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會「不計代價」 地對抗氣候變遷? 我提出這個問題, 不是因為我是環保人士, 坦白說,我對垃圾回收 不報太大的希望。 我是以一位專業財經政策制定 觀察家的身分,提出這個問題, 也是一位想知道歷史將 如何評價我們的人。 總有一天, 這只屬於我爺爺的戒指, 也會傳承到我兒子查理手上。 而我在想,他的時代, 或他的下一代, 會如何因為我和爺爺的 所做所為而改變? 我的爺爺是一位煤礦礦工。 在他的年代, 為了能源及經濟發展, 燃燒石化燃料的行為 是被广泛接受的。 現在大家都知道, 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燒煤會產生溫室 氣體。 但,如今, 我擔心我所工作的產業 將來會因為 它沒有發揮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力 而遭受嚴厲地批判, 甚至被批判得 比我爺爺的產業還慘。 當然,我從事的是銀行業, 而2008年銀行業所經歷的的金融危機 已然被載入史冊-- 正因为這個危機,政府轉移了 注意力與財政方向, 讓一些原本相當,相當 重要的承諾都被忽視了, 例如 2009 年在哥本哈根 聯合國的氣候大會上 承諾每年要動用 的1000 億美金, 以幫助發展中國家 慢慢從燃燒石化燃料 轉型到使用乾淨的能源。 這個承諾已經陷入危機。 而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因為轉型到乾淨能源的這件事, 需要盡早進行 而不能再拖延下去。 首先, 因為,溫室氣體一旦排放出來, 它會停留在大氣層中好幾十年。 第二, 如果今天一個發展中的經濟體,一旦 建立了他們自己的石化燃料能源網路, 之後想要改回來, 就得花更多的成本。 所以,對氣候而言, 歷史也許會評斷 我們的金融危機 只是發生的不是時候。 其實故事不需要這麼淒慘的。 三年前, 我曾提出言論說過, 政府可以善用工具 拯救金融系統, 來迎接其它的全球挑戰。 而這些言論隨著時間, 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受到重視。 讓我們稍微回憶一下, 這些工具是長什麼樣子。 當 2008 年的金融風暴來襲時, 美國及英國的中央銀行, 開始購買他們自己政府 所發行的債劵, 也就是大家所孰知的 「量化寬鬆 」政策。 當這些債劵到期時,看看當時的狀況, 再決定要不要繼續, 這只是另一種印錢的名義而已。 而且天哪,他們真的印了。 光美國就印了將近四兆美金。 這不是單一國家做的事。 而是由 188 個會員國共同組成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所做出的決定, 他們同意發行 2500 億美金 等值的貨幣, --也就是SDR「特別提款權」-- 來增加全球的貨幣儲備供給。 當金融風暴移到歐洲後,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 馬里奧.德拉吉, 也承諾要「不計代價」地 拯救金融市場。 而他們真的做到了。 日本銀行也重複一樣的話 --完全一樣的承諾-- 「不計代價」地 要復甦他們的經濟。 這兩個案例中, 「不計代價」就意味著, 這些好幾十億的印鈔票政策, 會一直跟著我們走到今天。 這表示, 當面對一些全球性的挑戰時, 政策制定者們也會 緊急、共同地做出一些 非傳統式的高風險決策, 像是印鈔票。 所以,讓我們回到原來的問題上: 我們可以為氣候的 金融印鈔票嗎? 三年前, 我們這樣用錢的方式 是一種不被允許的禁忌。 一旦你破壞了 「錢是有限資源」的原則, 接踵而来的民众诉求 将会迫使政府在各个方面印更多的钱, 比如教育、醫療照顧、社會福利-- 甚至是國防。 而這樣的印錢方式,的確有 可怕的歷史案例可以借鑒 --失控的鈔票列印-- 會導致通貨膨脹。 想想:1930 年的 威瑪共和國; 近代 2008 年的辛巴威, 當時一些基本生活用品, 像是麵包,每天加倍地上漲。 但這些所有事情的發展 推進了公開辯論的腳步, 因此,為人民印錢, 現在已經可以公開地被討論, 無論財經媒體,甚至一些 政黨的政策裡面都看得到。 但很重要的一點是, 列印國際貨幣的爭論 不會就此停止, 因為氣候變遷是一個 全球共同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 我們必須請 IMF 發行國際貨幣來資助這件事, 其實也是萬不得已的。 