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維克蘭˙帕特爾: 全民投入心理衛生

  • 0:00 - 0:03
    請大家想像一下這樣的情境
  • 0:03 - 0:06
    有兩個人, 名叫 拉胡跟拉吉
  • 0:06 - 0:08
    住在同一個區域
  • 0:08 - 0:11
    有相同的教育背景, 從事相似的職業
  • 0:11 - 0:14
    兩個人同樣的都出現在同一個區域急救中心
  • 0:14 - 0:17
    主訴症狀都是劇烈的胸痛
  • 0:17 - 0:20
    拉胡被施以心血管的療程
  • 0:20 - 0:23
    而拉吉被告知直接回家
  • 0:23 - 0:25
    這兩個幾乎相同的人,
  • 0:25 - 0:29
    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醫療待遇呢?
  • 0:29 - 0:32
    拉吉的症狀是心理疾病所造成的
  • 0:32 - 0:35
    在醫療照護方面的品質落差
  • 0:35 - 0:38
    是造成心理疾病患者的壽命比較短,
  • 0:38 - 0:40
    的眾多原因之一
  • 0:40 - 0:41
    相較於沒有心理疾病的人
  • 0:41 - 0:44
    就算是在世界上資源充分的國家裡
  • 0:44 - 0:49
    這樣的壽命差異仍可以高達20年
  • 0:49 - 0:51
    若是在開發中的國家, 這項差異
  • 0:51 - 0:53
    還會更大
  • 0:53 - 0:56
    當然了, 心理疾病也可能更直接致命
  • 0:56 - 1:00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自殺
  • 1:00 - 1:02
    你可能會大吃一驚, 就如同我當時
  • 1:02 - 1:05
    發現自殺是造成年輕人死亡清單中
  • 1:05 - 1:08
    榜上有名的
  • 1:08 - 1:09
    在全世界的每個國家都是如此
  • 1:09 - 1:13
    包括世界上最貧窮的那些國家
  • 1:13 - 1:16
    心理疾病除了影響人的健康
  • 1:16 - 1:18
    影響人的壽命, 我們更關切的是
  • 1:18 - 1:21
    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 1:21 - 1:23
    我們為了要調查心理疾病對健康的整體影響
  • 1:23 - 1:25
    包括壽命(餘命), 還有
  • 1:25 - 1:29
    生活的品質, 我們採用了
  • 1:29 - 1:30
    一個量表, 縮寫字首是DALY
  • 1:30 - 1:34
    全名是失能修正餘命年數
  • 1:34 - 1:37
    透過這樣的研究, 我們發現一些驚人的事實
  • 1:37 - 1:40
    是關於心理疾病, 從全球的觀點來看
  • 1:40 - 1:43
    我們發現到, 比方說, 心理疾病
  • 1:43 - 1:47
    是造成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 1:47 - 1:50
    以精神抑鬱來說, 是失能的第三主因
  • 1:50 - 1:53
    前兩名分別是
  • 1:53 - 1:56
    兒童的痢疾(腹瀉)與肺炎
  • 1:56 - 1:59
    綜觀所有心理疾病
  • 1:59 - 2:01
    約佔全球疾病負擔
  • 2:01 - 2:04
    15%之多
  • 2:04 - 2:09
    很明顯, 心理疾病對於人的生活構成很大的傷害
  • 2:09 - 2:14
    除了造成疾病負擔外
  • 2:14 - 2:17
    我們也來看看一些實際的數據
  • 2:17 - 2:19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
  • 2:19 - 2:22
    大約有四到五億人
  • 2:22 - 2:24
    在這個地球上
  • 2:24 - 2:26
    正受到心理疾病的影響
  • 2:26 - 2:27
    在座各位
  • 2:27 - 2:30
    看起來對這樣的數字有些吃驚
  • 2:30 - 2:33
    但若試想一下, 心理疾病有如此多的種類
  • 2:33 - 2:36
    從童年期的自閉症及智能障礙
  • 2:36 - 2:38
    到成年期的抑鬱與焦慮
  • 2:38 - 2:41
    藥物濫用與精神失調
  • 2:41 - 2:42
    一直到老年期的失智症
  • 2:42 - 2:45
    我非常肯定, 今天在這裡的每一個人
  • 2:45 - 2:49
    至少都能夠想出一個人,
  • 2:49 - 2:52
    至少有一個人, 曾受到心理疾病的影響
  • 2:52 - 2:56
    就在我們最親近的社交圈裡
  • 2:56 - 3:00
    我看到有些人在點頭
  • 3:00 - 3:03
    除了這些令人驚愕的統計數字之上
  • 3:03 - 3:06
    從全球健康的觀點來看, 更關鍵的是什麼?
