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里克斯,柯本和佩奇 (均為傳奇吉他手) 他們都能速彈 不過他們手上的玩意兒是如何 產生音符、節奏、旋律和音樂 當你撥弦時,產生了振動叫做駐波 弦上的某些點叫做波節,完全不動 弦上還有某些點叫做波腹 會來回振盪 這個振盪通過琴頸和琴橋傳遞到琴身 琴身細而有彈性的木頭振動 將周圍的空氣分子攪動得聚集又分開 這些連續的擠壓產生了聲波 吉他內部的聲波 大部分從洞中散播出來 它們最終傳播到你的耳中 耳朵將它們翻譯為電脈衝 你的大腦將它們轉為聲音 聲音的音調由壓縮的頻率決定 快速振動的弦會讓壓縮聚得更攏 造成高音調的聲音 慢速的振動產生低音調聲音 四個因素影響弦振動的頻率 長度、張力、密度和厚度 普通的吉他弦長度都相同 並且有相似的張力 但是密度和粗細不同 粗一些的琴弦振動得比較慢 彈出的音符音調低 每次撥動琴弦的時候 其實是在創造好幾個駐波 其中有第一個基波,能決定音高 但是也有叫做泛音的波 它的頻率是第一個波的好幾倍 所有的駐波合在一起 就組成一個複雜的波 創造出濃厚的聲音 改變撥動琴弦的方式 能影響你創造的泛音 如果你在中間撥動琴弦 你聽到的只有基波和奇數組的泛音波 泛音波在弦的中間有波腹 如果你在琴橋撥動琴弦 你聽到的主要是偶數組泛音波 和彈撥的弦聲 我們所熟悉的西方音樂中的音階 就是基於琴弦振動時的泛音 當我們聽到一個音符的振動頻率 正好是另一個音符的兩倍時 就是它的第一個泛音 它們聽上去如此和諧 我們給它們相同的字母 並且把它們之間的距離叫做一個八度 音階中剩餘的音符都在一個八度中間 分成十二個半音 每一個音符的頻率都比前一個 高 2^(1/12) 倍 這個因素決定品之間的距離 每個品都把其餘琴弦的長度 分成 2^(1/12) 使頻率隨著每個半音增加 沒有品的樂器,比如小提琴 可以在每個音符之間 有無數個不同的頻率 但是很難把握音調 琴弦的數量和它們的調音 是造著我們想彈出的和弦 和我們的手的結構特製的 吉他的形狀和材料都不同 兩者都可以使振動的性質和聲音改變 同時撥動兩個或者更多的琴弦 可以讓你創造新的音波形 如和弦和其他的音效 比如,當你同時彈奏兩個 頻率相似的音符時 它們共同創造一個 振幅不停起落的聲波 創造一種像脈動一樣的效果 吉他手把這個叫做節拍 電子吉他可以創造的效果更多 振動從琴弦開始 接下來拾音器把它們轉換成電子信號 然後傳送到揚聲器,最後變成聲波 從拾音器到揚聲器 有好多種方式處理聲波 創造出失真、過速、「娃娃器」 延音、鑲邊等的效果 如果你覺得音樂中的物理原理 只是為了娛樂而已 再仔細想想 有些物理學家認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都是由一系列和聲的 「能量弦」組成的 難道我們的現實世界 只是宇宙版吉米·亨德里克斯 (美國著名歌手)的擴展的獨奏嗎? 顯然,弦不只有我們所聽到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