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家都非常热爱它, 因为它对于我们很重要。 假如你不只是作为一名听众,而且还能亲自参与创作,那么音乐会对你更具影响力。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在最近5-10年里, 有个著名的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 讲的就是单靠听音乐,或者是给胎儿播放音乐, 就可以使我们的智商提高10%到30%。 这真是个好主意,但是根本行不通。 (那是因为)光听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设法创作音乐。 我还要说,不单如此, 我们每一个人、世界上的所有的人, 都应该能够进行创作,并以动态的方式让自己和音乐融为一体。 这正是我从事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里, 我和我的同事们长期以来致力于“动感音乐”(Active Music)的研究: 通过寻求可行的途径, 使人人都能够体验和融入音乐。 让大家不只是在聆听音乐,而且还能够创作音乐。 起初,我们为像马友友、Peter Gabriel、Prince这样的演奏大师, 以及管弦和摇滚乐队制作了“超级乐器”(Hyperinstruments)。 这种乐器集成了多种传感器, 以感知我们是如何演奏乐曲的。 (有了它,)我只需稍稍改变演绎方式和感情, 就可以把大提琴演奏声变为和谐的人声、一个乐团的协奏, 甚至变成我们从未听过的天籁之音。 随即,我们开始思考, 为什么不能制作同样完美的乐器,使它成为平常人, 而不仅仅是马友友或Princes大师们所演奏呢? 于是,我们制作了一组乐器, 统称其为“头脑歌剧”(Brain Opera)。 这个管弦乐队大约有100件乐器, 都是按平常人的自然演奏方式所设计的。 这样,你可以打游戏,“开”过一段音乐, 使用肢体语言来控制大量的声音, 通过触摸特制的表面来产生美妙的乐音,还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来营造某种氛围。 当这些乐器制作完成之后, 我们邀请公众前来体验,并和他们一起, 举办了多场演奏音乐会。 这些巡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在音乐之都维也纳, 我们还建造了一处永久性的博物馆。 这些都促成了 “吉他英雄”(Guitar Hero)的诞生, 相信你多半听说过这款源自我们实验室的游戏。 有一点,在我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和实验室不少学生的身上, 都得到了验证。这就是,只要你提供合适的交互界面, 人们就会乐于融入音乐, 并对演奏乐此不疲。 这个模式可行,但是可做的远不止这些。 我的第二点观点就是, 仅用“吉他英雄”这类东西来做音乐还不够。 音乐不仅非常有趣,而且还颇具影响力。 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音乐能够改变你的人生,为其他的方式所不及, 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还能够改变你的身心。于是,我们力求有所突破, 也就是想在“吉他英雄”这类事物的基础上做点什么。 我们深入到教育界,开展了一个叫做“玩具交响乐”(Toy Symphony)的长期项目。 我们为小朋友制作了一系列特别好玩的乐器, 期望他们会喜欢上演奏, 并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时间(来培养爱好),进而渴求学习乐理知识, 以及如何演奏、创作音乐。我们制作了一种可以捏的乐器, 比如说这个可以测量手指间(微)电流的“音乐塑型机”(Music Shaper)。 又如这个用于敲击节奏的 “节拍虫子”(Beat Bugs),你可以用它来收集节奏, 然后把这个信息像丢烫土豆似地传给你的朋友, 他们需要模仿你,或者对你的动作作出反应。 再就是制作一种叫做“超级乐谱”(Hyperscore)的软件。 它可以让大家用线条和色彩来绘制出复杂的音乐,(操作方法简便,)特别容易使用。 一旦上了手,任何曲风的音乐,对你来说都是手到擒来。最后只要摁下按钮, 这个软件就能自动转换出乐谱,以便让音乐家来演奏你创作的乐章。 我们的这个软件,在世界各地的孩子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身上, 都取得了良好的、非常显著的效果。 所以,我们乐于将此类创意运用到 更加广泛的人群中, 让那些没有机会进行音乐创作的人也能积极参与。 其中,我们实验室正在拓展的一个领域叫作 “音乐、心智和健康”(Music, Mind and Health)。 相信不少人都读过奥利佛•萨克斯(Oliver Sack)的新书 《脑袋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Musicophelia)。这是一本正在热卖中的好书。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建议你读一读。 书的作者是一位钢琴家,他在书中详细地记录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所观察到的事实, 那就是音乐在非常状态下的人身上(残疾/重症病人),所能发生的不可思议的效应。