,
  • 7:46 - 7:49
    從分子到全株、
    生理生態學階層都看。
  • 7:49 - 7:50
    舉個例子,我們會看像是
  • 7:50 - 7:53
    植物在變乾的過程中,
    在解剖學上經歷的變化
  • 7:53 - 7:54
    及其超微結構。
  • 7:54 - 7:57
    我們會看轉錄組,
    這只是一個技術名詞,
  • 7:57 - 7:58
    基本上就是要看哪些基因
  • 7:58 - 8:01
    在因應乾燥過程中
    會被開啟或關閉。
  • 8:01 - 8:04
    大部分的基因都製造蛋白質,
    所以我們也看蛋白質組。
  • 8:04 - 8:07
    為了因應乾燥,
    會製造出哪些蛋白質?
  • 8:07 - 8:11
    有些蛋白質是為了合成酵素,
    產生代謝物,
  • 8:11 - 8:13
    所以我們也看代謝物組。
  • 8:13 - 8:16
    這很重要,
    因為植物牢牢釘在地上。
  • 8:16 - 8:20
    它們用我稱為
    非常精準的化學兵工廠
  • 8:20 - 8:24
    來保護自己不受環境逆境影響。
  • 8:24 - 8:28
    所以去看死亡過程的
    化學變化就很重要。
  • 8:29 - 8:31
    我們最近的研究
    在看分子層次,
  • 8:31 - 8:32
    我們看的是脂類組,
  • 8:32 - 8:35
    脂質如何變化以因應死亡。
  • 8:35 - 8:36
    這也很重要,
  • 8:36 - 8:39
    因為所有的生物膜
    都由脂質組成。
  • 8:39 - 8:41
    它們能形成薄膜是因為在水中。
  • 8:41 - 8:44
    把水拿掉,薄膜就會解體。
  • 8:44 - 8:48
    脂質還作為打開基因的信號。
  • 8:48 - 8:51
    然後我們用生理及生化研究
  • 8:51 - 8:54
    試著瞭解我們假設的
    保護因子的功用,
  • 8:54 - 8:57
    這些因子是我們
    在其它研究中發現的。
  • 8:57 - 8:59
    然後用所有研究結果
    去試著瞭解
  • 8:59 - 9:03
    植物如何適應自然環境。
  • 9:03 - 9:06
    我一直有套哲理,
    就是我必須
  • 9:06 - 9:10
    對耐旱性機制有全盤瞭解,
  • 9:10 - 9:15
    才能對其生物應用
    提出有意義的建議。
  • 9:15 - 9:17
    我很確信有些人正在想:
  • 9:17 - 9:18
    「生物應用?
  • 9:18 - 9:22
    她是說她要培育基改作物?」
  • 9:22 - 9:24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 9:24 - 9:27
    要看你怎麼定義基改。
  • 9:27 - 9:30
    我們今天吃的作物,
    小麥、稻米、玉米,
  • 9:30 - 9:33
    其基因都已改造成
    與原來的老祖宗大不相同,
  • 9:33 - 9:35
    但是我們不認為這些是基改,
  • 9:35 - 9:39
    因為這些是傳統育種的產物,
  • 9:39 - 9:43
    如果你問,我是否要把
    復甦作物的基因放進作物中,
  • 9:43 - 9:44
    答案是沒錯。
  • 9:44 - 9:47
    時間就是成敗的關鍵,
    我們已經試過這種方法。
  • 9:47 - 9:50
    更正確的說法是
    我在開普敦大學的合作夥伴,
  • 9:50 - 9:52
    湯姆森和拉弗丁博士,
  • 9:52 - 9:54
    已經帶頭做這種方法,
  • 9:54 - 9:57
    我等一下就會
    給大家看一些數據。
  • 9:57 - 10:01
    但是我們即將用一項
    非常有野心的方法,
  • 10:01 - 10:05
    我們的目標是打開一系列基因,
  • 10:05 - 10:07
    它們本來就存在於每種作物內。
  • 10:07 - 10:10
    只是在非常乾旱的情況下
    這些基因從未被打開過。
  • 10:11 - 10:12
    我讓大家自己判斷
  • 10:12 - 10:15
    這該不該稱為基改。
  • 10:16 - 10:19
    我現在就給大家看一下
    第一次做的數據。
  • 10:19 - 10:20
    為了讓大家明白,
  • 10:20 - 10:23
    我必須解釋一下
    基因如何運作。
  • 10:23 - 10:24
    你們大概都知道
  • 10:24 - 10:26
    基因由雙股 DNA 組成。
  • 10:26 - 10:28
    DNA 緊密纏繞成染色體,
  • 10:28 - 10:32
    存在於你或植物體內的
    每一個細胞中。
  • 10:32 - 10:36
    如果你把 DNA 解開,
    就得到基因。
  • 10:36 - 10:38
    每個基因都有一個啟動子,
  • 10:38 - 10:41
    就像開關一樣,
  • 10:41 - 10:42
    還有基因編碼區,
  • 10:42 - 10:43
    及一個終止子,
  • 10:43 - 10:47
    表示這是該基因的終點,
    下一個基因要開始。
  • 10:48 - 10:51
    啟動子不像開關
    那麼簡單。
  • 10:51 - 10:53
    它們通常需要很多微調,
  • 10:53 - 10:57
    很多條件必須存在且正確,
    基因才會打開。
  • 10:58 - 11:01
    所以做生技研究時,
  • 11:01 - 11:03
    我們通常使用可誘導型啟動子,
  • 11:03 - 11:05
    我們知道如何開啟它。
  • 11:05 - 11:07
    我們將其與要研究的基因配對
  • 11:07 - 11:09
    並放入植物中,
    看該植物如何反應。
  • 11:10 - 11:13
    在我要跟大家談的這個研究中,
  • 11:13 - 11:15
    我的合作夥伴用一種
    由乾旱誘發的啟動子,
  • 11:15 - 11:18
    我們在復甦植物中發現。
  • 11:18 - 11:21
    這個啟動子的好處是
    我們不用管它。
  • 11:21 - 11:24
    植物本身會感覺到乾旱。
  • 11:24 - 11:29
    我們用這個啟動子驅動
    復甦植物內的抗氧化基因。
  • 11:29 - 11:31
    為什麼是抗氧化基因?
