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笛卡爾還沒說那句名言 「我思故我在」之前, 以及這句名言出現之後, 科學家及哲學家, 對於他們所謂的 「心-物問題」都絞盡腦汁。 心,究竟是某種獨立、非物質的存在, 並操控我們的肉體? 或者,心是屬於身體之中, 特別難以理解的一個部分? 心是如何將我們 從身體感官所接受的訊息, 轉換成看似非實體的經驗, 也是所謂的「想法」? 儘管問題的答案仍持續的辯證中, 新的研究指出, 部份的問題取決於 我們一開始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假設我們的感官知覺 以及想法之間, 並沒有什麼不同。 對於心智如何運作, 傳統的模式認為: 感官提供獨立的資料給大腦, 這些資料再被轉譯成 適當的心理現象,舉例來說: 視覺影像轉譯成樹木, 聽覺經驗轉譯為鳥語...等等。 不過,有時候我們會遇到某些人, 他們的感官好像都混在一起, 他們可以「聽到」顏色, 或是「嘗到」聲音。 直到最近,這種被稱為 「聯覺」的現象, 普遍被認為是大腦當中 負責感官刺激的某些區域之間 互相產生連結, 像是看到黃色時, 隨即也聽到降b音調。 但是,更新的研究指出, 聯覺其實扮演著中介協調的角色, 能讓我們理解 透過感官所獲得的 形狀、顏色與聲音。 為了產生「跨感官」的體驗, 必須啟動高層次的想法與概念, 來聯繫我們的心智 以及感官接收的訊息。 舉例來說,這個形狀可以看做是 英文 "S",或是數字 "5" , 「聯覺」會根據我們解讀的方式, 把這個形狀聯結到 不同的顏色或是聲音。 儘管實際上的視覺刺激 仍然是獨立的。 另一個實驗中,受試者在學習 陌生的字母之後, 「聯覺」能建立這些字母 與某種顏色的關聯。 因為聯覺背後的心理現象 必須建立於想法 以及感覺之間的聯結, 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想法感覺」, (意思是:透過感覺而引發的想法)。 「聯覺」只出現在一些人身上, 儘管這些人可能比你所想像的還要更多。 但是「想法感覺」 這個心理現象, 卻是我們生活中的基本元素。 事實上,我們都認為 紅色代表溫暖,藍色代表寒冷。 大多數人都同意 亮色、斜體字和細的線條 讓人有「高音」的感覺, 而大地色系, 則有「低音」的感覺。 這些感覺上的關聯, 多數是透過文化接觸而習得, 而有一部分則是天生而來的, 在嬰兒或是猿猴身可以看到。 當人們被要求為這兩個形狀 選擇名字的時候, 儘管來自於完全不同的文化 或是語言背景, 人們一致同意 具有尖角的星星形狀稱為 "KiKi", 而圓圓的這一團叫做 "Bouba", 兩者都是因為聲音本身的感覺, 以及與人們要聲音的嘴型相似。 這個結果可以導引出更多的關聯性, 在一個豐富的語意學網絡中 "KiKi" 被描述為緊張且聰明, "Bouba" 則被認為是懶惰及緩慢。 這一切都是告訴我們, 在日常經驗中, 對於顏色、聲音或是其他的刺激, 他們並不是互相獨立的, 而是組成一個 具有關聯性的網絡, 就像是我們的語意學網絡。 這讓我們能夠理解「暗喻」, 就算暗喻本身沒有任何邏輯, 例如把雪比喻成白色地毯, 是因為我們對於兩者的共同經驗 是柔軟及輕盈。 「想法感覺」這個現象 對於藝術尤為重要, 因為需要建立在 概念以及情緒的聯覺上。 偉大的藝術作品中, 想法及知覺相輔相成, 不論是歌詞與旋律的完美組合, 或者是繪畫的內容 需要透過顏色及筆觸的運用來增強; 亦或是劇情架構完好的小說, 需要透過精雕細琢的語句來傳達。 最重要的是,想法感覺 所形成的關聯性網絡, 不只是和我們的 語意網絡相似, 事實上,也可能是其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別於與傳統觀點所認為的: 感官首先獲取到所有資訊, 包括顏色、形狀, 或是空氣中的震動, 然後我們的心智把這些資訊 歸類為樹木或是汽笛, 「想法感覺」認為 這兩個過程是同時發生的。 我們的感官認知是由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所構成, 兩者關係非常密切, 無法獨立存在。 如果「想法感覺」 所支持的這個模式是正確的, 或許在與心智研究領域 相關的科學及哲學議題上, 可能會具有重大的涵義。 如果「自我」的概念 沒有事先存在, 笛卡爾的「我」 就沒有思考的方向。 如果具關聯性的不同概念網絡 沒有事先存在, 我們對於世界的感官體驗 將會變成無法分辨的一團混亂, 而不是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 多采多姿的世間萬物。 對於科學領域,我們的目的是要找出 這個網絡位在哪裡、 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與 外界的刺激產生互動。 對於哲學領域, 我們的挑戰則是要重新思考 這個新的意識模式, 對於瞭解自我具有什麼意義, 以及我們與周遭世界 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