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 音乐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晚期能做出响应的最后一样事物。 也许不少人在挚爱亲朋身上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他们无法识别镜子里的自己、无法认出家人, 但是你仍然能找到一段音乐, 让他们从病榻中惊醒,随声轻和。 正是借助这样的方法,你可以唤回一些他们的记忆和自我意识。 对于治愈中风所导致的失语症,以及帕金森症所导致的运动失能, 音乐是最好的办法。 它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许许多多其它病症都颇具疗效。 我们目前正在探寻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并开展一系列活动,用音乐来改善人类健康。 我们采取了很多方式,和各类医院有着合作。 其中有一家就是离美国波士顿不远的图斯伯里医院。 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州立医院。许多年前, 我们在那里就开始将“超级乐谱” 介绍给生理和精神残疾病人。 这已成为图斯伯里医院核心治疗项目, 每个接受治疗的人都要求参与音乐活动。 这一活动似乎大大加速了治疗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也把医院变成音乐社区。 继续下一个话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看些以上内容的相关短片。 (这些玩具交响乐的)参与者在操控音乐节奏。 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怎样演奏和听节奏, 而且锻炼了音乐记忆,练习了合奏。 他们“拿”着音乐,捏一捏, 改变和体验它,并创作自己的音乐。 “超级乐谱”从涂涂画画开始,很便捷。 个人都可以深刻地体验音乐, 我们所必须做的就是创造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帮助大家)。 第三点想法是:我觉得音乐,异乎寻常地, 是比语言更好的展示自我的方式。 我也喜欢做演讲, 但是奇怪的是,我在演讲时,比演奏音乐感觉要更局促些。 当在演奏大提琴、控制电子音响合成器,或者和你们共同分享我的音乐时, 我就能展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一面, 更多的是个人的,也许更深层的东西。 对于我们中许多人来讲,我想的确是这样。我想举两个例子, 来说明音乐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 最有效的媒介之一。 首先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个非常疯狂的项目,名字叫作《死亡和鲍威尔一家》。 它是一部大型歌剧, 是目前全球在运作中的大型歌剧项目之一。 它是关于一位富有、成功、有权势并期望永生的人的歌剧。 他找到了把自己下载到他所建立的环境 —一系列的书籍—中去的办法。 于是,他想长生不老,就把自己放进了系统中。 主唱在歌剧开始后便消失了, 整个舞台变成了主角,变成了他的遗赠。 这部歌剧讲的是,我们能和所爱的人分享些什么,向他们传承些什么, 又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歌剧中的所有道具都是活的、巨型的乐器。 譬如,占据舞台很大部份的一盏“吊灯”。它看上去像个吊灯, 但同时又是一件机器人乐器。 正如你在这里的样机上所看到的,长长的钢琴弦, 每根都被小型机器人部件所控制。 这里有小巧的琴弓来拨动,驱动器来撩拨, 声学信号来震动琴弦。在舞台上,还会出现一大群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是主角西蒙•鲍威尔和家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媒介。 他们为数众多,有如古希腊歌剧中的合唱团。 他们观察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我们在实验室里设计和测试了这些立方形的 “歌剧机器人”(Operabots)。它们能随歌舞动, 还会跟随舞台人物。它们很聪明, 我们也希望他们能互相规避(以避免碰撞)。它们自主行动; 如果你打个指响,他们也会如你所愿,排成整齐的一行。 别看它们是一个个方盒子,却拥有许多人格化的内涵。 歌剧中最大的道具就是所谓“系统”。它是一系列“图书”。 每一部书都是一个机器人,都能运动,都能发声。 放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一道道投影墙, 展现出西蒙•鲍威尔的动作和性格。歌剧的主人公虽然消失在舞台上, 却存在于环境之中。 这是他选择的,代表自己的办法。 这些书的书脊上集成了LED光源,作为显示平面。 这位是男中音詹姆士•抹大拉(James Maddalena),他正在进入系统。 这是预告片。 首映将于2009年10月在摩洛哥举行。如果你不能前往观看, 那么还有一个办法。 西蒙用一种非同寻常的方法,即通过音乐和环境,来建立他的遗赠。 我们将把系统放在网络和公共场所, 以便人人都能用音乐和生活中的影像 来制作我们或者我们挚爱的人的遗赠。 