  • 3:06 - 3:08
    更值得擔憂的是什麼?
  • 3:08 - 3:11
    就是這些受到心理疾病影響的個人, 絕大部分
  • 3:11 - 3:13
    都沒有接受治療照護
  • 3:13 - 3:16
    我們明明知道治療照護可以改變這些人的人生
  • 3:16 - 3:19
    也清楚一些醫療措施明確證實
  • 3:19 - 3:21
    像是藥物, 心理方面的措施
  • 3:21 - 3:25
    社會方面的措施, 可以產生重大的改善
  • 3:25 - 3:27
    但是, 就算是在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裡
  • 3:27 - 3:30
    例如在歐洲這裡, 仍然有將近一半的
  • 3:30 - 3:33
    受心理疾病影響的人, 沒有受到任何措施的協助
  • 3:33 - 3:35
    在我工作的那些國家裡
  • 3:35 - 3:38
    這種所謂的醫療缺口
  • 3:38 - 3:42
    逼近到驚人的90%
  • 3:42 - 3:46
    如果你跟一個受到心理疾病所苦的人談談
  • 3:46 - 3:48
    不出人意表地,你往往會聽到
  • 3:48 - 3:51
    他們的故事裡充滿了
  • 3:51 - 3:55
    壓抑的苦痛, 恥辱, 還有歧視
  • 3:55 - 3:58
    發生在他們生活的每環節
  • 3:58 - 4:01
    但或許最讓人心碎的
  • 4:01 - 4:03
    是那些關於被虐待的故事
  • 4:03 - 4:06
    連最基本的人權都被剝奪
  • 4:06 - 4:09
    如同這張照片裡的年輕女子的遭遇
  • 4:09 - 4:11
    令人遺憾的, 每天
  • 4:11 - 4:15
    都在發生, 就在這些專門為照護
  • 4:15 - 4:18
    心理疾病患者的機構,精神專科醫院裡面
  • 4:18 - 4:22
    就是這種不公義, 驅使我投入了一個願景
  • 4:22 - 4:24
    試著改變這些人的生活
  • 4:24 - 4:27
    幫助這些受到心理疾病影響的人, 特別著重在
  • 4:27 - 4:30
    一個關鍵環節, 就是彌補其間的鴻溝
  • 4:30 - 4:33
    一方面是改變他們生活所需的知識,
  • 4:33 - 4:36
    有效療法的知識, 另一方面在於如何實際地
  • 4:36 - 4:39
    在日常生活裡運用這些知識
  • 4:39 - 4:42
    而我們所要面對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挑戰
  • 4:42 - 4:45
    就是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嚴重不足
  • 4:45 - 4:47
    例如精神病學家與心理學家
  • 4:47 - 4:50
    特別是在開發中世界
  • 4:50 - 4:52
    我在印度接受醫學教育的, 後來
  • 4:52 - 4:56
    我選擇了精神病學作為專科, 違背了
  • 4:56 - 4:58
    我母親和家庭成員的期待,
  • 4:58 - 5:00
    他們多少會覺得這麼聰明的孩子,
  • 5:00 - 5:03
    應該選擇神經外科才比較有出息
  • 5:03 - 5:06
    不管怎麼說, 我還是堅持, 投入了精神病學
  • 5:06 - 5:08
    並且有幸到英國
  • 5:08 - 5:10
    最頂尖的醫院裡接受訓練
  • 5:10 - 5:14
    與一群非常具有天份, 非常熱情的成員共事
  • 5:14 - 5:17
    更重要的, 是受過高度的專業訓練的
  • 5:17 - 5:19
    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人士
  • 5:19 - 5:21
