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TT 00:00:06.834 --> 00:00:09.789 如果你能吸收吞并其他生物 00:00:09.789 --> 00:00:11.817 然后因此得到它所具有的能力,这听起来怎么样? 00:00:11.817 --> 00:00:16.920 想像你吞下一只小鸟,并突然得到飞的能力。 00:00:16.920 --> 00:00:18.884 或者你吞下一条眼镜蛇 00:00:18.884 --> 00:00:23.444 就能够吐出毒液。 00:00:23.444 --> 00:00:25.177 在生命的历史中, 00:00:25.177 --> 00:00:29.904 特别是复杂真核细胞的演化 00:00:29.904 --> 00:00:33.210 像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00:00:33.210 --> 00:00:35.877 一个有机体吞没另一个 00:00:35.877 --> 00:00:42.401 它们合而为一,成为一个全新并有组合能力的新有机体 00:00:42.401 --> 00:00:44.814 想想20亿年前 00:00:44.814 --> 00:00:48.960 地球上唯一存在的有机体是原核生物 00:00:48.960 --> 00:00:54.516 这是一种没有膜结合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 00:00:54.516 --> 00:00:57.311 让我们仔细看看其中三种 00:00:57.311 --> 00:01:00.659 一种是巨大,简单的点状细胞 00:01:00.659 --> 00:01:06.186 它们能够把其他有机体包在其细胞膜内 00:01:06.186 --> 00:01:07.861 另一种是细菌。 00:01:07.861 --> 00:01:13.761 它能透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糖类 00:01:13.761 --> 00:01:18.585 第三种则是利用氧气将糖类等物质分解 00:01:18.585 --> 00:01:23.730 并将一些有助生物活动的能量释放出去 00:01:23.730 --> 00:01:29.407 这些细胞有时也会吞噬小的光合细菌 00:01:29.407 --> 00:01:34.549 这些细菌在细胞内不断分裂 00:01:34.549 --> 00:01:37.694 然而它们的存在被连结在一起 00:01:37.694 --> 00:01:39.981 如果你碰巧遇到它, 00:01:39.981 --> 00:01:43.124 你可能以为它只是一个有机体 00:01:43.124 --> 00:01:47.461 以为这些绿色的光合细菌只是这巨大细胞的一部分 00:01:47.461 --> 00:01:50.161 以为它要执行生命机能 00:01:50.161 --> 00:01:52.189 就好像你的心脏也是你的一部分 00:01:52.189 --> 00:01:56.182 它将血液运送到全身 00:01:56.182 --> 00:02:00.861 这种细胞共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内共生 00:02:00.861 --> 00:02:04.239 也就是一个有机体住在另一个有机体内 00:02:04.239 --> 00:02:06.995 但共生一事不仅于此 00:02:06.995 --> 00:02:10.693 如果其他细胞也搬进来了会怎样呢? 00:02:10.693 --> 00:02:14.995 那么,这样的细胞开始变得极为复杂 00:02:14.995 --> 00:02:17.184 它们变大,且变得充满复杂的结构 00:02:17.184 --> 00:02:21.488 我们称这些为叶绿体和线粒体 00:02:21.488 --> 00:02:24.156 这些结构能一起利用阳光 00:02:24.156 --> 00:02:25.146 制造出糖分 00:02:25.146 --> 00:02:27.973 并且利用氧气分解糖分 00:02:27.973 --> 00:02:32.701 这时也是氧气开始出现在大气层的时候 00:02:32.701 --> 00:02:34.816 有机体吸收其他有机体 00:02:34.816 --> 00:02:39.193 是一种生物进行适应 00:02:39.193 --> 00:02:41.469 周遭环境变化的方式 00:02:41.469 --> 00:02:45.941 这个小故事总结了生物学家的内共生理论 00:02:45.941 --> 00:02:50.862 此为目前针对复杂细胞如何演化最好的解释 00:02:50.862 --> 00:02:53.358 有很多证据支持此理论 00:02:53.358 --> 00:02:55.964 但是让我们先看三个主要部分 00:02:55.964 --> 00:03:01.236 首先, 在我们的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 以非常相同的方式繁殖 00:03:01.236 --> 00:03:03.359 就像古代的细菌。 