这不再是一部单纯的大歌剧,它将把我们现在所想的, 变成一部个性化歌剧。 要做个性化歌剧,怎么能没有个性化的乐器呢? 我到目前为止所展示的这些,比如给马友友的超级大提琴, 又如给孩子们捏音乐的玩具,这些乐器都是一成不变的, 或为艺术家,或为小朋友,它仅仅针对某一类人有着实用价值。 试想一下,如果我再制作一种乐器,能够适应我的个人行为, 按照手指弹奏方式,根据我熟悉的,甚至不熟悉的技法 来自我调整,情况又会如何呢? 我以为这就是交互界面、音乐和乐器的未来趋势。 为了现场演示个性化乐器, 我想邀请两位嘉宾到台上。 掌声有请,亚当•布朗杰(Adam Boulanger),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博士生 和丹•埃尔西(Dan Ellsey)。 感谢TED,感谢庞巴迪·佛里士杰 丹今天从图斯伯里远道而来,他在那里住院。 我要告诉大家:这是迄今为止,他离开医院外出旅行距离最远的一次。 他是因为要和大家见面并分享自已的音乐,才特意来这里的。 丹,先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丹•埃尔西(以下简称丹):你们好,我叫丹•埃尔西。我34岁,是一名脑瘫患者。 我一直都很热爱音乐,能用这样的新软件来指挥我的乐曲, 我感到非常激动。 托德•麦克弗(以下简称托德):你能来这里,我们真的也很激动。(掌声) 我们和丹大约在三年半前相识, 那时我们刚开始和图斯伯里医院合作。那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妙极了, 能作出美妙的曲子。丹此前从来没有作曲,但出乎意料的是, 他长于此道。他天生就是个作曲家。 他也很害羞。 嗯,他是一个非常棒的作曲家。从那以后, 我们就成了固定合作者。丹作了许多许多曲子, 发行了自己的CD唱片。其实在波士顿地区,他知名度很高, 还教授医院的人们和当地的孩子如何创作音乐。 下面请亚当来讲,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 音乐技术和医药方面的专家,和丹有着密切的合作。 亚当所做的不但使丹能够 轻轻松松作曲, 而且使他能用个性化乐器来演奏自己的作品。 怎么样,谈谈你们是怎么做的吧? 亚当•布朗杰(以下简称亚当):好。图斯伯里医院的项目源自 我和托德的一次讨论,那时我们谈到丹是个非常有表现欲、 聪明而且有创造力的人。你可以从 他的一举一动里看出来。为什么他就不能演奏一段属于自己乐曲呢? 没有理由说这不可以呀!同样,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于是我们着手研发一种技术, 让他用微小的动作和精准的操控,来演奏自己的作品, 而对自己肢体的不便不必介意。 嗯,谈到流程和技术, 简言之,首先需要一个工程之道。你看, 我们放置了一台1394火线接口的摄像头来追踪红外指针。 我们利用了丹在言语控制中使用的肢体语言 和表意系统。 设计流程是“不太”有趣的一部份。 我们需要一些输入、持续的跟踪 以及软件来监测他做出的不同形状。 解决了工程问题,随后便是工作中真正有趣的部分了。 简单的讲吧,我们在医院现场编程,和丹密切合作, 理解他是如何动作, 哪些具有表现力的动作是他觉得有用的。 再如,他用什么手法来演奏? 哪些是他觉得重要, 并可以用于控制和传达音乐的东西? 可以说,所有的参数、所有的技术, 都是为丹量身定做的。 嗯,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的趋势。 并非是技术本身打开了创新之门。 是表达么?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那一刻吗? 我们的技术有给大家表述的机会么? 他们有提供这样的构架吗?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产生了表达,而这恰是技术本身所不能的。 于是,我们需要新的设计流程和工程流程, 来了解丹的动作以及表达方式,方便他来表演, 这便是今天我们所要做的。 托德:我们开始吧,丹,要告诉大家 你将要演奏什么吗? 丹:我的“鹰之颂”。 托德:丹将演奏他的乐曲“鹰之颂”。 这是他的乐谱, 完全由他用“超级乐谱”完成的。 他用红外追踪器来操作软件。 他用起软件来,出乎意料的快,事实上,比我还快呢。 丹:呜呜呀呀…… (想说些什么) 托德:他太谦虚了,哈哈。 他使用了软件,从乐音和旋律开始, 他可以把它们放置在自己想要的地方。 每个元素都有色彩,回到编曲窗口, 画线,把这些东西放到他所想要的位置。 看着“超级乐谱”, 你可以观察到音乐的 起承转合。 这就是他作曲的方法。正如亚当所说的, 我们找到了让他演奏的最好的办法。 摄像头会监控丹,分析他的动作, 让他随心所欲地展示他音乐的方方面面。 你还会看到荧屏上的视觉特效。 我的一位学生负责视觉采样。 其实这里并非是原封不动地显示相机跟踪的物体, 我们把采集的数据转化成了影像, 以便显示基本的运动和分析的方法。 我觉得这些影像有助于大家理解我们是如何提取丹的动作。 如果观察他表演时的举动, 屏幕上的影像还能展现丹的动作目的明确、精准、 有专业素养,并且很优美。 正如我先前提到的,在听他的作品时, 重点是音乐棒极了,它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丹。 亚当,准备好了么? 亚当:好啦。 托德:好,有请丹为大家表演他的作品“鹰之颂”。 (持续热烈的掌声) 托德:太棒了。 (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