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一組物理學家團隊 宣布了一項驚人的發現 他們從日內瓦發射微中子 經過 730 公里後 抵達義大利的偵測器 它的速度居然比光速快了六十奈秒 ( 0.00000006 秒 ) 經過六個月之後再次進行實驗 仍然出現這個怪異的結果 研究人員並未慶祝這項物理界的革命 反而發表了一篇謹慎的論文: 《微中子快過光速?不會吧!》 他們主張應該持續研究 以解釋觀察到的異常現象 過了不久,他們發現錯誤的原因 有一條光纖被接錯了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 真正的科學並不是只存在教科書中 事實上,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 不斷發布著最新的研究發現 並且透過論文,參與科學交流 學術發表可以激勵未來的研究 啟發新產品 或是告知政府決策 因此,相信已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 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研究結論出錯 我們就必須承擔時間與資源的風險 甚至會由於錯誤的引導而危害健康 當研究成果特別重要時 通常會被其他的研究者進行再次檢驗 包括重新分析數據 或是重複進行整個實驗 例如前面提到的微中子事件 在查出錯誤之前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研究數據 就被反覆地進行檢驗 很遺憾,目前沒有足夠的資源 或是專業上的誘因 來複查每年發表的 一百多萬篇科學論文 即使是能夠通過審核的論文, 結果也無法讓人放心 最近的研究顯示 數十篇已發表的藥物學論文中 只有不到 25% 的實驗結果夠被重現 其他科學領域的結果也有類似現象 研究結果無法重現,有很多種原因 錯誤可能隱藏在原始的實驗設計 執行過程,或是數據分析時 未知的研究變因 例如醫學研究中 病人未揭露的病史 都可能讓其他患者 無法出現同樣的結果 有時第二組研究人員 不能重現實驗結果 只是因為他們無法得知 先前的研究者如何進行實驗 然而,有些問題來自於 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系統性決策 研究者 僱用研究人員的機構 和發佈研究結果的科學期刊 被期望能夠經常發表重要的研究成果 重量級的研究論文 能使研究者升等 吸引媒體的興趣 以及確保得到重要的研究經費 所以研究者很少有意願 去挑戰他們已有的重大發現 此外,幾乎沒有任何動機 會讓研究者願意公開 「不支持原本假設」的研究結果 所以在發表的論文中 研究結果大多能符合預期的假設 在極少數情況下甚至導致刻意造假 例如在 2013 年,某位研究者 在兔血當中加入人血 製造假證據來證明 他的愛滋病疫苗有效 對於學術成果 「不發表就死亡」的心態 也可能使學術期刊的同儕審查制度 變成一種折衷、妥協的過程 原本這項制度的初衷 是要執行安全檢查 也就是讓專家檢視論文的潛在缺點 現今的論文審查系統 可能只有一至兩位審查委員參與 結果導致整個機制失靈 正如 1998 年一項研究所顯示的 在一篇論文中刻意插入八個弱點 後來只有 25% 在審核過程中被發現 許多科學家正在努力提升 其研究結果的可複製性 他們正在推廣 要讓研究者的原始數據 實驗流程 以及分析技術都能更加開放 使得研究結果更容易被重現 同儕審查制度也應該更加強化 在論文出版之前 更有效地進行汰弱留強 另外也應該減緩 發表重大研究結果的壓力 轉而鼓勵更多學者發表 不支持原始假設的論文 與目前的科學文獻相比 過去這種情形其實經常發生 無論過去或是未來 科學研究一定都會出現造假的情形 這是新知識累積過程的一部分 找到有效的方法 增進研究結果的可重現性 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 去除造假的研究成果 讓我們穩步邁向 更多令人興奮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