    受完訓練之後, 我開始的第一項工作
  • 5:21 - 5:24
    是在辛巴威, 然後回到印度. 那時我面對的
  • 5:24 - 5:27
    是一個全然陌生的現實狀況
  • 5:27 - 5:30
    在這個現實狀況中,幾乎找不到任何的
  • 5:30 - 5:32
    精神衛生專業人員。
  • 5:32 - 5:34
    例如: 在辛巴威,大約只有
  • 5:34 - 5:37
    十幾個精神病醫生,其中大多在哈拉雷市(Harare)居住
  • 5:37 - 5:39
    和執業(行醫), 只剩下一兩個
  • 5:39 - 5:42
    去服務住在農村的900 萬人
  • 5:42 - 5:46
    的精神衛生保健需要
  • 5:46 - 5:49
    在印度,我發現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 5:49 - 5:52
    打個比方比較好理解,如果我用
  • 5:52 - 5:54
    精神科醫生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來說明
  • 5:54 - 5:56
    如果以英國的比例來套用到印度
  • 5:56 - 6:02
    那麼印度應該大約有150,000 個精神病醫生。
  • 6:02 - 6:05
    在現實中,大家猜一猜。
  • 6:05 - 6:07
    實際的精神病醫生的數目約3000個,
  • 6:07 - 6:10
    只有英國的2%
  • 6:10 - 6:12
    很快地我就認清了沒有辦法按照
  • 6:12 - 6:15
    先前我所學的那些精神健康護理模式
  • 6:15 - 6:18
    其中高度依賴專業且所費不貲的
  • 6:18 - 6:21
    精神衛生專業人員來提供心理衛生保健
  • 6:21 - 6:23
    在印度和辛巴威這樣的國家。
  • 6:23 - 6:26
    我必須跳脫既有的框架, 想出其他模式的
  • 6:26 - 6:28
    護理服務。
  • 6:28 - 6:31
    就在那時候, 我偶然看到這些書,
  • 6:31 - 6:34
    在這些書中發現了所謂 "任務轉移" 的想法
  • 6:34 - 6:36
    可用在全球保健上。
  • 6:36 - 6:38
    這種想法實際上很簡單。就是
  • 6:38 - 6:41
    當你缺乏專門的醫護專業人員的時候
  • 6:41 - 6:44
    就直接從社區裡找可用的人選
  • 6:44 - 6:47
    培訓他們來提供一個特定範圍的各種保健措施
  • 6:47 - 6:50
    其中有些很具啟發性的例子
  • 6:50 - 6:53
    例如, 如何培訓一般人
  • 6:53 - 6:54
    去接生嬰兒
  • 6:54 - 6:58
    學會診斷和治療早期肺炎,以發揮大效用。
  • 6:58 - 7:01
    這讓我目瞪口呆,如果你可以訓練普通百姓
  • 7:01 - 7:03
    來提供如此複雜的衛生保健措施,
  • 7:03 - 7:05
    那麼, 也許一般人也可以做到相同的地步
  • 7:05 - 7:07
    在精神衛生保健這方面。
  • 7:07 - 7:10
    今天,我很高興向各位報告
  • 7:10 - 7:13
    有許多關於"任務轉移" 的實驗被執行
  • 7:13 - 7:16
    在精神衛生保健這方面, 在開發中世界的許多地方
  • 7:16 - 7:18
    在過去十年裡,我想在這裡與你們分享
  • 7:18 - 7:21
    這三個特別的實驗
  • 7:21 - 7:23
    這三個都是以抑鬱症為主題
  • 7:23 - 7:25
    這是所有的精神疾病中, 最常見的。
  • 7:25 - 7:29
    在烏干達的鄉下、 保羅·博爾頓(Paul Bolton)和他的同事們,
  • 7:29 - 7:32
    與一些村民合作,證明了他們可以提供