「特別提款權」也就是 SDR, 是 IMF 的電子記帳單位, 用來方便政府之間 帳戶金額的移轉。 想像一下,它就是 P2P 的網路付款方式, 像是比特幣,但,是政府之間在用的。 而且,它真的是全球性的。 188 個 IMF 會員國手上 都握有 SDR 的配額, 做為他們部分的外匯存底。 這些是國際財富的儲藏室, 它可以讓國家持續保護 它們自己免於貨幣的危機。 而這也是為什麼 在 2009 年金融海嘯的最高峰, IMF 又加碼多印了 2500 億美金-- 因為這次集體的全球行動, 把大大小小的國家, 全部一次性地保護起來。 但這裡有一個 很耐人尋味的地方。 2009年,有超過半數的 SDRs --價值1500億美金-- 跑到已開發國家的市場裏面, 因為大部分這些國家的外匯存底 都有一個小小的需求, 它們需要較靈活的交換利率。 所以,這些 2009 年印出來的鈔票, 最後跑到已開發國家市場了, 但他們根本不是真的需要這筆錢。 所以他們保留到今天。 我這裡有一個想法。 第一步, 為什麼我們不把這些 在 2009 年多印出來 還沒有使用的鈔票, 投入到對抗氣候變遷上呢? 他們可以的,例如, 利用這筆錢來買聯合國 綠色氣候基金會發行的債劵。 這是根據 2009 年哥本哈根的聯合國 氣候大會協議所成立的一個基金會。 它是被設計用來 引渡氣候專案基金 到開發中國家的一個機構。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成功基金會, 他們已經舉債將近 100 億美金。 但如果我們把這些多餘 發行的 SDRs 拿來使用, 它可以幫助政府重回到軌道上, 來兌現政府因金融風暴而拖沓許久的 每年 1000 億美金的承諾。 它也可以-- 也可以用它來做測試。 如果用了這筆 SDRs 所造成的通膨後果是溫和的, 那它就可以用來評斷 比如,每五年額外發行的 SDRs 所造成的衝擊是否也是溫和的, 當然,這要已開發國家承諾 會直接把新增加 存底的分配額匯到 綠色氣候基金會。 用這樣印「國際鈔票」的方式 比起直接印「國家鈔票」的方式, 多了很多的好處。 第一,花錢來減緩氣候變遷 對大家都有好處, 這一點大家不會有甚麼意見的。 無論哪一國的印刷機印錢, 都沒有人可從中獲取額外的利益, 爭相申請印錢的問題是很小的。 可以很公平地說, 這樣可以讓很多國家 同意發行額外的 SDRs, 因為這樣印錢的方式 不太可能會不受控制。 畢竟你最終是一個 全球的集體行為, 一個大家目標一致 可控的集體行為, 目的就是為了地球好。 而且, 因為我們已經有印鈔票的經驗, 無論大家有甚麼顧慮, 都可以透過規則來排除。 例如, 可以限制這些每五年額外發行的 國際貨幣 SDRs 的總金額 , 不能超過 全球外匯存底的5%。 這很重要,因為這樣做 可以避免掉一些可笑的疑慮, 比如說, 有人會質疑這些 SDRs 會挑戰 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 而事實上, 我認為唯一可能發生的事就是, SDR 在這個計畫裡下,可能會以 美元的計價方式來發行, 也就是俗稱的「綠背」(美金) 因為即使有限額的規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也會追蹤它的發行狀況-- 包括 2009 年大量發行的 SDRs, 以及 2014 年追加 2000 億美金的 SDRs。 假設, 如果這意味著,已開發國家需要 貢獻價值 3000 億美金的 SDRs 到綠色氣候基金會。 這個數字是當今規模的 30 倍。 你可能會覺得 這數字聽起來相當驚人, 但這僅是「不計代價」 的剛開始而已。 想一下這筆錢可以為我們 帶來甚麼驚豔的事, 想一下這件事: 2009 年, 挪威答應,如果巴西 遵守森林砍伐的目標, 他們要給巴西 10 億 美金的外匯存底。 這個計畫在過去十年, 已經減少 70% 的森林砍伐。 也就是減少了 32 億噸 的二氧化碳排放, 相當於全美國汽車三年的排放量。 所以,如果也有其它300個像這樣的 「看表現付錢」的氣候專案, 我們要如何以全球規模 的方式把它組織起來? 我們可以減少一個 世代的汽車碳排。 所以, 讓我們不要再狡辯我們是否有能力 可以支付提供改善氣候變遷的資金。 真正的問題是: 我們是否真的夠關心 我們未來的子子孫孫? 並再次承擔類似拯救 金融系統時的政策風險? 畢竟, 我們做得到, 我們也曾經做到, 而我們今天就要開始做。 我們必須、必須、必須、 再次的「不計代價」。 謝謝各位!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