00:03:03.359 --> 00:03:05.315 顺道一提它们现在依然存在。 00:03:05.315 --> 00:03:10.459 事实上,你若把一个细胞内的这些结构破坏了,细胞并不会产生新的结构。 00:03:10.459 --> 00:03:12.326 它们并不能制造这些结构 00:03:12.326 --> 00:03:15.144 这些细胞只能繁殖。 00:03:15.144 --> 00:03:16.653 第二个证据是 00:03:16.653 --> 00:03:22.635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自己的DNA和核糖体 00:03:22.635 --> 00:03:24.725 它们的DNA都有环状结构。 00:03:24.725 --> 00:03:28.769 这些结构和古老细菌的DNA有着明显的相似 00:03:28.769 --> 00:03:31.851 并且也包含很多相似的基因 00:03:31.851 --> 00:03:36.709 核糖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蛋白质组成机器, 00:03:36.709 --> 00:03:41.064 也和古代细菌的核糖体有类似的结构 00:03:41.064 --> 00:03:42.817 但是它们和在细胞的其他地方的 00:03:42.817 --> 00:03:46.473 核糖体不同。 00:03:46.473 --> 00:03:50.810 最后,想想在这吞噬过程中的细胞膜。 00:03:50.810 --> 00:03:55.731 叶绿体和粒线体两者都有两个细胞膜包围 00:03:55.731 --> 00:03:58.493 一个是内部细胞膜,一个是外部细胞膜 00:03:58.493 --> 00:04:01.776 内部细胞膜含有特别的脂质和蛋白质 00:04:01.776 --> 00:04:04.919 这些并不存在外部细胞膜中 00:04:04.919 --> 00:04:06.528 为什么那么重要呢? 00:04:06.528 --> 00:04:10.350 因为它们的外部细胞膜曾经属于巨大细胞 00:04:10.350 --> 00:04:13.212 当它们在共生过程中被吞没时 00:04:13.212 --> 00:04:18.418 它们被包在系统膜内,并被保留在它们内部 00:04:18.418 --> 00:04:20.229 能够确定的是,相同的脂质和蛋白质 00:04:20.229 --> 00:04:25.363 也在古代的细菌细胞膜中被找到 00:04:25.363 --> 00:04:27.263 生物学家用这个理论 00:04:27.263 --> 00:04:32.342 去解释了很多真核有机体的起源 00:04:32.342 --> 00:04:36.196 比如说长在游泳池墙上的绿藻 00:04:36.196 --> 00:04:41.338 有旋转尾部结构或鞭毛的巨大有核系统 00:04:41.338 --> 00:04:47.514 吸收了绿藻,形成我们现在所谓的绿虫藻 00:04:47.514 --> 00:04:49.687 绿虫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00:04:49.687 --> 00:04:51.779 利用氧气分解糖 00:04:51.779 --> 00:04:54.444 并能在池塘上游泳 00:04:54.444 --> 00:04:56.202 用这理论推测, 00:04:56.202 --> 00:04:59.845 这个绿虫藻中的叶绿体有三个细胞膜 00:04:59.845 --> 00:05:04.054 因为在它们被吞没前已经有两个 00:05:04.054 --> 00:05:06.689 这个共生的吸收过程 00:05:06.689 --> 00:05:09.771 让有机体组合有用的能力 00:05:09.771 --> 00:05:13.046 使它们能更加适应地球生活 00:05:13.046 --> 00:05:15.817 结果是生物的种类能够 00:05:15.817 --> 00:05:18.252 比它们是独立个体时还要多 00:05:18.252 --> 00:05:20.216 这是演化的大跃进 00:05:20.216 --> 00:05:22.653 所以现今,我们现在地球上能够看到 00:05:22.653 --> 00:05:26.139 微生物、植物以及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