  • 7:32 - 7:35
    抑鬱症的人際心理治療方式
  • 7:35 - 7:37
    而且, 透過隨機對照組的實驗設計
  • 7:37 - 7:40
    觀察到了接受這種治療的人, 有90%
  • 7:40 - 7:42
    的治癒率, 相較之下
  • 7:42 - 7:45
    那些對照組的村莊, 大約是40%。
  • 7:45 - 7:49
    在巴基斯坦鄉下,也進行了類似的隨機對照試驗
  • 7:49 - 7:52
    據阿替夫·拉赫曼(Atif Rahman)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到
  • 7:52 - 7:54
    女性健康訪視員, 就是社區內孕產婦的保健員
  • 7:54 - 7:57
    是屬於巴基斯坦的衛生保健系統的一部份,
  • 7:57 - 7:59
    可以為有抑鬱症狀的母親, 提供認知行為療法
  • 7:59 - 8:02
    結果也再次展示了很大的差異
  • 8:02 - 8:05
    以治癒率來看。採用村莊大約是75%的治癒率
  • 8:05 - 8:07
    相較於只有45%的治癒率
  • 8:07 - 8:10
    在對照組的村莊。
  • 8:10 - 8:13
    而我自己的試驗,在印度的果阿(Goa),我們再一次顯示
  • 8:13 - 8:15
    培訓來自當地社區的輔導員
  • 8:15 - 8:18
    來提供心理社會干預措施
  • 8:18 - 8:20
    針對抑鬱,焦慮,可得70%
  • 8:20 - 8:23
    的治癒率, 相較
  • 8:23 - 8:26
    在那些對照組的初級保健中心的50%。
  • 8:26 - 8:28
    現在,如果我必須總結這些各式各樣的
  • 8:28 - 8:30
    任務轉移的實驗,當然在此之外
  • 8:30 - 8:33
    還有許多其他的例子,嘗試著歸納出
  • 8:33 - 8:35
    一些關鍵要素, 讓我們可以學習並促成
  • 8:35 - 8:38
    任務轉換的成功運作
  • 8:38 - 8:42
    我創造了這個特別的首字母縮寫詞,SUNDAR
  • 8:42 - 8:46
    這個字在印度語的意思是 "吸引力"。
  • 8:46 - 8:48
    我用這個字來代表五個主要關鍵要素
  • 8:48 - 8:51
    列在這張投影片上,對於有效進行任務轉移
  • 8:51 - 8:53
    是非常重要的
  • 8:53 - 8:56
    第一個是, 我們需要簡化用詞
  • 8:56 - 8:58
    拿掉那些學界裡慣用的術語
  • 8:58 - 9:02
    只有醫學院的人才聽得懂的
  • 9:02 - 9:04
    我們還需要解構整個複雜的保健干預措施
  • 9:04 - 9:07
    分成較小的元件,可以更容易地
  • 9:07 - 9:09
    轉移給受過簡易訓練的個人。
  • 9:09 - 9:12
    我們所要提供的衛生保健, 並不是在大型機構,
  • 9:12 - 9:14
    而是要貼近人們的家園,我們提供衛生保健的方式
  • 9:14 - 9:17
    是運用所有可得的與可負擔的,
  • 9:17 - 9:19
    在地的資源
  • 9:19 - 9:22
    也很重要的是,要重新配置這些數量有限的專家
  • 9:22 - 9:24
    讓他們扮演的角色
  • 9:24 - 9:28
    負責建立生產力還有監導
  • 9:28 - 9:30
    現在對我來說,轉移任務是一個
  • 9:30 - 9:33
    具有真正影響全球的想法
  • 9:33 - 9:36
    因為即使它源自於
  • 9:36 - 9:39
    開發中國家資源缺乏的情境下
  • 9:39 - 9:42
    但我認為它對於資源較充足的國家來說
  • 9:42 - 9:45
    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呢?
