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当空照, 小鸟喳喳叫。 多么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你在公园里高高兴兴地走着, 直到”阿嚏!“一声, 路人甲从嘴和鼻子里喷出了黏液和口水。 你能感觉到皮肤上有几许潮湿, 但是你不会感觉到有成千上万的、 极其微小的细菌正偷偷摸摸地通过空气 在你的衣服、手上和脸上着陆。 虽然听起来有点恶心, 但实际上我们的身体 经常会暴露在有害的病菌下, 只是大多数的时候都不会感觉这么明显。 在我们可以接触到的所有物体上 几乎都会有细菌存在。 当我们提到“细菌”的时候, 我们实际上概括了很多种微小的有机体, 包括细菌、霉菌、单细胞生物和病毒。 但是所有细菌的共同特征是 它们都可以和我们的身体相互影响 并且改变我们的感觉和机体功能。 研究传染病的科学家们 几十年来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有些细菌相对无害 而有的却极具破坏性甚至可以致命。 虽然还不知道全部的答案,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了 细菌的有害性和致病性 源于它的进化演变。 为什么细菌通过同样的进化过程 有害程度却如此截然不同呢? 当我们想想细菌的传播方式, 也就是如何从一个寄主到下一个目标的时候,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慢慢清晰起来了。 就像你刚刚看到的, 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传播。 “鼻病毒”就是通过这种方式 在我们的上呼吸道进行繁殖 半数以上的感冒都是由此引起的。 假设那声喷嚏之后 有三组鼻病毒, 按它们的数量分别为 “过量”、“不足”和“刚刚好”, 恰巧落到了你的身上。 这些病毒生来就会繁殖 但是由于基因的差异, 它们繁殖的速度也有所不同。 “过量”在短时间内 迅速繁殖并取得了胜利, 但是这对你这个寄主来说 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迅速繁殖的病菌 对你身体造成的伤害更大, 让你的感冒症状更加严重。 如果你病得太严重了以至于无法出门, 你也让病菌没有机会找到新的寄主。 如果你因此而亡, 病菌的生命也将和你一起结束。 “不足”繁殖得很少 也没对你造成什么伤害。 虽然这让你能足够健康地 去接触其他潜在寄主, 但是你可能根本就没有打喷嚏的症状, 或者你喷嚏中的病菌根本无法传染别人。 而“刚刚好“可以确保你身体中繁殖了 足够传染别人的病菌数量 又不会让你卧床不起。 这才是最成功的传染给新寄主 并且让下一代崛起的方法。 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 “权衡利弊”之说。 在八十年代提出的时候, 它预测了细菌将会进化演变 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胜算, 而这是通过在寄主中 繁殖数量和致病性的平衡, 继而引起新寄主的感染而获得的。 在鼻病毒的案例中, 权衡利弊的假说预测了 细菌会倾向于致病性相对小的演变。 因为鼻病毒依赖于近距离的接触 来取得下一个牺牲品。 对它来说,一个流动的寄主 就是一个好的寄主。 而确实,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当大多数人在经过流涕、 咳嗽和打喷嚏等症状时, 这种普通感冒的危害通常比较轻微 并且会在一周以内痊愈。 如果细菌只有这一种传播方式就好了, 但是很不幸的是它还有别的方法。 比如说疟疾寄生虫,即疟原虫, 是通过蚊子传染的。 和鼻病毒不同的是,它不需要我们到处走动, 也可以这样“损人利己”。 所以卧床不起的病人更容易遭到叮咬。 我们预计那些通过 昆虫、水和食物传播的细菌, 不需要寄主的行动, 但却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病症。 那么我们如何减少传染病的伤害呢? 进化生物学博士 保罗-伊沃德认为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疾病控制方法 来影响细菌的演变。 借助“防蚊”的房屋、建设净水系统 或者感冒时在家养病, 我们可以通过干扰有害细菌的传播方法 而创造一个极大地 依赖于寄主的流动性的环境。 那么,与其尝试用传统方法消灭细菌, 不如从长远来看, 迫使其繁殖出更强壮的品种, 这种创新的方式会让它们 演变出危害较轻微的形态 而取得一个人类和细菌双赢的局面。 (咳!咳!) 希望吧!