  • 11:31 - 11:34
    因為所有的逆境,
    尤其是乾旱,
  • 11:34 - 11:36
    都會產生自由基,
  • 11:36 - 11:38
    或活性氧類,
  • 11:38 - 11:42
    它們的破壞性極強,
    且會導致作物死亡。
  • 11:42 - 11:45
    抗氧化基因會停止該破壞。
  • 11:45 - 11:49
    現在看到的是某種玉米品系的數據,
    這在非洲極常使用。
  • 11:49 - 11:53
    箭頭左邊的是
    沒有該基因的植株,
  • 11:53 - 11:54
    右邊的
  • 11:54 - 11:56
    植株有抗氧化基因。
  • 11:56 - 11:58
    三星期不澆水後,
  • 11:58 - 12:01
    有該基因的植株
    表現好的不得了。
  • 12:02 - 12:03
    最後一點。
  • 12:03 - 12:07
    我的研究顯示
  • 12:07 - 12:11
    種子與復甦植物
    耐旱性的機制相當相似。
  • 12:11 - 12:12
    所以我問這個問題,
  • 12:13 - 12:14
    這兩者都用同樣的基因嗎?
  • 12:14 - 12:17
    或用略為不同的問法,
  • 12:17 - 12:21
    復甦植物會利用
    種子的耐旱性基因
  • 12:21 - 12:23
    在根部與植物上嗎?
  • 12:23 - 12:25
    它們會把這些種子基因的任務
  • 12:25 - 12:28
    在根部及葉片上利用嗎?
  • 12:28 - 12:29
    我的答案是,
  • 12:29 - 12:31
    從我的研究小組,
  • 12:31 - 12:36
    及最近一起合作,
    位於荷蘭的希和教授,
  • 12:36 - 12:37
    美國的奧利佛
  • 12:37 - 12:40
    法國的茱莉亞等
    所得的結果,
  • 12:40 - 12:41
    我的答案是有,
  • 12:41 - 12:44
    的確有一組關鍵基因
    與兩者都有關。
  • 12:44 - 12:48
    我用這張圖跟大家粗略
    說一下玉米的情況,
  • 12:48 - 12:50
    開關之下的染色體
  • 12:50 - 12:54
    代表耐旱基因。
  • 12:54 - 12:58
    玉米在種子發育
    最後階段要乾掉時,
  • 12:58 - 13:01
    就會打開這些基因。
  • 13:01 - 13:05
    復甦植物在乾掉時
    也會打開同樣的基因。
  • 13:05 - 13:07
    因此,所有現代作物
  • 13:07 - 13:09
    根部及葉片內都有這種基因,
  • 13:09 - 13:11
    只是從來不打開。
  • 13:11 - 13:13
    它們僅打開
    種子組織內的這種基因。
  • 13:13 - 13:15
    所以我們現在正在
  • 13:15 - 13:18
    瞭解環境與細胞信號
  • 13:18 - 13:21
    如何打開
    復甦植物內的這些基因,
  • 13:21 - 13:23
    並在作物中模擬此過程。
  • 13:24 - 13:25
    最後一點想法。
  • 13:25 - 13:28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
  • 13:28 - 13:34
    很快速地重現一千到四千萬年前
    大自然復甦植物演化的過程。
  • 13:34 - 13:38
    我的植物和我
    都感謝大家的關注。
  • 13:38 - 13:43
    (掌聲)
Title:
我們如何讓作物在無水狀態下存活
Speaker:
吉兒.法倫特
Description:

隨著世界人口成長及日益明顯的氣候變遷效應,我們必須以愈來愈少的可耕作土地餵飽愈來愈多的人。分子生物學家吉兒‧法倫特研究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可能有所助益:「復甦植物。」這是一種超耐旱植物,可以自己起死回生。這種植物可否為愈來愈乾熱的世界帶來一線希望?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3:56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