  • 9:45 - 9:48
    嗯,有部份原因, 是因為在已開發世界
  • 9:48 - 9:51
    的衛生保健費用
  • 9:51 - 9:53
    快速攀升直超出控制, 其中的一大部分
  • 9:53 - 9:57
    是人力資源成本。
  • 9:57 - 9:59
    但同樣重要的是,因為衛生保健已發展成
  • 9:59 - 10:03
    如此令人難以置信地專業化, 以至於變成和
  • 10:03 - 10:06
    當地社區越離越遠, 甚至完全脫節.
  • 10:06 - 10:10
    對我來說,任務轉移這想法真正順達(有吸引力)的
  • 10:10 - 10:11
    並不僅僅是讓衛生保健
  • 10:11 - 10:14
    更容易取得且更能夠負擔
  • 10:14 - 10:17
    而是能夠從根本上授權
  • 10:17 - 10:21
    它使普羅大眾能夠更有效的
  • 10:21 - 10:23
    在他們的社區照顧大眾的健康,
  • 10:23 - 10:25
    也因為如此做, 能成為在地人的健康導師
  • 10:25 - 10:28
    所以, 對於我來說,任務轉移
  • 10:28 - 10:31
    是民主化的最典型的例子
  • 10:31 - 10:36
    把醫學知識, 連帶著醫療能量, 都民主化了
  • 10:36 - 10:40
    30 多年前(1978年),世界各國聚集在
  • 10:40 - 10:43
    在阿拉木圖(哈薩克共和國城市)開會, 作出這樣的宣言
  • 10:43 - 10:44
    嗯,我想大家都猜得到
  • 10:44 - 10:48
    已經超過了宣言期限12年了, 我們還離這目標很遙遠
  • 10:48 - 10:51
    不過如今呢, 透過基本知識的裝備訓練
  • 10:51 - 10:53
    讓在社區的一般人
  • 10:53 - 10:56
    在充分的監督和支援下
  • 10:56 - 11:00
    可以有效地提供一系列保健干預措施
  • 11:00 - 11:04
    或許當初的宣言有達成的可能了
  • 11:04 - 11:07
    事實上,為了落實"全民健康" 這個口號
  • 11:07 - 11:09
    我們必須讓全民都能
  • 11:09 - 11:11
    參與這個特別的過程
  • 11:11 - 11:14
    而在心理保健方面,我們特別需要讓
  • 11:14 - 11:17
    受精神疾病影響的人, 還有他們的照護者
  • 11:17 - 11:18
    都參與進來
  • 11:18 - 11:21
    這也是為什麼在幾年前
  • 11:21 - 11:22
    全球精神衛生運動開始推動
  • 11:22 - 11:26
    扮演一種虛擬平臺的角色,
  • 11:26 - 11:29
    讓像我這樣的專業人員, 和受精神疾病影響的人
  • 11:29 - 11:32
    能並肩而站
  • 11:32 - 11:34
    宣揚心理疾病患者的權利
  • 11:34 - 11:38
    一個得到改善生活照護的權力
  • 11:38 - 11:41
    並且有尊嚴地活下去
  • 11:41 - 11:44
    最後,當你有片刻的寧靜時
  • 11:44 - 11:47
    在這幾個忙碌的日子, 或是在往後
  • 11:47 - 11:50
    花些心思在那個你想到的, 受心理疾病影響的人
  • 11:50 - 11:52
    或是那群你想到的
  • 11:52 - 11:54
    受心理疾病影響的人們
  • 11:54 - 11:58
    勇於關心他們吧.謝謝(掌聲)
  • 11:58 - 12:02
    (掌聲)
Title:
維克蘭˙帕特爾: 全民投入心理衛生
Speaker:
Vikram Patel
Description:

全球有將近四億五千萬人受到心理疾病的影響。在富庶的國家,只有大約一半的患者能受到妥善的醫療照護;然而在開發中國家,有近90% 的患者受不到任何醫療照護是因為心理醫師的嚴重不足。講員維克蘭˙帕特爾指出了一個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方式 -- 訓練社區的成員來提供心理保健的措施,讓一般人也能對他人進行醫療照護的能力。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22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