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萬年前, 大自然的力量造成了兩大板塊 一場無可避免的撞擊歷程, 這場歷程將改變地球的面貌, 並且決定成千上萬物種的 生存與滅亡。 這股自然之力源自板塊構造, 而這兩大板塊, 正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即使它們以毫不起眼, 每年移動 2.5 公分的速度,試圖跨越對方, 這場撞擊卻因此引發了一場 地球史上最大的生物移徙事件, 並且實際上造成了 生物學上的巨大影響: 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 我們的故事要從六千五百萬年前, 哺乳動物的出現說起, 當時,現今的南、北美洲 還是完全分開的板塊, 中間隔著一片海域,則是連接著 太平洋和大西洋。 在這段期間, 居住在南美洲的物種, 包括全身披著厚甲的雕齒獸, 體型與小型車一樣大; 以及巨型地懶, 重量超過一公噸; 此外還有負鼠、猴子, 以及肉食駭鳥。 在北美洲,也有自己的物種, 例如馬、熊,和劍齒虎。 在二千萬年前,"法拉隆" 與 "加勒比" 兩個板塊的位移, 形成了一個連接北美洲的 中美火山弧半島, 與南美洲之間, 僅僅相隔一道狹窄的海道, 由於這些板塊持續延伸至 太平洋板塊下深處的地球岩漿層, 加勒比板塊向東位移, 並在大約一千五百萬年前 南美陸塊撞上了中美洲島弧。 這逐漸關閉了太平洋 和加勒比海之間的水路連結, 並且形成一座陸橋, 連接北美洲和和南美洲。 陸生生物現在可以橫越兩大洲間, 從化石記錄看來, 當時明顯出現了 好幾次的生物播遷。 儘管植物不會自己移動, 它們很容易藉由風和海浪擴散, 因此,它們跟著一些鳥類 最先開始遷徙; 接著是一些淡水魚類 和兩棲動物, 最後,各種哺乳動物 開始橫越此陸橋。 從南美洲來的哺乳動物, 例如地懶和雕齒獸, 廣泛散佈到北美洲。 此外,許多南美熱帶哺乳動物, 例如猴和蝙蝠, 定居於中美洲的森林中, 至今也大量繁衍。 在南美洲,一種有袋類的掠食動物 於三百萬年前絕種了, 此時北美洲的掠食者, 例如貓科動物、熊和狐狸, 向南遷徙,並佔據了 留下來的生態環境。 馬、大羊駝、貘、美洲獅、 劍齒虎、嵌齒象, 和之後的人類, 也往南越過了此陸橋。 但是,在陸地上發生的一切 僅僅是是半個故事。 這裡曾是一片海洋, 現在被一分為二, 造成這兩個水域 具有不同溫度和鹽度。 這地峽也成為 許多海洋生物的屏障, 例如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 有孔蟲、苔蘚蟲、還有魚類, 並隔開了許多海洋生物群。 地峽也使得 溫鹽環流得以形成, 這一條全球水路輸送帶, 運送溫水橫過整個大西洋, 並且影響北美洲東海岸、 歐洲西岸,和其他 許多地區的氣候。 想要追蹤所有 因為美洲陸塊撞擊 而造成世界的改變, 是一項艱困的挑戰。 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 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 造成的連鎖反應 已遍佈於地球和人類的生命史。 倘若這些生物沒有絕種, 或是中美洲沒有出現猴子, 或是南美洲沒有出現美洲虎? 倘若溫鹽環流沒有流動, 那麼北美洲的東海岸會冷得多嗎? 這一切都顯示出 我們地球上最具衝擊的轉變, 不是發生在爆炸性的瞬間, 而是一種徐徐前進, 不可逆的轉變。 我們就是歷史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